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三章 当够了
    “可是陛下,涅盘果已经绝迹了啊……”

    不知是谁大胆说了句实话。

    皇帝已经浑浊的目光看向说话人,但已经看不清他的模样。

    就在此时,有人汇报。

    “启禀陛下,沐国使者来信,说愿意献上涅盘果,只要……”

    他抬头看了眼皇帝的神色。

    后者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失去了帝王的威势,看起来和普通人家的老头子差不多。

    让人觉得,他好像也没那么可怕,没那么值得尊敬。

    “说!”

    来人连忙继续道:“只要交出萧锦绣和萧家军。”

    一道屏风之隔,皇帝转过来就看到君旭嘲讽勾起的唇角。

    “国师都听到了?”

    君旭依旧爱答不理,皇帝却已然无法接受他这样的态度。

    他一把掐住了白发少年的脖子。

    “朕将你从覆灭的辉国救下,可不是只为了听你说些命术算学的玄话,说,你私藏的那些辉国死士,都在哪儿?”

    当初他冒着天大的危险在辉国覆灭之际将君旭救了出来,又让他改头换面隐姓埋名活在大夏,为的可不是他那一身掐算本领。

    神棍哪里不好找,他要的是那些死士!

    是那以一敌百不畏赴死,只听一人号令的强悍士兵!

    是辉国国主呕心沥血装孙子二十年才养出来的杀人利器!

    当初辉国被沐国盯上时,他就是故意坐山观虎斗,也是这一看,他发现有一批辉国士兵实在过于强悍,以千人之数抵挡十万沐国兵,居然短时间内不见败势。

    虽然后来那处还是失守,世人都说辉国不过是破釜沉舟暂时挣扎了一番,最后也没逃得了被围杀的命运,但夏帝知道,他们哪里是被杀,分明是消失了!

    他派出去的探子告诉他,留在辉国主城门外的尸体数量不对,而且有很多都被划花了脸。

    他一直怀疑那都是被扮成辉国士兵的沐国人。

    后来,他辗转发现被埋在尸堆底下的君旭。

    真正的君旭。

    若非曾经在国宴上见过,他怕是也要和沐国那些蠢货一样,被个赝品欺骗。

    他坚信能从君旭这里得到死士的消息,奈何多年来一无所获。

    哪怕他对君旭下了毒,喂了蛊虫。

    君旭看夏帝的眼神与看蝼蚁无异。

    “陛下不再装了?”

    什么为了天下太平,为世间不再有饿殍遍野,纷争杀掠,不过都是些唬人的虚话。

    都快死了还有什么好装的!

    “朕再问一遍,你究竟交不交出那些死士!”

    “还是说……”

    他问出了最不想怀疑的可能性。

    “还是说他们根本就不存在!”

    君旭目光淡淡的,仿佛感受不到脖子上越来越大力的禁锢。

    可他脸色分明已经转紫。

    “陛下,你不配拥有他们。”

    夏帝大怒,可怒气之余,他又觉得自豪——瞧,死士果然是真实存在的!他没错!

    即将夺走君旭最后一口呼吸的手松开,夏帝也累得失去力气栽倒在地。

    “给朕把他看牢!”

    君旭被挥开,一头因为被蛊毒折磨变成白色的长发散落在身旁。

    小童连忙挣脱身边人束缚,一把扶住他。

    “殿下……您这又是何苦。”

    君旭拍拍他的手。

    这些年虚与委蛇,是为了安夏帝的心,好让沙鸥他们也就是夏帝说的死士们得以休养生息。

    方才故意提起,是因为夏帝已经被激怒,若不这么做,他怕是已经死了。

    至于留下这小童。

    “这些年屡屡替他打探消息无果,你也没讨得了好吧。”

    小童脸上一僵。

    只有他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国师就会离开皇宫,离开观星阁。

    皇帝从君旭嘴里套不出死士的下落,就命小童跟着,看他是不是自己偷偷去接触了那些人。

    可他跟了好几年都一无所获,君旭不是游山玩水,就是下地插秧,小童看不懂,夏帝也闹不明白。

    直到最近一年,君旭开始行踪成谜,小童每回都跟丢,回宫便会遭到肉眼不可见的惩罚。

    “你是故意的!”

    小童单纯无害的面容开始变得扭曲。

    君旭坏心眼地道:“我掐指一算,你又要有血光之灾。”

    小童收回手,居高临下看着毒发倒地的君旭。

    “你以为你还是高高在上的国师大人么?”

    “带走。”

    若非皇帝陛下还要从他嘴里问出辉国死士的消息,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

    朝中有消息传出,国师大逆不道刺杀陛下,被打入天牢不日问斩。

    皇帝有意故意放出信,引人来劫狱,从而多几张能拷问的嘴,奈何他不知,心心念念的那些人早已混迹于灾民之中,融入赶往边关的萧家军中。

    不,现在叫护国义士。

    如意离开前和肖勇他们说,既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避开朝廷的眼睛,他们又绝无法忍受减慢速度,那干脆换个方式。

    摇身一变,自称民间聚集的义士,要去边关打四国联军,保家卫国去的。

    他们一路上不打家劫舍,不扰民生事,但庞大的人数还是很快引起官府注意。

    民间从来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武装力量,官府要求他们原地解散,但百姓们不乐意的。

    “朝廷打不过四国联军,还不让义士军去帮忙了?”

    “人家又不打京城,又不某朝篡位,保家卫国还错了不成?”

    更有甚者,混在人群里就喊:“不让人家去,那你们自己去边关打四国联军啊!”

    “人家连粮饷都不要,官府拿着我们交的税银,却只会这不行那不行,赈个灾都拖拖拉拉恨不得人死绝了再来!”

    这就涉及敏感话题了,官府来人支支吾吾不好接话。

    打算强行镇压吧,明显也打不过人家,只好灰溜溜装作无事发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人同行。

    殊不知这群人离开前,人群中好几个猫着腰的悄悄加入,若有人一直盯着看,大概能看出他们就是方才大声喊话的那几个。

    “多少夹杂了点私人情绪了啊。”

    “不好意思,一时没忍住。”

    “下次注意。”

    许是被自发前往边关的义举影响,在队伍走后,又有三三两两的百姓扛起农具,朝地上啐了口跟上。

    “他娘的,拼了!”

    “这缩头乌龟,老子也算是当够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