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0章 档案迷雾
    省档案馆的穹顶下,尘埃在斜照的阳光中飞舞。覃枫拄着拐杖,站在一排排厚重的档案架前,手指划过那些标注着年代的卷宗盒。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深蓝色的档案盒上,标签写着"郑国锋早期任职记录"。

    "这就是您要的档案。"管理员老张小心翼翼地取出盒子,声音在空旷的档案室里回荡,"郑书记的早期档案有些...特殊。"

    覃枫戴上白手套,轻轻打开盒子。里面的文件整齐得过分,像是被人精心整理过。他仔细翻阅郑国锋的任职履历:1985年大学毕业分配至某县团委,1988年调入市委宣传部,1991年任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每一段经历都有详细的证明材料。

    但当他比对时间线时,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空白:1989年6月至1992年5月,整整三年时间,档案中只有"在职学习"的简单记载,没有任何具体工作记录。

    "这三年,郑书记去哪里了?"覃枫问道。

    老张紧张地推了推眼镜:"这个...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很多干部的档案都不完整。"

    覃枫不动声色地继续翻看。在档案盒的最底层,他发现了一个密封的牛皮纸袋,封口处盖着"绝密"印章。拆开纸袋,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合影照片。

    照片上,一群穿着西装的人站在某国机场的停机坪前,背后是一架波音747客机。站在正中央的,赫然是年轻的郑国锋和周正阳!两人勾肩搭背,笑容灿烂。照片右下角的时间戳显示:1990年8月15日。

    覃枫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三年空白期,郑国锋竟然和周正阳在一起!而且是在境外!

    "这张照片是怎么回事?"覃枫追问。

    老张的脸色瞬间惨白:"这...这个我不清楚。可能是放错地方了..."

    覃枫立即拍照取证,然后假装若无其事地离开。回到车上,他迫不及待地放大照片细节。在人群边缘,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现在省里的重要领导!更令人震惊的是,照片背景中机场指示牌上清晰可见"金边国际机场"的字样!

    柬埔寨!1990年!那个特殊时期,一个年轻干部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覃枫立即联系出入境管理部门,查询郑国锋的出境记录。结果令人震惊:郑国锋在1989年至1992年间没有任何出境记录!

    "要么是记录被销毁,要么..."覃枫不敢往下想。

    他通过特殊渠道,联系上一位退休的老国安。老人看完照片后,长叹一声:"这件事水很深啊。1990年前后,确实有一批干部以各种名义出境,但具体任务属于最高机密。"

    "郑国锋一个团委干部,怎么会参与机密任务?"覃枫追问。

    老人沉默良久,最终说:"我只能告诉你,当时有一个'特殊人才计划',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进行...特殊培养。"

    离开老人家,覃枫的心情更加沉重。他调取周正阳当年的出入境记录,发现周在1990年确实以"商务考察"名义前往柬埔寨,但考察团名单上没有郑国锋的名字。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郑国锋的境外之行是秘密进行的,而且与周正阳有关!

    深夜,覃枫在秘密据点分析照片。通过图像增强技术,他在照片背景的候机楼玻璃反射中,发现了一个模糊的横幅,上面写着"东南亚投资洽谈会"。

    "投资洽谈会?"覃枫立即检索相关资料。果然,1990年8月,确实在金边举办过一场东南亚投资洽谈会,主办方是几家神秘的离岸公司。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离岸公司的注册地,与后来周氏集团洗钱使用的空壳公司完全一致!

    "原来三十年前,他们就开始布局了..."覃枫感到后背发凉。

    就在这时,加密手机收到林悦的紧急信息:"立即停止调查!郑国锋已经察觉!"

    覃枫回复:"已取得关键证据。郑国锋与周正阳三十年前就勾结在一起!"

