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看见这白纛心跳也快了几分,不过到底比陈牧稳当得多,很快便平复了情绪,摆摆手道:“你是主帅,还是你来吧”
    “好嘞!”
    派人追击打扫战场后,陈牧立刻带着兵马急速赶来支援,彻底堵死了河谷内蒙军的突围之路。
    为了少造杀孽,郭桓命人试着喊话劝降。
    然而蒙古人虽然陷入绝境,依旧不肯放下弯刀,与明军互相对峙,
    陈牧知道他们为何不降,其一是有所顾虑,因为在草原是没有优待俘虏一说的,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往往以女眷被虏,男子为奴结束,
    其二则是还心存侥幸,期待他们的大汗,还能收拢溃兵再次反击,将他们带出绝境。
    如今有了这白纛,陈牧信心十足,将白纛高举在手,一挥手精挑细选的上百精通蒙语的传令兵一字排开,将他的话传遍了整个河谷。
    “纳鲁已经带着亲信逃了,你们已经被彻底抛弃,三通鼓响,不降就是死”
    “大明以仁德昭与四海,我是钦命山西巡抚陈牧,在此向你们保证,只要放下兵器投降,保你等活命”
    话音落下,陈牧手腕一翻,将手中白纛从高坡上掷下。
    在数万蒙古残兵的哭嚎嘶吼声中,白纛银白色的鬃毛在夕阳下缓缓坠落。
    “大汗!”
    “长生天啊”
    “……”
    那坠落的不光是白纛,还有那三百年来横亘在蒙古人心中永恒的信仰。
    “咚咚咚”
    鼓声如雷,震在每一个蒙古人的心头,可一通鼓落下,却依旧没有一人放下兵器。
    “嘿,这蒙古人,真犟啊”
    陈牧背后的手摆了摆,很快震耳欲聋的轰鸣便响彻天地,六颗炮弹在蒙古军中就炸开了。
    这可是大同城头最重最强的开花炮,一炸就是一大片。
    方圆二十米,人马俱碎。
    一时间四肢乱飞,血雾升腾,竟在蒙古军中犁出六片血色空地!
    “咚咚咚咚咚”
    二通鼓响,陈牧仰天怒吼:“降不降!”
    “降不降!”
    “降不降!”
    “降不降!”
    在近十万明军齐声怒吼下,终于有人再也坚持不住,手中弯刀猛然脱手。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长昂浑身染血,见此拼命嘶吼一声,泪如雨下。
    “降”
    景运五年三月十八,钦命山西巡抚陈牧及大同副总兵郭桓,率部十万与蒙古彻辰汗激战于鹅毛口,大胜之。
    阵斩一万二,俘敌兀良哈部首领长昂以下各部共三万一千五百八十六人,彻辰汗仅以身免,史称鹅毛口大捷。
    .......
    彻辰汗狼狈逃回大营后,集合余部携众南下,在御河东岸沙岭列阵,与二十万明军对峙的同时,派遣使者入京,大张旗鼓的向大明天子请求议和。
    奉命镇守居庸关的睢阳侯林泰派人押送之余,也飞马把这个消息告知了陈牧。
    陈牧一听脸都绿了,重金赏赐信使后,立刻找来郭桓商议对策。
    “郭公,纳鲁那个狗东西,居然绕过我向陛下求和,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牧气的暴跳如雷,老郭桓则镇定的多,拂须思量片刻,赞道:“嗯,彻辰汗不愧蒙古枭雄,这一步棋走的妙呀”
    陈牧那脸拉的老长,没好气道:“郭公!”
    “哈哈哈哈,这事可怪不谁来”
    郭桓看他这模样非但没附和,反而大笑道:“若您巡抚大人会松口,他彻辰汗也不会大老远去京城了,还不是知道你肯定不会应么”
    陈牧运了半天气,闻言也绷不住了,失笑道:“真知我者,郭公也,要是他来这求和,非宰了那使者不可”
    “如今我二十万大军云集与此,他这几万残兵败将旦夕可灭”
    “议和,他有什么筹码议和?”
    “做梦!”
