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章 史上最强嫁妆
    “还真是好大的胆子。”

    刘彻看着天幕中对霍光的介绍。

    废黜皇帝?

    不过,刘弗陵,这是他的孩子,他还会有儿子!

    只是霍光是谁?

    他从未听说过。

    听到天幕中讲述的汉宣帝隐忍多年,终于为妻报仇。

    多少人已经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既然提到霍光。

    那也不得不提地表最强嫁妆。

    那就是卫青和霍去病。

    在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卫家的基因有多好。

    卫子夫,生子无喜,生女无怒。

    历史中赫赫有名的贤后。

    卫青,专克匈奴。

    是西汉史上抗击匈奴的重要将领。

    公元前129年,龙城大捷,直捣匈奴龙城,这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首次胜利,极大鼓舞了士气。

    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率领大钧从山西、陕西北部出发,剿灭白羊王、娄烦王主力,为汉朝提供了北伐的战略基地。

    公元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两路向匈奴进军,漠北之战爆发。

    此战,被封为长平候。

    霍去病,闪电战鼻祖。

    率八百骑兵袭数百里,在他闪电战般的攻势下,匈奴贵族和官员被踏于马蹄之下,匈奴单于的祖父也命丧与霍去病之手。

    冠军后,二十岁的霍去病被任命镖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河西,匈奴势力大减。

    这一年,他率大军接受匈奴的投降。

    在汉军渡过黄河后,部分匈奴不愿投降。

    危急关头,斩杀逃亡军八千人。

    此役之后,西北再无匈奴敢来进犯,河西进入汉庭之首。

    公元119年,划时代的漠北大战拉开序幕。

    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寻找并歼灭匈奴主力,大破匈奴左贤王军。

    他率大军一路追杀匈奴,兵锋直指北海,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此后,这也是各朝将军们想要获得的最高荣誉。”

    就算听到自己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卫青的面上仍是那副不惊不怒的表情。

    霍去病则根本不想掩盖内心的激动。

    他可是未来的冠军侯!

    而刘彻听到把直捣龙城的功绩,就算听了很多次,还是隐藏不住内心的激动。

    只是,说完霍光为何又谈起卫青和去病。

    难道霍光跟去病有关系。

    帝王的猜忌让他不禁眉头紧皱。

    【人从众:既然说科举内容对后世来说,是一种落后。可我们依旧要去考,科举真的便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

    赵一清连忙开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科举怎么没用了,如果没用,从古至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考科举。

    正是有了科举制,古代才会进入稳定期。

    通过考试来选拔,不管你原来出身是什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大家更要知道,一千多年,只有六百多个状元郎。

    虽然后期科举制度变得僵化,四书五经,八股文,禁锢人们的思想。

    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涌出大量的聪明人才。

    状元榜单上,唐朝的陈子昂、贺知章、张九龄,宋代的章衡、吕蒙正、文天祥,明朝杨慎,都是其中的翘楚。

    就是你们过于注重四书五经。

    把科技视为淫工巧计。

    特别清朝时期异族统治,自卑心理盈满他们全身。

    根本不敢重用汉人。

    闭关锁国,一步又一步落后。

    其实明朝时期科技很发达,像红衣大炮,还有朱棣的神器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

    总得来说,科举有用。

    有大用。”

    赵一清说了这么一长溜,口渴的厉害,端起茶杯,赶紧润润嗓子。

    不过当她看到接下来的视频时,眼前一亮,声音都带着兴奋,“我给大家介绍千年龙虎榜吧!

    这个榜单今年太出名了。”

    千年龙虎榜?

    每个人身体坐直,他们倒要看看有多出名。

    在没有科举的时代,平民寒士们心中充满各种期待。

    “参加考试的考生有苏轼、苏辙,这二位相比大家都不陌生。

    谁没读过苏轼的词呢!

    张载,没错,就是写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的张载。

    还有程颐程颢兄弟,这二位也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布,北宋中期宰相。

    吕惠卿,吕大钧,章淳,王韶。

    主考官则是大文豪欧阳修,副考官是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

    她在口中轻轻介绍道:“那你猜状元会是其中的哪位?”

    知晓答案的朝代不发一言。

    只是沉默地看着天幕上各朝的弹幕。

    而前面的朝代,则是兴冲冲地猜测起上面诸位的名字。

    有人喜欢苏轼,有人喜欢欧阳修。

    但更多人,在看到那横渠四句后,全都把张载的姓名投在弹幕上。

    “人生警句!人生警句啊!”

    以往的迷茫在此时此刻变得清醒起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要这诗贴在书房。

    日日警醒自己。

    只是,赵一清笑着把上面的名字给打破,“都不是,而是章衡。对,大家都没听错。是章衡。

    但我们都很疑惑,为什么很少听到章衡这个名字。

    因为菜的才有空写诗,哥已经在朝堂上开喷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章衡:......

    说的很好,下次不必再讲。

    他怕身边的同事眼神的刀藏不出,朝他身上戳。

    “当然,章衡早期也是被贬谪过的。

    但他没功夫去作文章。

    因为他小时候就是学账的。

    所以他当时想要审计各部财政支出,清理没用的编制人员和精简部门。

    毕竟宋朝是出了名的冗官冗兵冗员。

    甚至他还想各部都做出下一年的详细财政预算,交上去再做拨款。

    所以肯定会被人狠狠针对。

    不过,章衡的仕途大体上讲真的很顺利,满腔抱负与能力都得到了施展,根本没时间伤春悲秋。

    官场顺遂,也没有哀情去写诗词。

    何况,在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里最后还活到了七十五岁,全身而退,真的很有智慧。”

    苏轼:......

    王安石:......

    最后一句话,得罪多少人。

    合着他们原来是不聪慧啊!

    “其实章衡的叔叔章淳也挺厉害的,本来叔侄俩同榜进士,但因为他觉得叔叔排名在侄子后面不爽,三年后再考又考中了,最后成为北宋明相。

    而且,要是听他的,北宋估计就没靖康耻了。

    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但......没人听啊!

    其他人不清楚,你们北宋人应该清楚啊!

    当一位皇帝诗词功底雄厚时,他的国家是什么下场?

    不是被太宗给打没了吗?

    那你们选择一位极其擅长书法的皇帝,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好操控吗?

    还有瘦金体,好看是好看,可只要想想是赵佶创造出来的,嗯?”

    赵一清打了个冷颤,“言归正传,给大家看一下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状元卷,全文2460字,全文字迹工整,无一丝修改的痕迹。

    全文以馆阁小楷字体,以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为题,回答如何治理国家。

    真是给人最强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