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0章 这对夫妻真是绝配
    因此,我也支持李主任的想法,建议贾副厂长分管食堂、后勤以及民兵连。”薛副主任得到了部分支持,李民富自然也有自己的拥护者。

    这下好了,两边的人为这事争执起来。

    会议室内瞬间闹哄哄的,就像菜市场一般,争论的双方高声嚷嚷,全然不顾场合。

    原本李民富因薛副主任等中间派搅局而怒火中烧,但他眼下并不想与贾建设起冲突。

    若局势突变,而他陷入与贾建设的斗争难以抽身,那他便无法及时脱身,最终必无善果。

    所以,他只能忍耐!

    唯有忍到形势明朗,若局势未变,他才能放手行动。

    “住口!” 李民富猛地拍案而起,朝着双方大吼。

    平日里和蔼可亲的李主任突然发怒,吓得众人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再开口。

    这些年李民富能稳坐主任之位绝非侥幸,他对付过的人,哪一个有好结果?

    “成何体统!这里是会议室,不是菜市场!”

    贾建设静静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厂领导如小学生般唯唯诺诺,毫无反抗之力。

    可见李民富多年来的狠辣手段,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阴影。

    “建设,让你见笑了。”

    “我认为继续争论下去,短时间内难以得出结论。

    不如这样,你谈谈对此事的看法如何?” 李民富果然老谋深算。

    他之所以向贾建设示好,是为了确立主导地位。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贾建设明白——现在我是主,你是客。

    对他客气,但别太过分。

    摆出主人姿态后,他随即以众人的争论为由,要求贾建设发表意见。

    但请注意,他说的是“谈谈看法”,而非承诺接受贾建设的提议!

    贾建设微微一笑,李民富心中所想他一清二楚。

    不过是想知道他的真实意图罢了,那样就不会如此被动。”李主任,照您的安排行事即可。”贾建设无意在此时争夺权力。

    按照剧情发展,即便李民富暂时平安无事,也不会得意太久。

    只需派人密切监视,不让此人轻易脱身即可。

    “建设,多年未见,你依旧如此。”李民富笑道,“除了刚才提到的三个部门,厂里运输部以后归你分管。”

    李民富十分满意,贾建设毫无夺权之意。

    他深知贾建设的精明,自然不信对方糊涂。

    唯一的可能便是贾建设并非针对他而来。

    这一想法让李民富焦虑的心绪稍显平和。

    他人赠予善意,自当回报。

    于是,他将运输部划给贾建设,也算是提携之举。

    “多谢李主任,我会尽心管理这些部门。”

    “以你的才能,我完全放心。”

    自接手几个部门后,贾建设便着手整理相关情况,重点在于运输部。

    以往食堂由何雨柱、后勤部徐威、民兵连韩庆阳管理,他并未过多介入。

    唯独运输部,连当年都不甚熟悉,如今更无从谈起。

    经几日观察,贾建设发现运输部下设两个小部门,其中一个小车班。

    小车班不仅管理厂里几位厂长和副厂长的车辆及司机,还承担着接待来访人员的任务。

    通常情况下,只有领导级别以及同级单位的人员能够享受接送服务,不过也有一些特殊关系户被列入接送名单。

    小车班共有六辆车、五名司机,班长名叫林志刚,看起来大约三十五六岁。

    据贾建设所知,林志刚并非李民富的人,他的性格圆滑,倾向于不得罪任何一方。

    无论哪位领导交代任务,他都能处理得滴水不漏,令人挑不出任何瑕疵。

    正是凭借这种能力,他在小车班工作多年,日子过得颇为舒坦。

    要知道,像小车班这样的部门往往资源丰富,领导的司机们外出时总能带回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香烟、粮票、肉票等。

    有时陪同领导前往较富裕的地区,还能带回不少面粉和肉类。

    因此,这份工作的门槛不低,没有关系很难进入。

    既然确认林志刚不是李民富的人,贾建设决定暂时观望。

    毕竟耳闻不如亲眼见证,林志刚的真实为人、是否值得争取,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观察后才能定论。