    “不一定啊”
    郭桓突然摇了摇头,目光悠悠道:“若彻辰汗以被虏百姓性命为要挟,以彻底称臣为条件,换取我军放行,恐怕朝廷真会同意他这个议和”
    陈牧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地位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若彻辰汗真的愿意如郭桓所言一般,那景运帝必然会同意这个条件。
    不说二十余万将士与蒙军交战,给朝廷钱粮上带来的压力,就单单令蒙古大汗俯首称臣这一条,景运帝必然动心。
    国朝至今十一位皇帝,除了太宗宣宗时蒙古俯首外,其他都没有完全压制蒙古,哪怕洪武大帝时候都未能做到。
    一旦蒙古大汗在景运一朝俯首称臣,哪怕过后复叛,那景运一朝在国史上也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景运帝本人更是某种程度上,能获得比肩太宗的威望。
    这对于那个一心想中兴大明的天子来说,简直是无与伦比的诱惑。
    可对陈牧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从个人名望还是战场情况来说,都是如此。
    “郭公,蒙古新败,士气未附,此时正是一鼓作气的关键时刻,万万停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场之上变幻莫测,其仍有数万骑兵和数万仆从军,一旦有个意外,悔之不及也”
    “我欲立刻上书陛下,阻拦此次议和,您以为如何?”
    郭桓没立刻回答,而是脸色凝重的沉思片刻,才缓缓开口道:“忠义,你不同意议和?”
    陈牧立刻点点头,沉声道:“此刻议和,乃行百里者半九十,智者不为也”
    “我绝不同意!”
    “好!”
    郭桓猛然间起身,斩钉截铁道:“那无须上书,立刻擂鼓聚将,开打!”
    陈牧没想到老郭桓这么勇,咽了口唾沫犹豫道:“郭公,如今我已经知晓其派遣使者入京,若置之不理强行动兵,陛下那?”
    郭桓大手一挥:“无妨,只要我们彻底击败蒙军,救出百姓,那彻辰汗便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谈判筹码,哪怕陛一时没想通,相信那些官也会给陛下讲明白的”
    陈牧一听此言有理,立刻兴奋道:“好,这就击鼓聚将”
    ........
    郭桓其实猜的八九不离十,却低估了彻辰汗的傲骨,这位蒙古大汗哪怕死,也不会俯首大明称臣。
    故而他派去北京的使者,只是为了一件事。
    那就是要以被虏的二十万百姓为筹码,换回被俘的蒙古勇士,以及放他携带物资回草原。
    本来他是可以和陈牧谈,但是经历这么久他也算看明白了,陈牧这个狗官软硬不吃,心狠手辣,根本不会答应此事。
    眼下各部损失极大,怨念冲天,他这个大汗几乎快拢不住手下各部了。
    特别土默特部和兀良哈残部,一个战损了两位台吉,兵力损失超过七成,一个连长昂都陷了进去,如果不能将人赎回,他这个大汗的威望..........也就没什么威望了。
    至于人,虽然损失这些牧奴很心痛,可蒙古草原部落想度过白灾后的灾难时刻,其实最重要的是粮食物资,人和钱粮比起来,完全是可以舍弃的。
    “诸位,汉人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只要能度过这个灾年,些许牧奴,以后再抓就是了!”
    彻辰汗勉强安抚住了躁动的各部首领后,感觉心神疲惫,使劲揉了揉眉心,便侧卧在床头小酣,朦胧中看见了陈牧那张欠揍的面孔,切齿道:“狗贼,你等着,本大汗早晚砍了你!”
    恍惚间彻辰汗又想到自己的安排,下意识浮现一抹笑意:“陈牧狗贼,现在知道本汗派人去北京,人傻了吧”
    “别看你二十万大军围了过来,可你现在敢打我么?”
    “你来打我呀”
    “哈哈哈哈哈”
    这不能说彻辰汗轻敌,而是在他的认知里,大明皇权至上,只要他派人和大明皇帝接触上,那任何官员都不敢私自行动,都需要等待朝廷的最新命令。
    可惜,他多年了解的都是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官僚,这次碰上的却是陈牧这个怪胎。
    一个只有二十一岁的年轻巡抚,他还有着专属于年轻人的冲动。
    我避他锋芒?
    “传令,寅时三刻,炮响为号,活捉纳鲁给陛下献舞!”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