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章 若问这些领导对所收之物是否满意
    他不清楚于莉和贾建设的关系,这次前来只为那五千港币的事。

    此事若无旁人最好,与贾建设单独商谈更妥,因此他对两人的关系有些拿不准,不知此刻是否该开口。

    “谢主任,有话直说便是,这儿没有外人。”贾建设察觉谢康的迟疑,主动打消他的顾虑。

    “贾主任,既然如此,我便开门见山了。

    我们听说您去 ** 赚了五千港币?”谢康也毫不拖泥带水切入正题。

    实际上,这是一桩棘手差事,他并不情愿来。

    毕竟贾建设可不是普通百姓,身为轧钢厂主任,职位比谢康这个街道主任高出几级。

    谢康怎会不知外汇行情?

    这次过来显然是来“割韭菜”的,这种得罪人的事轮得到他才怪。

    可他若不现身,事情闹到区里,上面交代的任务怎么办?5000块可不是小数目。

    作为街道办一把手,他不带头谁带头?只盼着贾建设念及旧情,别闹大了。

    好在老领导开了口,承诺若贾建设情绪激动,会亲自劝解。

    但他还得先观察情况,若对方反应强烈再出面。

    “确实有这么回事。”贾建设无视陈雪茹的眼神暗示,直接承认。

    “唉。”陈雪茹暗自叹息,完了,一万块打水漂了。

    这愣头青怎么这么糊涂,少说几句不就行了?就说吹牛夸大其词,没真赚那么多。

    想到即将损失家中一半积蓄,她心如刀绞。

    谢康见贾建设爽快认账,心中狂喜。

    看来此人还算好打交道。

    既然如此,他必须努力争取,独自说服对方,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贾主任行事果断,令人敬佩。”

    “当前特殊时期急需外汇……”谢康开始游说。

    一番大道理后,核心诉求浮出水面——5000元外汇券。

    他承诺帮贾建设在友谊商店换取等值商品。

    谢康幻想贾建设点头同意,那他就有望晋升区级职位,前途一片光明。

    “谢主任,您觉得这种方式妥当吗?”贾建设平静回应。

    这家伙真把自己当傻子?5000元就算兑换率低些,也算是为国效力。

    贾建设话中话外都在暗示,希望他主动交出这5000港币,并承诺帮他争取5000元友谊商店购物额度。

    这人是不是太想表现自己了?

    “贾主任,您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贾建设的话像一盆冷水,让沉浸在幻想中的谢康顿时清醒过来。

    “咱们直说吧,这笔钱是可以交的,汇率稍微低些也没问题。”

    “但交这笔钱是我的贡献,把外汇换成购物额度是个人行为,不是你帮我争取什么。”

    “这样讲,你应该明白了吧?”

    听完贾建设的话,谢康陷入沉思。

    “兑换”和“争取”,虽然只是一词之差,却意义完全不同。

    兑换,主要是兑换者的功劳;争取,则更多归于争取者。

    这个区别,对谢康而言意义重大。

    “贾主任,这是我从 ** 带回来的5000港币,我可以接受1:2的兑换率。”

    “如果您觉得我说得合理,那就同意吧。”

    贾建设的意思很明确,少的部分是给他的好处,多出来的不算。

    谢康和两位随行人员对视一眼,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信。

    见两人点头,谢康知道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目前只是街道单独处理此事,即便功劳大半属于贾建设,但若无他人争抢,剩余的也算街道的成绩,已属难得。

    一旦区里介入,即便贾建设让步,主要功劳也会归区里,街道所得可能更少。

    “好,贾主任豪爽,这件事算大功一件,我们街道会给轧钢厂写表扬信。”

    谢康虽未获最大功劳,但也分到了一些,自然不会斤斤计较。

    一封表扬信虽不能带来太多实际利益,但也能为贾建设争取些许奖励。

    他不想因小事得罪贾建设这样的人物。

    他也没办法,这事传开后,他若不参与其中,还能继续这份工作吗?

    谢康带着五千美元满意地离开,贾建设对此结果也很满意。

    无论如何,这结局是好的,符合他的预期。

    关于赚取漂亮币的消息传开后,因漂亮币引发的问题也得以平息,他的目的已达成。

    消息迅速传播,许多认识贾建设的人都替他感到惋惜。

    原本想从他那里拿货的一些厂领导,也未在此时添麻烦。

    一时之间,贾家清静了许多。

    但陈雪茹无法释怀。

    谢康走后,她气得满脸通红,责怪自己多嘴,无形中损失了一万多块。

    “行了,别生气了。

    你和于莉跟我来。”贾建设劝慰几句后,对两人说道。

    他并不缺漂亮币,虽未带全部现金,但也准备了二十万现款,而且是漂亮币,这是他留在空间里备用的零花钱。

    陈雪茹带着满心疑惑,与于莉对视一眼后,随贾建设进了卧室。

    “你们在担心什么?这里有二十万!”贾建设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鼓鼓的旅行包,扔在床上。

    “什么?”

