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8章 谁为皇
    国不可一日无君。

    老皇帝驾崩后,朝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朝会。

    主持这次朝会的,是即将成为太皇太后的太后娘娘,和即将成为太后的皇后娘娘。

    满朝文武百官、世袭公侯齐聚在议政大殿。

    偌大的宫殿里站得满满当当,气氛凝重而紧张。

    大皇子宣王、五皇子康王、八皇子毅王、九皇子燕王。

    这四位成年皇子位居前列。

    众人神色各异。

    有哀伤,有忧虑,更有暗藏心底的野心与期待。

    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虽已历经沧桑,但眼神依旧犀利。

    她缓缓开口。

    “今日朝会,便是要商议我大齐国立新君之事。”

    “皇帝已仙逝,然江山社稷不可无人主持,诸位爱卿皆可畅所欲言。”

    此言一出,顿时打破了朝堂上的安静。

    世袭公爵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提议依照祖制,立先皇嫡长子宣王为新帝。

    然而,他这提议并没有多少大臣响应。

    就连坐在太后旁边凤椅上的皇后也未出言支持。

    老丞相出列上奏。

    “宣王殿下乃是皇后所出,论嫡、论长都该由宣王继承皇位。”

    “不过,宣王殿下容颜有毁,恐损国体,亦不利于向天下彰显我朝之威。”

    老丞相话音刚落,朝堂内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康王趁机站了出来,赞同地说道。

    “丞相所言极是,国之君主需有威仪,大皇兄他不合适。”

    宣王脸色更加难看,倒不是觉得老丞相不留情面。

    而是觉得先前提议之人已经让他难堪,康王也趁机踩上一脚。

    可这又怪不得人,他们说都对.....

    宣王本就没有野心。

    要不是这次朝会盛大且隆重,关系到下一任帝王由谁来继承,他都没想来。

    既然来了,那就不能毫无建树。

    宣王出列对凤椅上的太后皇后行礼。

    “皇祖母、母后,儿臣推荐九弟燕王为新帝。”

    宣王这话一出,朝堂内瞬间安静,众人皆将目光投向宣王。

    “九弟年少聪慧,心怀天下,且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若由他继承大统,定能带领我朝走向繁荣昌盛。”

    宣王言辞恳切,眼神中满是真诚。

    燕王有些意外地看向宣王。

    他俩结盟仅是为了联手对付睿王。

    如今睿王已经随君伴驾去了,他和宣王的结盟自然不解自散。

    没想到在这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宣王会出面举荐自己。

    康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本以为睿王、厉王不在了。

    燕王也失去了母族势力的支持,自己便有了坐上皇位的机会。

    没想到宣王竟在这关键时刻跳出来支持燕王。

    宣王虽然因为外貌难以荣登大宝。

    但他皇室嫡长子的身份,说出来的话还是颇有份量。

    甚至能代表皇后的意向。

    也在这朝堂之上,展现了皇室的兄友弟恭。

    康王及时向一位内阁大臣使了个眼色。

    那内阁大臣忙出列道。

    “微臣举荐五皇子康王继承大统。”

    “康王殿下饱读诗书,温文尔雅,年长过燕王。”

    “且康王殿下早已有了子嗣,比起刚完婚的燕王,能更快地稳定朝局,延续皇室血脉。”

    那内阁大臣话音落地,朝堂又是一阵议论声起。

    八皇子毅王一直静静站着观察局势。

    此时也不甘落后,他整了整衣冠出列,恭敬道。

    “皇祖母,母后,儿臣以为各位皇兄皆有过人之处。”

    “但儿臣自己也愿为这江山社稷尽一份力。”

    “儿臣平日里钻研治国之策,心系百姓。”

    “若能继承皇位,定当夙兴夜寐,保我朝国泰民安。”

