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8章 多年来从未懈怠厨艺修炼
    有合法手续的家庭关系显然比私下交往更令人安心。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一同前往 ** 。

    至此,贾建设在燕京的最后一项事务得以解决。

    九天后,他们在燕京机场启程。

    贾建设登上飞机前,回头凝视这座古老的城市最后一眼。

    再会,燕京城,我们几年后重逢吧!

    (香江后续剧情将略去,本书聚焦四合院题材,且这段时期香江娱乐圈无太多可写之处。

    接下来直接进入76年,此间诸多内容不便展开,因此选择易写的时间节点继续。

    )

    踏入七六年,贾建设终于再次踏上燕京城的土地。

    这七年时光,他于香江掌控了一家电视台、一条电影院线及两家大型报社,已然构筑起庞大的传媒帝国。

    除传媒领域外,更鲜有人知,“中兴置业”——这家仅五年便成为香江第二大房地产公司的企业,亦归他所有。

    生意版图不仅限于香江,贾建设在 ** 同样拥有几家公司,业务多集中于金融行业。

    他还悄然涉足多家后世市值惊人的企业。

    ** 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赫本的帮助。

    差点忘记提及,赫本已加入贾建设的后宫,长期驻扎 ** 协助管理生意。

    七年后的今天,贾建设的财富足以媲 ** 家。

    此次回国,是应某设计师之邀,为寻找合适时机在国内投资。

    同时,七年富豪生活让他渴望回归普通人的日子。

    他的生意如今由一群出色的女人打理。

    不得不承认,她们极具才华。

    经多年历练,如今个个在各自领域独占鳌头。

    陈雪茹主抓电视台;徐会真与何雨水联手负责报社和电影公司;秦淮茹则成为集团财务总监,执掌资金大权。

    于莉和梁拉娣共同管理着一家房地产公司。

    夏梦则投身导演事业,近几年执导了不少口碑与票房俱佳的作品,在香江影坛颇有名气。

    说到冉秋叶,她的选择与其他几位稍有不同。

    如今她在香江的一所私立中学任教,依旧从事教师这份职业。

    别看轻了冉秋叶,她可是拥有博士学位。

    只是她不愿到大学任教,即便以她的才能进入香江大学并非难事。

    这些年,那群女性朋友们大多为贾建设添了后代。

    陈雪茹、赫本、夏梦她们甚至生了两个孩子,一下子让贾建设的孩子数量增加了十多个。

    不知为何,这时代的孩子似乎特别听话。

    从前的那几个两三岁的孩子,从未给他添过太多麻烦,总是由小当和理儿带着长大。

    至于文杰、然真、小机灵这三个男孩长大后,更倾向于彼此玩耍,不太愿意带弟弟妹妹。

    但三位小男子汉也很负责,母亲们忙碌时,他们偶尔会帮忙照看弟妹。

    好在贾建设雇了不少佣人,所以生活并不算太辛苦。

    回到陈雪茹所在的院子,这房子已七年无人居住,即便每年有人打扫,仍显得破旧。

    这很常见,长期空置的房子通常很快变得衰败,比有人常住的房子看起来更显老态。

    由于房子定期有人清理,贾建设只需简单打扫即可。

    在路上遇到熟人时,消息迅速传遍大前门街道:“贾建设回来了!”“曾经轧钢厂的贾主任回来了。”

    尽管近几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可能不清楚贾建设是谁,但他们仍是少数。

    贾建设离开不过七年,大多数人依然认得他。

    如今已是76年,对多数人而言总算熬到了头。

    外界那些“红袖章”的身影日渐稀少,以往频繁召开的“大会”也逐渐减少。

    然而,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总有人能从细微变化中捕捉到重要信息。

    毕竟聪明人无处不在。

    话归正题,最先获知消息赶到的是牛爷。

    七年未见,他显得苍老不少。

    交谈间,贾建设得知牛爷一家虽谈不上富裕,却也安稳,子女工作稳定,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建设,这么多年过去,你竟还这般年轻。”

    “哪像我,瞧这满头白发,岁月催人老啊。”牛爷望着贾建设依旧年轻的面庞感慨道。

    “牛爷,我只是看起来年轻罢了,实际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贾建设苦笑。

    自那次意外后,他和身边的女伴们衰老得极为缓慢,这让他免去了不少困扰。

    “能这样已属难得,谁不想多些青春呢?”

    “罢了,不说这些了。

    你这次回来还会离开吗?还是准备调回本地?”牛爷好奇地问,当初贾建设以调往外地为由离开,所以才有此一问。

    “不走了,这次是回来工作的。”贾建设笑着回答。

    “太好了!”

    这时,牛爷环顾四周,疑惑道:“怎么没见到陈雪茹?她不是一向随你左右吗?”

    “她那边还有事,过阵子才能回来。”贾建设随口解释。

    “这样也好,只要你们回来就行!”话音未落,门外传来熟悉的高声喊话:

    “建设,你小子终于回来了!”

    “我还在怀疑是不是被人骗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何雨柱还未进门,那洪亮的声音已远远传入贾建设耳中。

    “哈哈,果然如此!”

