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满满才不管他们大房怎么教育孩子。
    更不是没有看到苏宁宁眼里的恨意。
    但那又怎样?
    从她推原身下河的那一瞬间,再到她穿进原身身体的那一刻,她和苏宁宁这辈子就注定是仇人关系。
    看她不开心,她就开心。
    “大伯娘,你教孩子回去锁死门,你这么当着我救命恩人的面弄这么难堪。是想逼我原谅二丫这个杀人未遂的杀人犯吗?”
    王翠花看她嘴不饶人,知道自己今天是占不到便宜了。
    只能泄了气:“哪里的话。我就是觉得……”
    她话都没说完,苏满满直接打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三丫,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冷漠呢?”
    说着,王翠花干脆看向沈言,打量着眼前身材高大的男人:“沈,沈同志是吧,你给我家评评理,你说说,我家二丫也是无心之过,怎么三丫她就是咬死要我家赔五百块呢。”
    她话落下,大家不由得把视线都投向沈言。
    就连苏满满也挺想知道这男人会怎么回答的。
    会不会觉得她没死,这么做有点过分,然后觉得她得理不饶人。
    可接下来,沈言的回答却出乎了所有的意料之外。
    “五百太少了,一条人命是无价的。”
    “噗呲~”苏满满再也忍不住,笑了。
    “哈哈哈。”
    看她笑得开心,沈言越发庆幸自己没有回答错。
    倒是王翠花,脸都绿了。
    最后离开,是扭着苏宁宁耳朵骂骂咧咧走的。
    苏宁宁都快十八岁的人了,愣是被她妈打得在外人面前一点颜面都没有。
    最后出门去镇上,苏满满一家三口脸上笑意明显。
    因为沈言也要回家,所以四人同路。
    路上,苏满满拿了一个他爸特地洗过毛毛的小冬桃,一口咬下去:“哇,还挺甜。”
    苏有银看这傻闺女只顾着自己吃,只好自己递了一个给沈言:“小言同志,你也吃。”
    沈言客气接过:“谢谢叔叔。”
    苏妈也拿了一个吃了起来,眼睛一亮:“别说,真挺甜。”
    “这会能买到冬桃可不容易,小言你这孩子有心了。”
    一时看着沈言,那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沈言目光始终看着走在前面的那抹纤细的身影,闻言,客气回应:“阿姨喜欢就好。这都是应该的。”
    刘芳芳知道,那里有什么应该的。
    这人无非就是看上她闺女了。
    不过人家条件也不差。能随口说出立马能申请随军的人,那多多少少都得是副,团级。
    就是不知道这小言是副还是正
    不过不管是副的还是正的,说来都是她闺女高攀了。
    苏满满吃了一个冬小桃,这会心心念念都是怎么多搞点这种新鲜水果吃。
    没心没肺的样子,在某人眼里就是可爱又迷人。
    从怀阳大队走路到陆屋镇四个人说说话,依旧走了一个多小时。
    因为接下来不在同路的原因,在加上沈言心里焦急确定下来两人的关系,他急着回家。
    便提出回去跟父母说上门的事。
    苏满满就这么默默看着她爸妈热情的把人送走。
    “小言阿,别有心理压力,你这孩子人品好,长得也好,到哪里都会有好姑娘的。”这是苏妈说的。
    她虽然觉得自己闺女也不差,可她家要的是上门女婿,再好的男孩子,若是不能接受上门,那也跟她家没有关系。
    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苏老二看媳妇都这么说了,再加上他看沈言也觉得顺眼。
    拍了拍他肩膀,也说了一句:“回去好好说。”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实在说不通就算了。”
    刚想说我会的。
    这句话愣是在听苏有银补了一句后,沈言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目光坚定:“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会好好说。”
    目光又转向苏满满似在承诺:“你等我。”
    苏满满不在意的摆摆手:“再见。”
    看她这样没心没肺,沈言叹息。
    目送他离开。
    苏爸苏妈两人一直道:“可惜了。”
    苏满满不解:“可惜什么?”
    夫妻俩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里都看出了无奈。
    这闺女还是不开窍呢。
    不过也好。
    沈言那样的同志,怕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惦记着。
    他们三丫说好听点,是高中生有文化,说难听点,那就是个乡下村姑。
    都说山鸡成不了凤凰,他们闺女虽然样貌不差,可耐不住上门女婿那一个条件就能把大把大把好男儿拦在门外。
    更遑论人家沈言同志,大小在部队还是个军官,家里又是镇上吃商品粮的。
    而且听他之前介绍的意思,父母原在京市工作,前些年退休下来才回了老家这边带孙子。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个极好的家庭,这样的人家要是娶儿媳妇,要什么样的姑娘家没有?
    所以两人打心里就觉得他们家三丫和人家沈言的事不可能。
    苏满满不知道这会她爸妈已经下意识觉得沈言这个上门女婿要没了。
    见他们俩不搭理自己,苏满满默默拿过她爸口袋里最后一个小冬桃咔嚓一口吃了起来。
    甜滋滋的那种带了一点点酸的口感,真是越吃越开胃。
    等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供销社的时候,店里意外的没什么客人。
    看着这时候的供销社,虽然有原本的记忆,但还是很新奇。
    只见供销社大门处贴了不少这时候的大字报。
    苏满满喃喃的念了出来:“为人民服务。”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
    苏妈看她不进来,喊了一声:“三丫你进来啊,杵在那里能买东西咋滴。”
    苏满满忙抬脚进门。
    说实话,不大。
    外面看着三层楼高,实则用到的只有一楼二楼。
    一眼望去,都看完了。
    二楼买油盐酱醋,糕点糖和烟酒零嘴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总的来说一楼是卖小件的。
    二楼是卖大件的。
    什么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成衣。
    每样都特意设立了一个柜台,还挺讲究。
    苏满满一家三口来此目的要买的东西都在家里做过明细了。
    苏妈笑着跟卖油盐酱醋的女店员说:“同志,麻烦给我称两斤酱油两斤醋,三斤盐,一斤红糖,一斤白糖。”
    说着,她一边掏钱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