    太后坐在凤椅上,静静聆听着众人的发言。

    眼神在几位皇子和大臣们身上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权衡。

    皇后的眼神也在宣王和燕王之间流转。

    暗道皇儿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的想法势必要支持。

    一时间,议政大殿内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围绕着新君之位的角逐愈发激烈。

    谁也不知这场权力的纷争最终会走向何方。

    而这空着的龙椅又会花落谁家。

    燕王轩辕啄之所以伫立在原地一直没动,是因为陆沉告诉过他。

    ——皇帝留有遗诏。

    再多的争辩——也抵不过一道先帝遗诏。

    至于皇帝在遗诏里把皇位传给了谁,就连晟亲王都不知晓。

    就在这时,宫殿外传来通报。

    “晟亲王、靖安郡王到。”

    众臣各归各位,姿态恭敬的站好。

    晟亲王和宁虎很快走进议政大殿。

    “臣参见太后、皇后。”

    父子俩恭敬行礼,异口同声的说道。

    “平身吧!”

    太后抬了抬手。

    “晟亲王、今日朝会何等重要,你和靖安郡王怎会迟到?莫不是有事耽搁了?”

    晟亲王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

    “回太后,儿臣受皇上所托,此次带着陛下留下的遗诏赶来参与朝会,途中过于谨慎,这才来晚了些。”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

    原来皇帝早就留有遗诏,那他们还在这讨论个什么劲?

    只要遗诏是真的,他们还能反对不成?

    腹诽间,就见晟亲王呈上了一个长方形的锦盒。

    马上便有公公过来,从他手中接了过去,再呈到太后面前。

    太后接过锦盒,神色庄重的问。

    “这锦盒上了锁,如何打开?”

    这也是晟亲王不知遗诏内容的原因,他如实答道。

    “皇兄将这遗诏交给我时,说是打开锦盒的钥匙在母后手中。”

    太后闻言沉思片刻,才记起皇帝曾送给她一串东珠璎珞。

    那璎珞下方有个钥匙形状的装饰。

    皇帝还嘱咐让她时常佩戴在身,彰显皇家尊贵。

    而这串东珠璎珞此时就佩戴在身。

    太后便用上面的钥匙将锦盒打开。

    从里面取出一卷明黄色锦缎?,交由几位老臣核实真伪。

    几位老臣神情庄重的接过明黄色锦缎。

    他们先审视锦缎质地,这明黄绸缎纹理细腻,是宫中特制,难以仿造。

    紧接着,目光落在遗诏文字上。

    为首老臣熟知陛下笔体,逐字比对,笔画刚劲雄浑,尽显陛下平日风范。

    随后,他们着重检查皇帝印章。

    老臣们拿出陛下印章的模本,与遗诏上的印章仔细比对。

    从印文的每一笔划到印章的轮廓边缘,都不放过。

    又用特制的工具检测印章的印泥,其色泽、质地与宫中所用一致。

    一番严谨查验后,几位老臣对视点头。

    为首老臣向太后拱手道:

    “太后,经仔细查验,此遗诏确是陛下亲笔,印章亦无误。”

    朝堂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再次回到太后手中的遗诏。

    太后展开那明黄色的诏书,目光在上面缓缓扫过,朗声道。

    “众爱卿跪地听旨。”

    大殿里,众人齐齐下跪。

    太后将明黄圣旨递给一旁的公公。

    公公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皇帝遗诏。

    “朕承祖宗之业,御宇多年,今大限将至。”

    “九皇子燕王轩辕啄,德才兼备,心怀天下,朕心甚慰。”

    “兹立九皇子燕王轩辕啄为帝,继承大统,望其兢兢业业,保我朝千秋万代。钦此。”

    遗诏宣读完,众臣先是一愣,旋即纷纷跪地,高呼。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响彻整个议政大殿。

    燕王轩辕啄也在跪地谢恩。

    心中既有得偿所愿的喜悦,又有即将肩负重任的忐忑。

    康王和毅王即便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老皇帝一道遗诏就决定了谁为王、谁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