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民生为本,变法图强
    随着红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崇祯的心情也逐渐好转。系统界面上,【民心值】已经稳步上升到了38,而【暴君值】则略有下降,维持在73左右。天谴危机虽未解除,但压力确实减轻了不少。

    这天,崇祯在御书房召见了徐光祚、毕自严、钱嘉征等心腹大臣,商议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诸位爱卿,红薯推广工作进展顺利,但这只是开始。\"崇祯正色道,\"朕今日召集诸位,是要商议更多惠民之策,以真正提振民心。\"

    徐光祚首先出列:\"陛下,臣以为,除了推广高产作物外,还应改良农具,提高耕作效率。臣最近研制了一种改良犁,可比传统犁深入土壤三寸有余,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好!\"崇祯点头,\"立刻在京畿试用,若有成效,迅速推广!\"

    毕自严接着道:\"陛下,臣认为应当整顿赋税制度。目前各地税负不均,加之苛捐杂税繁多,百姓不堪重负。若能统一税制,减轻百姓负担,必能大振民心。\"

    崇祯沉思片刻:\"此事涉及根本,不可操之过急。朕命你先在京畿周边选择三县试点,简化税制,减免杂税,看看效果如何。\"

    \"遵旨!\"

    钱嘉征也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应当整顿基层吏治。许多州县官员贪污腐败,鱼肉百姓,即便朝廷有好政策,也难以真正惠及民众。\"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此言有理。朕决定,派遣钦差暗访各地,严查贪官污吏。凡发现一起,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众臣纷纷表示赞同。

    方正化在一旁小声提醒:\"陛下,还有那个...水利工程。\"

    崇祯恍然大悟:\"对!朕差点忘了。诸位,朕还有一项重要决定:大力兴修水利!\"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步:\"水利乃农业之本,朕决定拨款五十万两白银,在黄河、长江等重要水系兴修堤坝、疏浚河道。同时,在旱区修建水库、灌溉渠道,在涝区开挖排水沟渠。\"

    徐光祚激动地说:\"陛下英明!水利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国家兴!\"

    崇祯点点头:\"此事就由徐爱卿负责,组建'水利总局',统筹全国水利建设。\"

    \"臣遵旨!\"徐光祚激动地叩首。

    崇祯又道:\"另外,朕还决定在各州县设立'义仓',平时由百姓轮流出粮储存,灾年则按比例发放,以备不时之需。\"

    毕自严赞叹道:\"陛下此举,可谓未雨绸缪,实乃万民之福!\"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又道:\"最后一项,朕决定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命工部研制新式织机、纺车,提高丝绸、棉布产量。同时,鼓励商贾诚信经营,减免部分商税,活跃市场。\"

    众臣听得连连点头,纷纷称赞皇帝圣明。

    散朝后,崇祯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方正化小心翼翼地问:\"陛下,这些改革措施,是否会再次提高暴君值?\"

    崇祯摇摇头:\"这些都是惠民之策,应当只会提升民心值。不过...\"他顿了顿,\"推行这些政策,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若他们从中作梗,朕不得不再次雷霆手段,那时暴君值恐怕又要上升了。\"

    方正化担忧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兼济天下者,不顾其身。为了大明,为了亿万百姓,朕愿承担这个风险!若能真正改变大明的命运,即便被系统抹杀,朕也无悔!\"

    系统界面上,【民心值】因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而稳步上升,已经突破了40大关。而【暴君值】则维持在73左右,天谴危机的警告级别也从\"高度危险\"降为\"中度危险\"。

    崇祯长舒一口气,喃喃自语:\"希望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