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0章 太子监国,新旧之争
    皇帝宁宣宗,圣体违和的消息,如同一阵阴冷的寒风,虽被皇宫高耸的红墙,暂时阻隔于民间之外。

    却早已在京城那最敏感的权力圈内,掀起了滔天的暗流。

    那些在新政中利益大损的旧派勋贵与保守派大儒,恰似嗅到血腥的鲨鱼,暗中频繁串联、集会。

    一股旨在拨乱反正、恢复祖制的复辟暗流,已然悄然汇聚。

    而他们所有的希望,皆不约而同,聚焦于即将接掌帝国大权的未来君主——皇太子,赵乾。

    ……

    终于,在又一次咳血昏迷后,宁宣宗深知自己时日无多。

    他耗尽最后心力,下达了此生最后一批足以稳定国本的重要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偶感风寒,龙体不豫,需静养数月。”

    “自即日起,命皇太子赵乾入主东宫,代朕监国理政!”

    “另敕命内阁首辅张小山、兵部尚书李严、定北侯赵雍等六位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太子,处理朝政!”

    “钦此!”

    ……

    这道充满权力制衡智慧的圣旨一出,瞬间让暗流汹涌的京城,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皇帝虽病重,却仍是那个一言可决天下生死的至尊。

    他在生命最后时刻,依旧以无与伦比的帝王心术,为仁厚却略显软弱的儿子,留下了看似稳固的权力格局。

    ——以内阁首辅张小山为首的新政派,负责“推”着太子继续前行。

    ——以定北侯赵雍为首的保守派,则负责“拉”着太子,不使其走得太快、太偏。

    ——而兵部尚书李严,这位绝对忠于皇权的军方大佬,则负责“稳”住整个棋盘。

    这是一个完美的三角形,一个在正常情况下足以让帝国巨轮平稳度过权力交接风浪的稳定结构。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由格物革命引发的“新”与“旧”之间那水火不容的根本性矛盾!

    ……

    太子监国首日,东宫议政殿,一场充满火药味的终极对决,悍然引爆!

    “殿下!”率先发难的,正是憋了一肚子复辟之火的定北侯,赵雍!

    他手持象牙笏板,第一个从顾命大臣班列中走出,声音悲怆,充满为民请命的浩然道义!

    “老臣有本要奏!”

    “殿下可知,自那所谓‘新农庄’与‘城市化’推行以来,我大宁那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局面,”

    “如今已是千疮百孔!”

    “北方,数以百万计的农夫被迫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沦为任人宰割的‘农工’!”

    “而南方,数以千万计的新市民背井离乡,蜗居于污秽不堪的贫民窟,其生活困苦,堪比最悲惨的灾民!”

    “如今,整个帝国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皆言‘新政猛于虎’!”

    “老臣斗胆恳请殿下!”他重重跪倒在地,声泪俱下!

    “以‘仁孝’治天下,暂缓所有过于激进的新政!”

    “让我大宁那已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天下万民,得以休养生息啊!”

    ……

    定北侯这番充满血泪控诉的亡国之论,瞬间引来在场所有保守派大臣的一片附和!

    “是啊!殿下!侯爷所言,句句皆肺腑之言!”

    “‘格物’之学虽是利器,然其推行过于迅猛,已然动摇我朝以‘农’为本的千年国本!”

    “请殿下以‘稳’字为先,暂缓新政,安抚民心!”

    一时间,整个议政殿充满否定新政、开历史倒车的巨大声浪!

    而刚刚坐上监国之位的皇太子赵乾,本就对充满冰冷数字与残酷变革的新政心存疑虑。

    在听到如此多德高望重老臣那情真意切的哭谏后,他那仁厚却略显软弱的心,果然产生了巨大动摇!

    ……

    他将充满求助与询问的目光,投向从始至终面沉如水、一言不发的老师兼岳父——内阁首辅,张小山。

    他希望这位足智多谋的帝师能站出来,为他,也为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新政,作出辩解。

    然而,张小山仅平静地看着他,随即缓缓出列,对着他躬身一拜。

    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瞠目结舌的话:“臣,附议。”

    ……

    “什么?!”不仅太子赵乾,就连慷慨陈词的保守派大臣们,也彻底愣住了!

    他们做梦未曾想到,这新政的总设计师,竟会如此轻易缴械投降!

    “首……首辅大人……”太子赵乾急得差点从监国之位上站起!

    “您……您这是……”

    “殿下。”张小山对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充满“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侯爷与诸位大人所言,亦非全无道理。”

    “‘休养生息’确是当务之急,故臣附议。”

    “然……”他话锋一转,那双充满无尽智慧的深邃眼眸,闪烁着“唯有千锤百炼,方成好钢”的锐利!

    “臣以为,这‘休养生息’,并非要让帝国这艘驶入急流的巨轮停下,甚至倒退。”

    “而是要让它在经历最初大风大浪后,学会如何更稳、更好地破浪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欲达此目的,则需一位更成熟、更坚韧、也更懂得‘风浪’为何物的……新船长!”

    他看着太子赵乾,一字一句地说道:“殿下,”

    “臣恳请您暂时放下手中枯燥的政务,”

    “到那真正的风浪之中,亲眼去看一看。”

    “去看那在‘旧’与‘新’剧烈碰撞下,最真实的民生百态!”

    “去看那哀嚎于贫民窟内的旧时代之殇!”

    “也去看那欢呼于格物大学内的新时代之光!”

    “臣相信,”他的声音充满老师对学生的无尽期盼!

    “当您走完这一遭,关于这艘巨轮究竟是该‘进’还是该‘退’,”

    “您心中,自有答案!”

    ……

    这番充满“实践出真知”无上智慧的帝师之论,如同一道璀璨的启明星!

    瞬间照亮了太子赵乾那因新旧之争而充满迷茫与困惑的年轻心脏!

    他彻底明白了!

    他终于痛苦地明白,自己与父皇、与眼前这位亦师亦父的内阁首辅之间,那天地般的巨大差距!

    自己只想着从故纸堆里寻找所谓万全之策,却忘了真正的答案,从不在书本之上。

    而在最真实、最广阔的人间!

    ……

    “好!”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那原本有些软弱的眼神,第一次迸发出属于未来君主的巨大决断!

    “便依首辅之策!”

    “明日,本宫便要微服出宫!”

    “去亲眼看一看我大宁这最真实的人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