    “好兄弟,可想死我了!”

    何雨柱步入客厅,见到贾建设归来,激动地迎上前,与阔别七年的兄弟紧紧拥抱。

    两人稍作停顿便各自落座。

    “柱子哥,这些年你过得如何?”

    贾建设观察着何雨柱容光焕发的模样,心中已有答案,但他仍想听何雨柱亲口讲述这些年的故事。

    “还能怎样,就是围着厂里的食堂打转罢了。”

    “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我正有一件好事告诉你。”

    “听说李民富那老狐狸可能要出事了,但也不知真假。”

    何雨柱故作神秘地说着,其实他对李民富并无深仇大恨,只是厌恶对方的阴险。

    这些年来,轧钢厂因李民富变得混乱不堪,不少员工深受其手下欺压。

    虽有他和韩庆阳保下部分人,但能力有限。

    若非贾建设早留下葛洪兵做内应,遭殃的会更多,如今厂里局面也不会如此复杂。

    昨日不知从何处传来消息,称李民富的靠山倒台,他很可能受到牵连。

    即便消息未必准确,但多数员工对此抱有期待。

    可以说,李民富自毁前程多年,轧钢厂对他早已失去信任。

    “哦?李民富要出事了?”

    贾建设表面平静,内心却暗潮涌动。

    时间上确实吻合,即便这是误传,李民富的位置也快守不住了。

    脑海中闪过剧情信息,贾建设确认李民富能在原剧情中全身而退。

    但有他在,怎会让此人轻易逃脱?

    “柱子哥……”

    “刚到家,咱们先别提那些让人扫兴的事。”

    贾建设并不急着规划如何对付李民富,此刻与何雨柱和牛爷叙旧更为重要。

    “牛爷,今晚留下吧,咱们一起喝两杯如何?”

    “好啊!多年不见了,今晚我陪你尽兴,好好喝几杯。”牛爷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行嘞,您先坐着,我去买些菜回来。”

    “柱子哥,帮我把厨房收拾一下,我买了菜就回来。”

    贾建设说完便出了门。

    实际上,他只是在外头转了半小时,又从系统里取出一些食材。

    刚回家,他只能准备些普通菜肴,比如猪肉、牛肉等,还拿了两瓶普通的西凤酒。

    这样的搭配,对当时的人来说已属奢侈。

    毕竟,一瓶两块多的西凤酒,能舍得买来喝的人不多。

    通常只有在请客或送礼时,他们才会选择这种高档酒。

    但这是普通人的情况,贾建设显然不属于这一类。

    无需提及他近年赚了多少,即便七年前,他喝这种酒也是寻常之事。

    当贾建设带着酒菜回到家时,得知李主任也收到消息赶来。

    相比四年前,李主任苍老了不少。

    如今他六十出头,几年前已退休,如今帮忙带带孙子,享受晚年生活。

    “建设,好久不见,你还是那么年轻。”

    李主任注意到贾建设似乎没有变老。

    “哈哈,李主任,我第一次见他时也这么说。”牛爷一副找到知音的模样说道。

    贾建设略显无奈,但仍用之前的解释回应了李主任。

    幸好,李主任和牛爷一样,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这让贾建设松了一口气。

    “牛爷,李主任,你们在客厅稍等。”

    “我去厨房做几个菜,咱们今夜好好喝一杯。”

    贾建设打过招呼后,拎着菜走进了厨房。

    灶台上的火苗欢快地跳动,何雨柱和贾建设都是技艺高超的厨师,片刻间便准备了几道简单的下酒菜。

    尤其何雨柱,多年来从未懈怠厨艺修炼。

    工厂近年接待任务繁多,他的厨技如今已超越贾建设。

    对此,贾建设并无失落,毕竟自己近来下厨机会寥寥,只有家中女眷想念时才勉强出手。

    “建设,许久未见,你的手艺依旧如此出色!”牛爷品尝两口后称赞道。

    “牛爷,您说错了,这两道菜出自我们何大厨之手。”贾建设指向何雨柱笑道。

    ...

    牛爷举杯自责:“抱歉,我言语有误,请受我一杯。”

    笑声中,众人碰杯一饮而尽。

    彼此对视一笑,随后开怀大笑。

    酒过三巡,话题渐深。

    贾建设放下酒杯,转向李主任:“李主任,我有一事相询。”

    “建设,但说无妨。”李主任虽疑惑,却毫无迟疑。

    “这些年,您与堂弟李民富一直保持联系吗?”

    提及李民富,何雨柱顿时警觉。

    他仔细打量李主任,方知对方竟是李民富的堂兄。

    “提起那小子就烦,简直是小人行径,每每想到都令人生气。”李主任愤然道。

    “究竟为何?”

    “当年你和他关系不是很好吗?不然你怎么会因为李主任的安排去轧钢厂帮忙?”贾建设颇感意外,他一直以为李主任与李民富关系密切。

    牛爷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贾建设当初被调到轧钢厂竟然是李主任的决定。

    街坊们之前都以为是贾建设靠个人关系,却从未想到真正的原因竟出自李主任。

    “以前关系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