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0章 血脉
    孙思邈语气沉稳,再次叮嘱:

    “只是这转机虽有,殿下需恪守三则:”

    “其一,三年内不可再劳心政务,需在清静之地静养,让气血慢慢回补;”

    “其二,每月需辅以药膳调理,珍稀药材不可断缺,不可有半分懈怠;”

    “其三,切忌情志波动,尤其不可忧思过度,否则便是仙丹妙药,也难挽颓势。”

    “殿下若能一一做到,待气血充盈之日,或有得子之机。”

    李弘紧紧握住裴蓉蓉的手,语气坚定地许下承诺:

    “李弘一定会谨遵先生嘱咐,绝不敢有半分违背!”

    事毕,李弘命王益寿奉上厚重诊金,又对孙思邈再三言谢,礼数周全。

    待孙思邈离开后,裴蓉蓉扶着李弘坐下,眼中满是欣喜与希冀:

    “殿下,有孙先生的药方,再遵他嘱咐安心养病,殿下的病定能痊愈。”

    至于子嗣一言,裴蓉蓉不敢多言,只垂着眼睫帮李弘掖了掖锦被。

    东宫一年未传好孕,储君无子,

    她知道帝后心中恐怕也迫切期待,朝堂上已有御史隐晦提及立嗣之事,

    连带着宫里的风声都渐渐紧了。

    她心中也倍感压力,却只能将焦虑压在心底,柔声道:

    “殿下且放宽心,身子养好了,往后的事自有天意,我们盼着殿下早日康健。”

    李弘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亮,唇边笑意更深,语气温柔:

    “是啊,有你日夜相伴,又有孙先生的良方,何愁病症不愈,何愁心愿不成。”

    窗外的阳光透过车帘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这一路的奔波与艰辛,所有的焦虑与担忧,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值得。

    王延年见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也松了口气,连忙吩咐手下收拾行囊,

    在终南山脚寻了一处僻静清幽的院落,让李弘住下静养,静待一月后的复诊。

    八月初十,蓬莱宫,

    车帘被王益寿轻轻掀开,裴蓉蓉扶着李弘缓步走下銮驾。

    李弘抬手理了理衣襟,目光扫过熟悉的宫墙,唇边露出浅淡笑意:

    “终于回家了。”

    “殿下身子渐愈,便是最大的幸事。”

    裴蓉蓉轻声应道,伸手替他挡了挡迎面而来的风,

    话音刚落,便见一群人簇拥着朱红色的身影走近,正是武媚娘。

    她衣摆上绣着繁复的翟鸟纹,鬓边斜插一支赤金点翠步摇,目光落在李弘身上时,

    原本略带锐利的眼神瞬间柔和了起来,快步上前:

    “弘儿,可算盼得你回来。”

    李弘躬身行礼,声音虽仍稍显虚弱,但比起三月前已经沉稳许多,不复往日的细弱飘忽:

    “儿臣见过母后,劳母后数月牵挂,儿臣心中实在不安。”

    他说着抬头,原本蜡黄泛青的面色已褪去大半,透出几分健康的莹白,

    连眼底的倦怠都消散许多,只余浅浅的疲惫,一看便知身子确有好转。

    “快免礼,身子刚好些,不必多礼。”

    武媚娘伸手扶起他,指尖轻轻搭在他的腕上,片刻后才松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脉象确实沉稳许多,孙先生果然医术通神。”

    进入内殿,

    王延年连忙上前,躬身将孙思邈的叮嘱一一禀报:

    “娘娘,孙先生言殿下气血已渐有回补之象,只是需恪守三则:三年内不可劳心政务,需静养调理;每月药膳不可间断;切忌情志波动。若能遵此行事,来年或有得子之机。”

    武媚娘闻言,眼中闪过亮色,随即又沉下心来,颔首道:

    “孙先生的嘱咐,本宫记下了。”

    “你且去东宫安排,务必将殿下的起居照料得妥帖周全,所需药材无论多珍稀,都要尽力寻来。”

    “奴才遵旨。”

    王延年躬身退下。

    李治面色略带疲惫,见李弘进来,连忙招手:“弘儿,快到朕身边来。”

    李弘上前跪拜:“儿臣见过父皇。”

    “免礼,免礼。”

    李治示意他起身,目光上下打量着他,语气中满是关切,

    “看你气色好了不少,朕这颗心也总算放了下来。这些日子在终南山,可还习惯?”

    太子出行,李治自然格外关心,武媚娘虽然没有将李弘的实际病情完整告知,

    但也简单扼要的说明李弘风寒久治不愈去寻孙思邈医治,顺便带着太子妃游历一番。

    所以李治此时尚不知李弘的病灶。

    “劳父皇挂心,儿臣一切安好。”

    李弘在一旁的锦凳上坐下,

    “孙先生医术高明,每日的药膳与静养,都让儿臣觉得身子日渐轻快。”

    李治点点头,随即轻咳几声,眉头微微蹙起。

    武媚娘见状,连忙上前替他顺了顺气,轻声道:

    “皇上龙体尚未痊愈,今日听闻弘儿归来,又强撑着上朝,还是早些歇息为好。”

    李治摆了摆手,叹道:

    “可朝堂之事堆积如山,弘儿又需静养,这朝中诸事只靠媚娘撑着,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朕虽身子不济,但若能每日看些紧要奏折,替你分些担子,也能让你少些操劳,免得你内外奔波,累坏了身子。”

    他说着,眼底满是对武媚娘的心疼。

    武媚娘想起孙思邈的话,

    李弘需恪守静养之规,至少三年不可旁骛,且往后亦需长居清净之地,以固根本。

    若三年期满,裴蓉蓉能顺利诞下麟儿,她便可亲执抚育之责,为李弘悉心培养太孙,亲手筑牢后代根基。

    更重要的是,储君有子,方能名正言顺,李弘的东宫之位才能彻底摆脱流言纷扰,真正稳如磐石。

    唯有如此,李弘一脉的血脉传承方能一脉相承,

    大唐的皇位交替才能顺理成章,避免朝堂动荡,确保社稷安稳。

    心中一动,思量片刻后说道:

    “皇上所言极是,如今弘儿需闭门静养,皇上又龙体欠安,若事事亲力亲为,怕是会加重病情。”

    “臣妾思虑再三,倒是有个稳妥的办法,或许能解眼前困境。”

    李治抬眸看向她,眼神期许:

    “媚娘有何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武媚娘抬眼望向白月,

    白月立即携其他宫人躬身行礼告退,

    “奴婢告退!”

    ————————分界线

    感谢看书的宝子们,感谢催更好评发电送礼物的宝子们,

    感恩遇见你们!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