    一小时后,林悦秘密来到据点。看完照片和资料后,她的脸色异常凝重:"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如果郑国锋三十年前就开始布局,那他现在的位置,可能只是这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林悦压低声音,"郑国锋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他可能也只是个棋子。"

    第二天,覃枫决定冒险一搏。他通过地下渠道,联系上一位柬埔寨的华人华侨。老人看完照片后,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

    "1990年那次洽谈会,表面上是个商业活动,实际上是个秘密聚会。参加的都是些特殊人物,有政要,有商人,甚至还有...情报人员。"

    老人发来一份模糊的参会者名单复印件。覃枫在其中看到了郑国锋的名字,但标注的身份却是"特别顾问"!

    "特别顾问?他当时只是个团委干部啊!"覃枫震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名单上还有几个现在中央部委高官的名字!这个秘密网络,可能已经渗透到了最高层!

    覃枫立即将发现报告给林悦。当晚,林悦通过绝密渠道向中央汇报。第二天清晨,她面色凝重地找到覃枫:

    "上面下令,立即停止一切调查。所有证据封存,等待特别工作组接手。"

    "为什么?"覃枫不解。

    "因为这个案子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权限。"林悦的声音带着无奈,"涉及层面太高,必须由中央直接处理。"

    覃枫感到一阵无力。就在真相即将大白时,他们再次被叫停。

    但当晚,一个意外转机出现。那位柬埔寨华侨突然来电,说找到了当年洽谈会的完整录像带!录像显示,郑国锋不仅在会上发言,还代表中方与某神秘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

    覃枫冒险将录像带偷运回国。技术部门修复画面后,一个令人震惊的细节浮现:合作协议的签署方,是一个名为"白梅基金会"的组织!而这个组织的标志,正是那朵诡异的白梅花!

    "白梅基金会..."林悦喃喃自语,"原来三十年前就存在了..."

    更可怕的是,录像显示郑国锋签署协议时使用的名字是"郑毅",这是他早年使用的曾用名!这意味着,郑国锋可能连身份都是伪造的!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汇聚成一个可怕的真相:郑国锋,这个新任市委书记,可能是一个潜伏三十年的特工,他背后的"白梅基金会",可能是一个危害国家安全的庞大组织!

    深夜,覃枫和林悦在据点分析所有证据。突然,据点的大门被猛烈撞击!

    "他们找到我们了!"覃枫惊呼。

    林悦迅速将证据加密上传至云端,然后销毁原始文件。就在门被撞开的瞬间,她将一枚微型U盘塞进覃枫手中:"保护好证据!"

    特警冲进来,带队的是郑国锋的秘书!"覃枫同志,林悦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郑书记想见你们。"

    在市委办公室,郑国锋悠闲地品着茶:"二位同志最近很忙碌啊。查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了吗?"

    林悦镇定地回答:"郑书记,我们只是在执行公务。"

    "公务?"郑国锋冷笑,"调查省委书记也是公务?"他突然摔碎茶杯,"你们知道三十年前那场洽谈会的重要性吗?那是国家机密!"

    "所以您承认参加了那次会议?"覃枫紧逼。

    郑国锋的脸色瞬间阴沉:"年轻人,有些事知道得太多,会短命的。"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中纪委特别工作组的人员走进来:"郑国锋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中央决定对你立案审查。"

    郑国锋的脸色瞬间惨白,但很快恢复镇定:"你们没有证据。"

    "是吗?"工作组组长亮出一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郑国锋与一个境外情报头目的合影!背景正是金边机场!

    铁证如山!郑国锋终于低下了头。

    事后覃枫才知道,林悦早就通过特殊渠道将证据直达天听。之所以假装叫停调查,是为了引蛇出洞。

    一个月后,官方通报:郑国锋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移送司法。但通报只字未提"白梅基金会"和三十年前的秘密。

    "这个组织还在,"林悦对覃枫说,"我们只是斩断了它的一根触手。"

    覃枫站在档案馆前,望着这座装满秘密的建筑。他知道,在这平静的表面下,还有无数个"郑国锋"在潜伏。而他们的战斗,远未结束。

    档案迷雾虽然暂时散去,但更大的阴影正在笼罩。白梅花,这个神秘的组织,它的根系究竟有多深?覃枫握紧手中的拐杖,目光坚定。

    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都要将这场斗争进行到底。因为真相,就像这些尘封的档案,终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