    “你说多少?再说一遍。”

    两人被贾建设的话惊得声音提高几度。

    “小声点,自己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陈雪茹急忙将旅行包拉到面前打开,只见一捆捆漂亮币整齐地躺在里面。

    于莉一脸呆滞,下意识拿起一捆就要咬。

    “哎呀,这是钱,不是金子。”

    贾建设赶忙夺下钱,无奈提醒道。

    “啊!好多……”

    于莉想要大叫,贾建设只好捂住陈雪茹的嘴。

    “啪!”

    “你想闷死我吗?”

    捂了一会儿,陈雪茹呼吸急促,用力推开贾建设的手。

    “够了,你们就这点本事?”

    “这么点钱就把你们吓得不知所措,也太丢脸了吧。”

    “要是知道我现在到底有多少钱,怕不是会被你们吓死。”

    贾建设得意地笑着,目光扫向两人。

    炫富的感觉简直太棒了。

    尤其是看到陈雪茹刚才那副被金钱震撼的模样,他忍不住笑出了声。

    陈雪茹出身于商界家族,虽然一时被巨款冲昏了头,但很快恢复了理智。

    尽管内心仍激动不已,她已能冷静思考。

    相较之下,于莉却迟迟未能缓过劲儿来。

    毕竟她的家庭背景从未如此富裕,别说见过这么多钱,甚至连想象都未曾有过。

    客厅里提到的两万多存款已让她震惊,而如今亲眼见到二十万现钞——还是漂亮币——更是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

    即使按三倍换算,也有六十万之多,这足以让她陷入茫然状态。

    “你究竟有多少钱?”

    “这笔钱又是哪里来的?”

    “莫非你是偷抢银行卡的?”

    陈雪茹接连抛出疑问,语速飞快。

    “住口!”贾建设有些招架不住,急忙打断。

    “你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叫我如何回答?”

    “等等,我先叫醒于莉,一起给你们解释。”贾建设指向还在发呆的于莉说道。

    没等陈雪茹回应,他便轻推了于莉一把。

    “老婆……”

    “老婆……”

    “老婆,清醒过来。”

    喊了好几次,于莉才慢慢回过神,眼神迷茫地问道:“怎么了?”

    \"你还好吧?\"贾建设关切地问。

    \"别因为炫耀财富,把你的妻子弄糊涂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过了会儿,于莉才彻底恢复,这让贾建设松了口气。

    只要媳妇没被吓傻就行!

    \"你现在可以说了吧?\"等了很久的陈雪茹急切地问。

    \"是这样的,这次我去 ** ...\"

    贾建设也不再故弄玄虚,直接将去 ** 的经历全盘托出。

    \"这么说,你现在资产有2000万!\"陈雪茹有些激动。

    \"嗯。”

    \"建设哥,你是打算在 ** 做生意吗?\"于莉同样激动。

    \"嗯。”

    \"你是想这几年陆续把我们接去 ** ?\"陈雪茹问。

    \"没错。”

    \"但我的父母、妹妹和弟弟怎么办?\"于莉一脸忧虑。

    \"你不放心的话,就带他们一起去。

    多养几个人而已,况且还是岳父一家,又不是外人。

    特别是有了生意,更需要可靠的人手帮忙。”

    于海棠和于伟杰作为小姨子和小舅子,也是合适的人选。

    \"真的?太好了,老公你对我太好了。”于莉高兴地亲了贾建设一口。

    \"于莉,你先别这么开心,你忘了这家伙又给我们找了个伴的事了吗?\"陈雪茹白了他一眼。

    \"啊,哈哈!时间不早了,我去给你们做饭。”贾建设心虚地想溜。

    他现在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干嘛一时嘴快说了夏梦的事。

    要是徐会真她们在场就好了。

    那时有她们分担,肯定好过多了!

    现在真是自找麻烦!

    \"不许走,那个夏梦什么情况,给我说清楚。”陈雪茹不买账,眼睛瞪着。

    \"对,雪茹说得对,快说。”

    贾建设看着刚才还满脸柔情的于莉,也学着陈雪茹瞪眼。

    心里直呼,

    我曾经的软妹呢?

    第二天清晨,贾建设提着旅行包去了轧钢厂。

    昨日总算解决了两位女子的问题,经过一番摆事实、讲道理,她们终于接受了新增一位姐妹的事实。

    关于贾建设上交五百美元之事早已传遍厂区。

    有人认为他傻,也有人赞赏他的大气。

    谢康办事十分迅速,当天便将表扬信递交至轧钢厂。

    无论如何,贾建设此次上交外币之举,他也算立下一份功劳。

    自然要尽力为贾建设争取利益。

    贾建设带着赴港前收到的清单,逐一拜访了名单上的领导办公室。

    若问这些领导对所收之物是否满意?

    答案是:满意,非常满意。

    贾建设带回的是国外商品,国内稀缺物品,尤其是每人分到的小特产。

    杨政民毫不迟疑地决定,贾建设的出差补贴与工资均按厂内最高标准发放。

    尽管贾建设对此已无动于衷,但仍感激地向杨政民连连道谢。

    随后他又走访了几间科室,分发了一些 ** 特色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