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2章 赢家
    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要上早朝的时候。

    朝臣们穿好官服,戴好官帽,一脸严肃的向着宫门走去。

    朝臣们家中有信佛的老夫人,自从得知今日要在太和殿上决定佛门僧人处置结果时,一个个拉着自己当官的儿子叮嘱道。

    “你到了殿前记得替高僧们说说好话,佛门中人岂能受辱。”

    “之前打板子一事已经算的上对佛祖不敬了,也不怕佛祖怪罪。”

    “老身在护国寺礼佛多年,你别忘了你父亲的牌位可还在护国寺供着呢。”

    “今日,你要不把高僧们全须全尾的保下来,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

    各种各样的劝说都有,软磨硬泡的,放声威胁的,旁敲侧击的……

    从这就可以看出,护国寺在国都贵族的影响力有多大。

    朝臣们嘴上应付着自己的母亲或者夫人,心下却并不准备做什么。

    笑话,他们向谁说好话?

    向皇上吗?

    如果这些高僧对持的不是太女殿下,他们说不准会看在亲人的面子上,为对方说些好话。

    但一旦沾惹上太女殿下,皇上那关基本已经被堵死了,他们说了有个屁用。

    更何况他们是朝廷的人,太女殿下身为一国储君,他们不占对方,胳膊肘往外拐帮什么外人吗?

    真有什么事还不是得他们朝廷的人想办法!

    到了宫门前,朝臣们站在一起等待着宫门打开。

    而直到宫门打开的前一刻,三位僧人才姗姗来迟。

    朝臣们的脸色黑了。

    掐着点是吧?

    多大的脸啊!

    他们面对皇室的召见都恨不得提前一天在宫门口等着!

    朝臣们直接移开视线,看都没看僧人一眼,因此也错过了三位僧人的施礼。

    三位僧人看见朝臣们并没有慌张,等到了近前才稍稍站定,双手合十的念了句佛号。

    “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

    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搭理,三位僧人疑惑的抬起头一看,朝臣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着家常,就是没有人想要搭理他们一下。

    惠丰黑着脸就要上前理论,却被另外两人拉住了。

    “惠丰师弟,莫要急躁。”

    惠丰别过头去,脸上的愤怒依旧还在。

    两位僧人其实也有些茫然,往日这些朝臣陪同家人去寺里礼佛的时候,对他们都是尊敬有加,怎么今日……

    疑惑持续到了宫门打开,这期间没有任何一个朝臣跟僧人们搭过话,就那么晾着三人,直到宫门被打开的声音响起后,朝臣们鱼贯涌入皇宫。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太女殿下千岁千千岁。”

    满殿跪着的朝臣突出了站着的三位僧人,格外的不合时宜。

    三位僧人依旧很淡定。

    “阿弥陀佛,见过皇上,储君殿下。”

    德宗:真是念经把人都念傻了。

    容小小:真是念经把人都念傻了。

    父女俩心思同步,看着僧人的目光都是怜悯。

    还不等德宗问话,被称为慧能的僧人就往前走了一步。

    “皇上,关于金元寺元和住持一事,贫僧有话要说。”

    “虽然元和……”

    “不用说了。”

    德宗打断他的话,“你想要把人带回佛门处理,交给你们就是了。”

    慧能一愣,怔怔的站在原地,脑瓜子停止了运转。

    他是谁?

    他在哪?

    他来这里是干嘛来着?

    不等朝臣们惊讶德宗这次这么好说话时,德宗接下来的操作就让朝臣们傻眼了。

    什么玩意?

    去西南传教?

    给谁传?

    当地土司们吗?

    朝臣们沉默了,三位僧人也沉默了。

    西南自古就是难教化的代名词,西南地区多为氏族部落,存在外婚制、宗教活动主导社会秩序等现象。

    而且他们的部落首领被称为土司,不同部族之间械斗频繁,缺乏统一的政治权威。

    哪怕放到现在,景元对西南地区采取的也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政策。

    把这群僧人派去西南施教,真的不会被当地的宗族信仰活撕了当成祭品吗?

    这次被带来上朝的是可用,德宗一直认为可用是他四位贴身总管里最有威严的一个,朝臣们看见可用就跟看见鬼一样,一个个抖的不行。

    因此,在这种场合,德宗直接就把可用给带过来了。

    可用也没辜负德宗的期望,尖锐的嗓音又细又亮,听完僧人的耳中和魔音也没什么区别了。

    “皇上时常忧心西南地区的安危,又因为地方信仰的不同找不到办法施教。”

    “前几日几位高僧的论点让皇上恍然大悟,高僧们不愧是指路明灯,西南地区缺少的就是你们这样的高贵品格。”

    “还望众位高僧莫要辜负皇上的期望,放心,皇觉寺的高僧们也会与你们一起同行。”

    “具体的名单稍后会由咱家给你们奉上,还望各位高僧早些上路,西南的民众在等着你们,景元的百姓也会记得你们的伟大。”

    高僧们:……

    朝臣们:……

    高僧们:去尼玛的伟大!

    朝臣们:那这可真是太伟大了!

    慧能刚要开口回绝,就见可用吊着一双眼睛,狭长的眼睛里都是警告。

    “虽说佛门是清修之地,不易沾染血腥,但这普天之下还莫非王土呢,高僧们说话前可要想清楚了。”

    慧能的动作一顿,向着四周看去,才发现朝臣们除了惊讶之外就是怜悯,却没有一人想要为他们辩驳一句。

    上首的两位尊贵之人,一个蠢蠢欲动,一个漫不经心,可偏偏就是这两人轻而易举的决定了他们这些僧人的去路。

    慧能入寺多年,佛经典故无一不精,却没有任何一本典故告诉他,面对当下情景他要如何应对。

    或许是有的,比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往日写在佛经上的字句,此刻却好像变成了事实。

    三位高僧沉默不语,直到退朝也都是默默的退出,没再说一句话。

    这场争斗,从他们原先的目的来看,是佛门赢了,元和将交由佛门处置。

    可真正的赢家到底是谁,僧人们心里自有明镜。

    回首以往,高僧们才忽然觉悟,僧人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当时的帝王对佛门多有敬意,本人也是佛教的信众之一。

    可一旦当权者对佛教毫无信仰,甚至有所厌恶,那他们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身上的袈裟不能为他们带来丝毫的保护。

    高僧们在景元百姓们的诚挚祝福中,踏上了西行之路。

    走出国都后回首望去,身后竟空无一人。

    往日的信众真以为是他们品德高尚,自愿去往西南之地度化世人,别说对朝廷心生怨怼,连个反对声都没有。

    他们这些人的名声倒是又盛了不少,可心中的苦涩又有谁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