    接下来要说的是运输部的另一个分支——运输班。

    贾建设曾多次与其打交道,这个部门主要分为两支队伍。

    一支负责向西运输货物,另一支则面向南方。

    贾建设过去接触的主要是第一支队伍。

    一队队长名为庞庆丰,由于多次合作,两人已相当熟悉。

    庞庆丰早年是杨政民的手下,杨政民调离后,他转而追随韩庆阳,因此也算是自己人。

    这些年,庞庆丰能稳坐一队队长之职,多亏韩庆阳的保护。

    贾建设此次回厂担任常务副厂长,杨政民一系的人无不欢欣鼓舞。

    长期受压制的他们,如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表态将全力支持贾建设。

    讲完一队,自然要提二队。

    二队本身并无特殊之处,但其中一人引起了贾建设的注意。

    此人名为李伟东,与李民富同姓,且是其亲侄儿。

    提起李伟东,不得不提当年旧事。

    李民富觊觎厂长之位时,试图掌控运输队话语权。

    那时,运输队由大队长毕洪波统领,而他只听从厂长杨政民。

    于是,李副厂长便打算向运输队安插自己的人。

    他费尽心力,将侄子李伟东调入运输二队,让他拜当时的二队队长为师。

    然而,李伟东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令二队许多人对他嗤之以鼻。

    在那个靠实力说话的时代,像他这样毫无能力的人,连赢得他人尊重都很困难。

    李伟东技术生疏,又缺乏学习意愿。

    刚学了些皮毛知识,便急于转岗做跟车司机谋取私利。

    无奈之下,只能满足他的要求。

    然而,这小子不仅愚笨至极,连换机油这样的小事都搞不定,彻底激怒了二队的众人。

    他们强烈要求二队队长将其逐出运输队。

    最后,还是李民富出面承诺,“若李伟东未通过严格考核,绝不能开车出任务”,才平息了众怒。

    换了常人,遭遇此等挫折或许会痛定思痛,努力提升自己。

    但李伟东显然不是普通人。

    不管他人怎么看,他自己清楚便好。

    在他心里,只要有叔叔在,即使整日无所事事也无妨。

    因此,这个年轻人一直留在运输二队。

    其他队员只要他不惹麻烦,对他是否工作根本不在意。

    就这样,李伟东在运输队过起了浑浑噩噩的日子。

    按他这种性格,一生恐怕就这样了。

    不料,李民富掌权后,趁机将大队长之位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李伟东也借着这股势力,取代名义上的师父,成为运输二队的队长。

    贾建设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算赶走这个“纨绔子弟”。

    但此事需谨慎,以免引起李民富的警觉。

    此时,密切监视李民富更为关键。

    “庞队长,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有件任务交给你。”贾建设定下主意,对对面的庞庆丰说道。

    “贾厂长,您尽管吩咐,我一定办好!”庞庆丰激动不已,猜测贾副厂长可能要采取行动了。

    “回去后,暗中派人去二队搜集李伟东违法的证据。”

    “记住,派去的人必须可靠,宁可花费更多时间,也不能走漏一丝风声。”贾建设认真叮嘱。

    “是,厂长您放心,绝不会泄露半点消息。”

    “你瞧着吧,很快我就能让李伟东的资料摆到您面前。”

    贾建设花了几日整理运输部事务。

    因刚上任,他并未对人事做调整,只想先熟悉情况再做决定。

    说实话,贾建设当这个常务副厂长轻松得很。

    毕竟那几个自己人的部门无需他费心,新部门还需观察,不便大动。

    他若不闲才怪。

    近来,李民富还算安分。

    贾建设只让韩庆阳派人监视他,便不再多关注。

    空闲的日子让人心生烦闷,贾建设除了每天窝在办公室翻阅报纸,再无其他消遣方式。

    然而今日,有个消息倒是让他注意起来——这条大杂院街道上竟有人购置了电视,这物件儿可是难得的稀罕物。

    回忆起自己穿越前爷爷提及的过往,每逢提到看电视,总是感慨万千。

    那时候谁家若有台电视,必定成为众人焦点,每天都有不少人跑去看热闹。

    甚至有人因为挤破头而踩塌炕铺,绝非夸大其词。

    爷爷当时讲起这类趣事,似乎总也说不完。

    “爸爸,我想看电视。”吃饭时,何雨柱的小儿子石头开口说道。

    话音未落,他还偷偷瞄了眼姐姐和哥哥,显见这两位才是始作俑者。

    “看什么电视,那小箱子大小的东西,贵得很,还不容易买到。”马敏咬了一口馒头,语气带着不耐烦。

    “没错,石头,听爸爸说。”何雨柱抿了口酒,随声附和。

    这对夫妻真是绝配。

    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果然如此。

    “那……好吧!”石头略显失落地说。

    “哈哈,小朋友看起来不高兴啦。”

    “别担心,你爸妈不给买,建设叔叔给你买。”贾建设对此毫不在意,毕竟一台电视算不上什么。

    别说他如今富甲天下,即便早年住在陈雪茹家时,家中已备有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