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西北苦战,血染黄沙
    潼关外,黄沙漫天。

    \"杀啊!\"

    \"冲啊!\"

    喊杀声、厮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

    孙传庭站在一处高地上,手持千里镜,冷静观察着战场形势。

    \"大人,左翼告急!\"一名传令兵飞马而来,\"流寇从侧翼突袭,我军抵挡不住!\"

    孙传庭面不改色:\"传令张将军,率领火枪手第三营前去增援。记住,务必保持阵型,不可乱了队形!\"

    \"遵命!\"

    另一名传令兵又急匆匆赶来:\"大人,流寇主力向中路猛攻,已有突破迹象!\"

    孙传庭眉头微皱:\"传令炮兵营,向中路开炮!另外,让预备队做好准备,随时填补缺口!\"

    \"遵命!\"

    不远处,一阵阵闷雷般的轰鸣声响起。那是明军的火炮在发威。

    炮弹呼啸着飞向流寇密集处,炸开一朵朵血花。

    \"该死!\"李自成在马上怒骂,\"这些鬼炮太厉害了!兄弟们,分散开,别聚在一起!\"

    流寇们迅速分散,继续向明军阵地冲锋。

    \"大王,明军火器太厉害,咱们伤亡太大了!\"一名心腹劝道。

    \"怕什么?\"李自成眼中闪烁着凶光,\"咱们人多,拼也要拼死他们!传令,所有人都给我冲,谁退后一步,老子砍了他!\"

    \"遵命!\"

    流寇如潮水般涌向明军阵地。

    明军阵地上,火枪手们排成整齐的方阵,在军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轮番射击。

    \"第一排,预备!\"

    \"放!\"

    一排火枪齐射,火舌喷吐,硝烟弥漫。

    最前排的流寇应声倒下,但后面的人立刻填补上来。

    \"第二排,预备!\"

    \"放!\"

    又是一排齐射。

    \"该死,明军的火枪装填太快了!\"流寇中有人咒骂。

    传统火绳枪每分钟最多发射一次,而崇祯新配备的燧发枪,熟练的士兵每分钟能发射两到三次。这使得明军的火力密度大大提高。

    但流寇人数实在太多,他们不计伤亡地冲锋,终于冲到了火枪阵前。

    \"白刃战!\"明军军官大喊。

    火枪手们迅速拔出佩刀,与流寇展开肉搏。

    战场上顿时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大人,中路被突破了!\"传令兵惊慌报告。

    孙传庭依然冷静:\"传令预备队上!另外,让两翼向中路靠拢,形成包围之势!\"

    \"遵命!\"

    战场上,明军的预备队迅速填补了中路的缺口,同时两翼也向中间靠拢,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包围圈。

    李自成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不好,明军要包饺子了!传令,全军后撤,在那片高地重新集结!\"

    流寇开始有序撤退。明军趁机猛烈追击,又是一阵炮火和枪林弹雨。

    \"大人,要不要全力追击?\"副将问道。

    孙传庭摇头:\"不可。流寇诡计多端,说不定是诱敌深入。传令各部,保持阵型,稳步前进!\"

    \"遵命!\"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

    黄昏时分,两军暂时分开,各自舔舐伤口。

    孙传庭的大帐内,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今日一战,我军伤亡如何?\"孙传庭问道。

    \"回大人,阵亡三百余人,伤者近千。\"参谋回答。

    \"流寇呢?\"

    \"据估计,至少阵亡两千,伤者更多。\"

    孙传庭点点头:\"我军火器威力确实不凡,但流寇人多势众,且不怕死。明日之战,恐怕更为艰难。\"

    \"大人,要不要请求京营增援?\"一名将领问道。

    孙传庭摇头:\"京城那边自顾不暇,哪有兵力支援我们?况且,就算有援兵,没有十天半月也到不了这里。\"

    \"那我们...\"

    \"只能靠自己!\"孙传庭斩钉截铁,\"传令下去,今晚全军休整,明日继续决战!另外,派斥候严密监视流寇动向,防止夜袭!\"

    \"遵命!\"

    与此同时,流寇大营内。

    \"大王,今日损失惨重啊!\"刘宗敏愁眉苦脸。

    \"损失大又如何?\"李自成冷笑,\"明军损失更大!他们每死一个,就少一个精锐;而我们人多,不怕消耗!\"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李自成打断道,\"明军那些火器确实厉害,但也有弱点。\"

    \"什么弱点?\"

    \"他们太依赖阵型了!\"李自成眼中精光闪烁,\"只要打乱他们的阵型,这些火器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他站起身,在地图前比划:\"明日之战,我们改变策略。不再正面硬冲,而是分兵多路进攻,迂回包抄,专攻明军弱点!\"

    \"大王英明!\"众将领齐声应和。

    \"另外,\"李自成压低声音,\"今晚派一支精锐,绕到明军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

