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俘虏和战兵的伙食,是完全不同的。
    可陈牧选择了全部收编,再加上蜂拥而来的流民,每日的粮草供应都是海量的。
    也就是静乐前期底子厚,庆王又送了大礼,要不然换任何一个县,甚至府,都根本供应不了如此庞大的消耗。
    “两个月?”
    这个数陈牧觉得太少了,可郭桓却不这么觉得,甚至极为惊喜。
    这些天他一直忙的是整编的事,后勤粮草供应有陈牧筹划,他根本就没管,如今听到这个数,眉宇间的忧思立刻散了一半。
    郭桓扭头看向李岩,问起一个好似和战事无关的问题。
    “李岩,记得你说过,大同府仓的粮食只被庆王带出了一部分,其中大部屯于宁化所,宁武关只有不到一万石粮食”
    李岩立刻越众而出,躬身回禀。
    “翁行铠调了库存的三千架爬犁,总计运了二十一万石粮草,其中二十万石跟着大军,尽数囤在了宁化所”
    郭桓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感慨道:“翁行铠这厮,为了造反也是拼了,这三千爬犁都快三十年了,乃前朝周总兵时督造的,真亏他能翻的出来”
    郭桓在心底暗自盘算了一阵,心里便拿定了主意,郑重起身道:“抚台,此战我意可兵分两路而行”
    “两路?”
    陈牧闻言差点跳起来,眼下蒙古大军就快到了,现在还分兵?
    这老头是不是疯了!
    郭桓当然没疯,而且此刻理智的可怕。
    “随李崇义等逃往宁武的应该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还有一千多骑,如今已经过去一个月天,粮草应该所剩无几”
    “宁武关存粮极少,前次大战之中,叛军的运粮器具被缴获,民夫四散而逃,而依靠骡马运输,从大同运到宁武,非但耗时日久,仅组织民夫牲口就不是短时间能成的”
    “叛军被秦总兵堵在宁武多时,其必不敢分兵劫掠,虽然因为大败,导致不少军粮被抢,但也不过是七日之粮”
    “抚台,叛军就要没粮了,现在胜了一阵,他们必然全力劫掠筹粮,乃是最虚弱的时候”
    “此时我们派出大军,沿着恢河谷地直扑宁武,必可趁其不备,一举拿下”
    郭桓说的热血沸腾,可陈牧却听的心里不住摇头。
    哪怕他现在二把刀的军事水平,也听出老头这话中不确定因素太多。
    譬如最重要的假设,宁武关要是有粮呢。
    神曲朔州难道就不能运粮么?
    再比如哪怕极快断粮了,可那是宁武关,又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他的确不会带兵,但是也明白一个道理,把自己的胜利寄托在对手身上,这本身就落了下乘。
    万一这边攻不破城池,这边静乐再出了问题,那乐子可大了。
    可还没等他开口拒绝,就听郭桓继续道:“抚台,宁武关乃内三关之一,其防御乃三关之首,吉王必然在此关中坐镇,只要破城必能擒之”
    “老夫请命,率十路大军,一句破贼”
    世事易移,未有一成不变者。
    郭桓曾经的确心灰意冷,情愿老死山林。
    然而随着被朝廷重新启用,老头渐渐又燃起了功名之心。
    因为当年之事,郭家的顺宁伯爵位在他手里丢了,整整五代人爬冰卧雪闯下的家业就此烟消云散。
    当年的事他冤枉,可也不冤,哪怕翻案他失察的罪名也少不了。
    将蒙古逐出山西,功绩了了,根本不足以让他恢复爵位。
    而亲手擒住反王则不同!
    如今有了天赐良机,老头觉得自己该搏一把,
    在他手里丢的,要亲手带回来!
    “只要爵位还能在族中传承,老夫无愧于列祖列宗了!”
    可惜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他的确把陈牧说动了,但是比功名之心,满朝文武,哪一个比的过陈青天!
