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宝福打开荷包看了看,道:“三姐跟三姐夫,二两银子!”
    秦宝禄听见,拿起毛笔记录在礼金册子上。
    李翠花探头往秦宝福手中瞧过去,确实是二两银子无疑。
    她又看了看萧珩手中的鸡鸭跟茶叶。
    这还差不多。
    她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行了,别在这儿杵着了,赶紧进来,还有好多事情要忙呢……”
    之前说过,大庆皇朝大多都遵循“暮时迎亲"的习俗,又称“昏礼”。
    据说,在很久以前是为躲避前朝战乱形成的传统。
    青阳县这边也是如此。
    但成亲这事本就要忙上一整天,若是完全遵循暮时迎亲的习俗,等宴席结束,宾客散尽。
    主家再开始收拾打扫,甚至超过一天一夜都不能合眼。
    一些人受不了,便会将迎亲的时辰提前一些。
    后来慢慢的,这迎亲的时间,就变成了只要在申时到酉时之间就可以。
    具体时辰,由方双商议好,发请帖的时候,在请帖上写明,客人便知道该什么时辰到场。
    若是迎亲迎得早的,到宴席结束,天也还没黑透,主家也能早些送客,早些休息。
    依照李翠花这种性格,自然是越早越好。
    等送走客人,天还没黑,不用急着回家睡觉,就有更多的人能留下帮忙收拾。
    早些收拾完,她也能早些歇着。
    所以,霍青山迎娶秦招娣的时辰,李翠花定在了申时二刻。
    这就意味着,宾客们差不多在申时就会到齐。
    同时也意味着,来秦老三家帮忙的人,要更起早一些。
    秦宝儿回来的不算晚,但她到的时候,同一个村的秦老大跟秦老二两家人都已经在了。
    秦老大、刘凤霞两口子。
    秦宝胜、张蕙兰两口子。
    秦宝利、郑婵娟两口子。
    秦桃、宋平书两口子。
    秦桃夫妇俩带着孩子,为此提前一天回来住了一晚。
    还有秦杏外加四个小孩。
    大大小小十三口全齐了。
    秦老二家那边。
    秦老二、马秋菊两口子。
    秦宝昌、白云两口子。
    还有秦小莲跟秦小梅姐妹俩。
    除了潘大顺没来,秦老二家也算是到齐了。
    他们听见动静,也纷纷走出来。
    秦宝儿跟萧珩一一同他们打过招呼。
    看来,只缺秦盼娣了。
    此时,只有秦家自己人在,也不必防着什么。
    所以除了宋尧正带着宋悦、秦茂林还有秦若雨在一旁玩耍。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秦宝儿不由得感叹,这家口大,确实好处颇多。
    起码谁家有个婚嫁丧葬的事儿,自己家里的人就够用了。
    完全不用花钱雇人,或是欠外人人情。
    萧珩一来,就被秦老三派去劈柴。
    秦宝儿猜秦招娣现在应该正在沐浴,就没有进屋,直接往厨房走去。
    刘凤霞跟马秋菊,带着秦杏和秦小梅正坐在厨房门口,一边聊天一边摘菜、洗菜。
    其实,秦小莲成亲的时候,李翠花说是去帮忙,实际去了啥也没干,只顾着跟人聊天扯皮吹牛了。
    这事儿马秋菊也知道。
    不过她却没有借口也闲着。
    谁让人李翠花有福气,生了那么多好儿子,好闺女!
    秦小莲成亲那日,秦老三可是带着秦招娣还有秦宝福、秦宝禄两兄弟,天不亮就去她家帮忙了。
    秦宝儿去的虽然晚一些,但人家送了秦小莲那么贵的鹅蛋粉。
    马秋菊自然也记她的好。
    至于最惹人厌烦的秦盼娣。
    不管怎么样,自己也从她身上得了三两银子外加三百个铜板的巨额“礼金”。
    不管从那个方面想,马秋菊不得不承认,都是他们家占了大便宜。
    所以,今日哪怕是被李翠花挥来喝去,马秋菊也忍了!
    听马秋菊对着刘凤霞,嘴上不停地说着李翠花的坏话。
    可摘菜的手,却比谁都麻溜。
    秦宝儿就忍不住地想笑。
    怎么感觉,她娘这辈子,拿的好像是恶女被团宠的剧本呢?
    还没等走到厨房门口,秦宝儿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
    那是她三个堂嫂,正在将要炸、要蒸的食物,提前炸好,蒸好。
    这样等吃的时候,只要过一遍油,简单热一下就可以了。
    这些都不稀奇。
    稀奇的是,秦宝儿走进厨房,竟然瞧见了方巧巧。
    不过她只惊讶了一秒钟。
    看见方巧巧面前那头猪,秦宝儿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这就不得不从方巧巧的祖上说起。
    方巧巧家祖上,一直都是村里的杀猪匠,以帮人杀猪为生。
    到了方巧巧她爹这一辈儿,只有她爹方大同这么一个男娃。
    所以,这杀猪的手艺自然是要传给方巧巧她爹的。
    奈何,她爹晕血。
    若只是皮外伤出的一点儿血,那还好。
    只要稍微多一些,那就必晕无疑。
    听说她娘生她大哥的时候,她爹紧张地忘记了自己晕血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道生了儿子,激动地跑进了产房,结果一看见那一盆血水,当场就晕了过去。
    可没把刚生产完的她娘给吓死。
    杀猪,那血能流整整一大盆,方大同根本受不了。
    方巧巧祖父无奈,这事儿只能作罢。
    不过方大同虽然杀不了猪,照旧遗传了家里人的手巧。
    他现在可是青阳县有名的篾匠。
    简单来说,就是用竹篾编制竹筐、篮子等器物的手艺人。
    没办法,方巧巧的祖父只能将希望放在孙辈身上。
    结果第一个孙子方逸轩,从小展现出了极高的读书天赋。
    郭夫子甚至夸他是神童。
    方爷爷又不傻,自然也不可能,放着书不让读,让孙子去学杀猪。
    他只好继续等。
    等到第二个,却是方巧巧这个孙女。
    方爷爷有些失望。
    不是因为不喜欢孙女,只是这杀猪的活儿,女娃儿怎么干的了!
    只能继续等。
    可是没想到,这方巧巧打小性格像男生不说,她竟然对她祖父杀猪特别感兴趣。
    在别的孩子害怕躲得远远时,只有方巧巧跟在方爷爷身边,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挥舞着杀猪刀。
    刀法娴熟,动作行云流水,唰唰唰,一只完整的猪,按照身体部位,就被分成了几十块儿。
    等方巧巧能用刀熟练切菜的时候,就缠着她祖父,教她如何杀猪。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