杨浦可以想到,把自己提拔起来意义何在。
等于告诉所有人,天下为公一派的读书人,从此正式登堂入室,可以进入朝中任职。
那些传统读书人不愿意干的事情,有的是读书人愿意干。
他们不是想要尸位素餐?
那就换一些,真正愿意干活的读书人上位。
不仅在提高天下为公的地位,也能刺激一下朝中的文官,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然后谁也不敢,继续如此懈怠。
只能老老实实地,为朝廷干活。
为朱允熥干活。
杨浦可以想明白,自己当官的意义何在。
夏原吉把应该说的,给杨浦说明白了,再看向杨浦,笑了笑道“如果你觉得不好,随时可以拒绝,殿下是不会强迫你的。”
对于杨浦来说,这是个机会。
若是拒绝,等于不给朱允熥面子。
未来别说能不能当官,还可不可以继续考科举,都是未知,甚至连国子监也待不下去。
当然了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脑补的,朱允熥会不会做到如此心狠,暂时谁也不清楚。
杨浦躬身说道“如果夏大人说的都是真的,学生一定不会拒绝。”
他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接受了这个安排,可以少走很多年的弯路。
夏原吉满意道“你很不错,明天早上,你跟我进宫,先去见一见殿下。”
杨浦躬身道“学生明白了!其实殿下,是怎么知道我的?”
关于这个问题,他一直很疑惑。
自己默默无闻,殿下竟然还能知道?
夏原吉摇头道“你真的不用管,只要明白,机会难得即可。”
说完了,他直接离开国子监。
杨浦现在很懵逼,但很快不管了。
等到明天,进宫看一看,就明白夏原吉到底有没有说谎,其实他们也没必要,如此来对付自己这个小人物。
尽管他是承认天下为公,但国子监里面,承认天下为公的读书人,多了去。
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对付自己。
——
北平。
朱棣最近的日子,过得还是很自在。
最主要的是鞑子没了,彻底地被朱允熥收拾了,现在他在北平领兵,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配合理番衙门。
有些事情,理番衙门不好做的。
他来做。
比如派兵北上,镇压草原那些部落等。
朱棣做梦都想不到,草原如此轻松地,彻底平定好了。
根本不费力。
主要原因,还是武器的领先。
另外让他放心的是,敌人没了,朱允熥也不对他们做什么,作为边塞的藩王,朱棣依旧可以领兵。
就连一个士兵,朱允熥都不削减他们的。
军饷、武器等,需要多少,就给多少。
不仅北平,其他的藩王,同样如此。
这就让朱棣很震惊,也佩服朱允熥的大度,道“我这个大侄子,远在我意料之外。”
其实在前段时间,他们藩王确实担心过这件事。
敌人没了,边塞藩王似乎没用了。
有可能会被削藩。
实际上并没有。
一切如初。
如此的气度,很多藩王都想不到。
袁珙说道“皇太孙殿下,确实不错,这一分气度,即使故太子都未必能有吧?”
朱棣认真想了想道“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根本不把我们当一回事。”
为什么,可以不把他们当一回事?
只要把弹药断供了,他们这些藩王,也就那样。
鞑子都能被朱允熥灭了,他们藩王确实不被放在眼内。
有了实力,确实能为所欲为。
能证明这一切!
袁珙叹道“这个也是原因,但从目前来看,一切都是好的,除非他在未来,还有其他手段。”
这句话,使得朱棣沉默良久。
认为说得没错,只怕在未来,还有可能对他们,做点别的安排。
但是,现在考虑,还是太早了。
正在他们,如此聊天的时候。
有下人送了一封书信进来。
朱棣打开看了看,还是姚广孝寄来的,走大明邮局的加急信件,是关于朱高燧的信,上面写了朱高燧在金陵都做了什么。
做出来的成就,能有多好等等。
还可以载人飞天。
袁珙问道“殿下,发生什么了吗?”
朱棣微微笑道“道衍大师的信件,关于高燧,说什么在金陵,带人飞天了。”
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但朱棣看完就不当一回事。
认为可能是朱高燧,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说服了姚广孝,专门写一封信来夸奖自己。
袁珙叹道“其实能让三殿下加入科学学堂,足以说明,皇太孙殿下对我们,没有任何戒心。”
此言一出,朱棣眯了眯眼眸。
朱高燧加入了科学学堂,就能学习到,那些火器的制造技术。
这是没有保留地,把技术给朱高燧学习。
当然还不止,火器方面的。
这种信任的程度,也是朱棣想不到的,他长叹了口气道“我对他,始终保持几分戒心,但他对我,一直如此信任,这……”
这就让朱棣,不知道如何形容。
不得不佩服。
袁珙笑了笑道“殿下不妨试一试,放下一切,以后只听皇太孙殿下的安排,或许不一定是坏事,他也不一定会害了我们。”
朱棣点头道“你说的都对。”
争夺那个位置,他早就不敢想了,又道“我等会让人,送一份书信回去,请求新年期间回京,再看看金陵的情况如何。”
离开金陵,太长时间了。
总得回去亲眼看一看,才好进一步判断。
袁珙赞同地说道“是该回去了。”
其实所有边塞的藩王,都担心北边的敌人没有了,自己还有没有用的事情。
把草原的敌人,收复了后,又过了那么长时间。
朱允熥一直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就连闲言碎语,都没有从金陵传来,现在有的,不过是他们自己脑补。
如同一剂强心剂,让他们心里安稳许多。
——
朱允熥安排好了,其他的事情,一直处理政务到了晚上。
今天弹劾了庞玄陌,让那些官员不敢偷懒,处在神经绷紧的状态,今天的政务,进行得还是很顺利,尽管事比较多,但处理得也挺快的。
到了第二天,不需要早朝。
朱允熥刚回到文华阁,柳六进来通传,夏原吉带上杨浦,已经在外面等待了。
“来得那么快。”
朱允熥说道“传!”
今天除了见一见杨浦,还要见那些高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