    陈牧沉思片刻脸色突变,豁然起身,目视众将道:“郭帅此言有理,可十路人马不够,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杨仝,郑屠,栾平,赵江,何青,安重贵”
    几人愣了一下,快速出列。
    “在”
    “你们五人带所部兵马守城,杨总兵居中调度,全权接管一切守城事宜”
    “额,,是”
    “王朴高勋协助唐师爷调度粮草军械,其余人等立刻回去准备,明日卯时大军出征,本抚与郭帅带你们出兵踏平宁武”
    陈牧军令下的太快,下面人根本都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才齐声应是。
    郭桓傻眼了,连忙准备开口阻拦。
    “抚台,你当在城中坐镇才是........”
    未等老头说完,陈牧便抬手阻止,道:“此次出兵宁武,成败在此一举,未免延误军机,本抚必须亲往”
    “可......”
    “一切后果本抚一力承担”
    “此事就这么定了,本抚安排守城事宜,你们六人留下,其他人下去准备”
    众将纷纷施礼而退,陈牧见郭桓往那一座,吹胡子瞪眼的,便上前笑道:“郭帅,怎么怕小子给您老坏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诶呀,兵凶战危的,有我这把老骨头,你去前线做什么!”
    郭桓这说的也是实话,他倒不怕陈牧坏事,是真担心他安全。
    战场之上危险万分,上将军死于流弩的事都时有发生,何况一个文弱书生!
    至于什么抢功不抢功的,老头还真没往那想。
    因为陈牧根本不用抢,他是巡抚,总揽一切大权,只要平叛他就是第一功。
    可惜这世界上,就是有这么想进步的人,没办法的事。
    陈牧见老头都快急的跺脚了,收敛了笑容长叹一声,道:“郭帅,你刚刚起负,朝中上上下下,不知多少双明里暗里的眼睛在盯着呢,此刻只能立功,不能又其他闪失了”
    “不像我,这次奔袭宁武,成了功劳是大家的,败了小子身板也能挺得住”
    郭桓还真没想到这一层,经陈牧这么一说,心里猛然一酸。
    多好的孩子呀!
    绝不能让他出事!
    “忠义呀,朝中之事,老夫早就不在乎,你何必如此.......”
    又是未等他说完,陈牧就微微躬身道:“郭帅放心,小子醒的,不会出事的”
    “诶呀,你.......诶”
    郭桓见状只能无奈应允,毕竟是巡抚,他也不能过于倚老卖老。
    陈牧这边安抚住郭桓,又将目光看向杨仝几人,神色转为凝重。
    “现在都是振武卫老兄弟,我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这次静乐城下大战,托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等侥幸得胜,因为是战时,从我陈牧以下,越品提拔者数不胜数”
    “然大明朝虽大,官位就这么多,我等占据了位子,自然有人不满,此刻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
    “想坐稳现在的位子,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必须立功,立下大功不可!”
    “这次我将其他人尽数调走,静乐城中只留下你们几人,为的就是创造一个机会,一个立下大功的机会”
    陈牧现在是真会当官儿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把几人说的就差当场跪下认主了,哪怕杨仝都心里热乎乎的。
    要说他对陈牧没有一点嫉妒,根本不可能。
    偶尔午夜梦回,也忍不住的拍大腿,就恨怎么指挥振武卫的不是自己。
    “要换成我,现在不也是巡抚了么!”
    现在不同了!
    杨仝彻底服了!
    要换成是他,绝不可能考虑到这个地步。
    “陈忠义,我不如也呀”
    陈牧扫视一圈,缓缓踱步到杨仝面前,拱手道:“杨兄,兄弟们的前程,托付给你了”
    杨仝心里再也没有芥蒂,此刻讲起话来也不藏着掖着了,当即回礼道:“忠义你放心,有兄弟们在,静乐丢不了”
    “只是蒙古大军毕竟也有十万之众,我这心里还真有些吃不准,不知抚台可有锦囊妙计?”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