    \"这...\"刘宗敏有些犹豫,\"明军戒备森严,恐怕难以得手。\"

    \"试试又何妨?\"李自成冷笑,\"即使不成功,也能搅得他们一夜不安!\"

    \"属下遵命!\"

    次日拂晓,战斗再次打响。

    这一次,流寇改变了战术,不再集中兵力正面进攻,而是分散成数十个小股,从各个方向袭扰明军。

    \"该死!\"明军某部将领咒骂,\"这些流寇太狡猾了,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火力覆盖!\"

    孙传庭很快察觉了流寇的意图:\"传令各部,收缩阵型,背靠背形成圆形防御!炮兵居中,火枪手在外围!\"

    明军迅速调整阵型,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圈。

    流寇的分散战术一时难以奏效。

    \"换第二套方案!\"李自成下令。

    只见流寇突然集中兵力,向明军的一个方向猛攻。

    \"不好,东面告急!\"传令兵报告。

    孙传庭立即调兵增援。就在这时,流寇又突然变换方向,猛攻西面。

    如此反复几次,明军疲于奔命,阵型开始松动。

    \"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副将急道。

    孙传庭眉头紧锁:\"流寇这是要消耗我们的体力和弹药...\"

    正说着,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大人,不好了!流寇一支奇兵绕到我军后方,袭击粮草辎重!\"

    \"什么?\"孙传庭脸色大变,\"损失如何?\"

    \"火药车被炸,粮草损失三成!\"

    孙传庭咬牙:\"好狡猾的李贼!传令后方,加强警戒,决不能再让流寇得手!\"

    \"遵命!\"

    战斗持续到午后,双方都已疲惫不堪。

    \"大人,我军弹药不足了!\"一名军官报告。

    孙传庭面色凝重:\"传令各部,节约弹药,非必要不开炮!另外,准备撤退路线,随时可能后撤!\"

    \"撤退?\"副将惊讶,\"我们不是还占优势吗?\"

    \"表面上是,但流寇消耗战术很有效。\"孙传庭叹息,\"再打下去,我军弹尽粮绝,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流寇突然发起了总攻。

    \"杀啊!\"

    李自成亲自带队,挥舞着大刀,冲在最前面。

    \"拦住他们!\"孙传庭下令。

    明军奋力抵抗,但弹药不足,火力明显减弱。

    流寇越冲越近,终于突破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

    \"大人,撤吧!\"副将急切地说。

    孙传庭看了看战场形势,终于下定决心:\"传令,全军有序撤退,向潼关方向撤退!炮兵掩护,火枪手断后!\"

    \"遵命!\"

    明军开始有序撤退。流寇见状,更加猛烈地追击。

    \"追!一个不留!\"李自成大喊。

    眼看流寇就要追上明军主力,孙传庭突然下令:\"最后一批火药,全部装入炮中!瞄准流寇主力,齐射!\"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流寇前锋被炸得人仰马翻。

    趁此机会,明军加速撤退,终于摆脱了流寇的追击。

    黄昏时分,明军撤回潼关,关闭城门,暂时安全。

    孙传庭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流寇营地,面色凝重。

    \"大人,这次...我们算是败了吗?\"副将小心翼翼地问。

    孙传庭沉默片刻:\"不算胜,也不算败。我们消灭了大量流寇,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更重要的是,我们认清了一个事实。\"

    \"什么事实?\"

    \"流寇已经不再是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有组织、有战术的军队了。\"孙传庭叹息,\"这李贼比我想象的更难对付。\"

    \"那我们...\"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修补城防,补充弹药粮草。\"孙传庭目光坚定,\"这只是第一战,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遵命!\"

    与此同时,流寇大营内。

    \"大王威武!\"众将领高呼。

    李自成却没有丝毫喜色:\"别高兴得太早。这次我们虽然迫使明军撤退,但自身伤亡也极为惨重。\"

    \"可我们毕竟赢了...\"

    \"赢?\"李自成冷笑,\"你以为孙传庭会就此罢休?他只是暂时撤退,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他站起身,在帐内踱步:\"这次交手,我算是见识了明军的厉害。那些新式火器,威力确实惊人。\"

    \"那我们...\"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另外,派人去搜集战场上明军丢弃的火器和弹药,能用的全部收集起来!\"

    \"遵命!\"

    \"还有,\"李自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加紧训练我们的人马。从今以后,不再是乱哄哄地冲锋,而是要学明军那样,排队进退,令行禁止!\"

    \"大王,这...\"

    \"照我说的做!\"李自成斩钉截铁,\"要想打败明军,就必须比他们更强!\"

    夜深了,两军大营都陷入了沉寂。

    只有零星的篝火在黑暗中闪烁,照亮了这片被鲜血浸透的黄土地。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