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5章 黄姑娘不必过谦
    黄雨梦听后,迎着他的目光,笑着说道:“小女子不敢欺瞒。

    昨天的那三种作物,确实能亩产千斤。

    只是启老爷您也知道,种地没有好肥料。

    没有精细的管理,就算粮种再好,那也不行的。”

    启文帝抚掌而笑,眼角的纹路里漾着赞许:“黄姑娘,这点我自然明白。

    届时我会亲拟奏折,向圣上请旨划拨京郊最肥沃的官田,先做试种繁育。

    待粮种稳定,再向各州府推广。

    只是这新粮种的种植之法,还需黄姑娘亲自传授才行。”

    黄雨梦听后,爽快地应下:“好的启老爷,到时候播种、施肥、管护,我会一一说清楚的。”

    启文帝听后,端起茶盏,却没急着饮,笑着开口道:

    “若这千斤粮种能遍植九州,让万民从饥馑中活过来。

    到时你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金银、爵位、宅邸,我定禀明圣上为你争求。”

    黄雨梦听后,脸上顿时绽开明媚的笑,连忙摆手道:“启老爷言重了!

    小女子只是乡野草民,新粮种不过是上天借我之手。

    给百姓降的福泽,实在不敢居功。

    陛下与朝廷能用这粮种解万民之困,就是对我最大的赏赐了。

    我别无所求,只盼家中父母身康体健,乡邻们都能平安度日,便已感恩不尽。”

    启文帝放下茶盏,眼中满是动容:“黄姑娘之心,皎如明月,不慕荣利,我实在敬佩。

    不过你放心,这粮种关乎国本,日后难免有些宵小之徒会打它的主意。

    甚至可能危及你与家人的安危。

    若朝廷对此坐视不理,让你一家独自承担风险,那便是朝廷的失职。

    等你回了乡,我会派一队得力的禁军暗卫护在你家周围,定要保你全家平安无虞。”

    黄雨梦听后,心中高兴不已,忙起身弯腰道谢:“多谢启老爷!”

    “黄姑娘不必多礼,”

    启文帝摆手笑道,“该谢的是天下百姓。我明日一早就进宫面圣,力请他批下那块肥田。”

    黄雨梦笑着点头:“全听启老爷安排,到时种植的细节我一定说清楚。”

    启文帝笑着颔首,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带了几分期许:“黄姑娘,这千斤粮种能让百姓吃饱。

    但粮食从种下到收获需要时日,百姓短期内仍难有余钱。

    依你之见,还有什么富民之策,能让百姓手中有银钱周转,让我天启国真正繁荣昌盛起来啊?”

    黄雨梦一听,不由得愣了一下,心里想着:这让古代百姓有钱还不简单?

    这头一条就是减赋税啊!

    可这话她哪敢直接说?

    自己一个百姓,妄议朝政传出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赶紧堆起笑,摆摆手:“启老爷,我就是个乡下种地的,哪懂什么富民之策呀?”

    启文帝却不依不饶,放下茶盏,眼神恳切:“黄姑娘不必过谦。

    你生于乡野,长在民间,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最真实的民生疾苦。

    再说,我听砚州说,那简易的算学,也是你想出来的。

    以你的智慧,随便说说也无妨,你尽管放开了说,说错了也没人怪你。”

    黄雨梦被他这么一激,脑子飞速转起来。

    她暗自想着:这可是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机会!

    眼前这位王爷看着是真心想为百姓做事的。

    如果他真把今天的谈话禀明圣上了,这可真是百姓的福。

    如果没有,就当随便聊聊天了。

    想到这儿,她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些:

    “那启老爷,我就斗胆随便说说,您要是觉得不对,可别怪罪啊。”

    启文帝听后,笑着示意:“黄姑娘,但说无妨。”

    黄雨梦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脑中思索片刻后。

    笑着开口:“启老爷,有句老话您肯定听过。

    想要富,先修路。

    但我觉得,比修路更根本的,是藏富于民,方为真富。

    若把天下财富比作一池水,朝廷是行于水上的舟,百姓便是那托舟的水。

    要是只顾着把水一个劲的往舟里灌,(这就像加税一样)。

    水浅了,舟还怎么能行得远、行得稳呢?”

    她往前凑了凑,语气更恳切:“依我看,强国的根基。

    得从轻徭薄赋开始,让百姓手里能留有余财。

    百姓有了余钱,才会想着添置新衣裳、买些好农具,甚至去镇上的铺子吃碗面。

    这样一来,卖布的、打铁的、开饭馆的,各行各业都能赚到钱了。”

    启文帝听后,握着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眼中满是难以掩饰的动容。

    心中想着黄雨梦刚说的话:藏富于民,方为真富。

    ……水浅舟难行。

    这几句话,竟如利刃般点透了治国的要害!

    可如今北方蛮族环伺需屯粮,大河决口待修需银钱。

    若真要轻徭薄赋,朝廷的用度岂非要陷入困局?

    坐在一旁的沈相听后,眉头紧锁,就怕圣上听了黄雨梦的话,赶忙说道:

    “启老爷,黄姑娘说的有些道理,但如今国库早已是捉襟见肘。

    若再行轻徭薄赋之策,他日各州遇了洪灾旱灾,朝廷拿什么去赈济?

    到时流民四起,岂不是要动摇国本?”

    沈尚书也在一旁附和,面色凝重地说:“黄姑娘的见解固然新奇,可军饷是朝廷的命脉啊!

    边境数十万将士若没了粮饷,军心一乱,外敌入侵谁来抵挡?

    此事万万不可轻易尝试!”

    黄雨梦听着二人的疑虑,脸上笑意不改,解释道:“先别急,我的话还没说完。

    轻徭薄赋不是无徭无赋,而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就拿农户来说,往年一家六口缴完赋税,粮仓里只剩五十斤余粮,只能勒紧裤腰带度日。

    如今赋税减了一半,粮仓能剩一百斤粮。

    这多出来的五十斤。

    他会拿二十斤去镇上换几匹粗布做新衣,再拿三十斤买了麦种开垦新田。

    换布时,布庄的掌柜赚了银钱,就能多雇两个织工。

    买麦种时,粮食铺也会多一些生意,会进更多的麦种过来。

    如此一来,农户有了余粮敢消费,商户有了生意能扩张,这上下游的行当就都活泛起来了。

    等新田丰收时,他家的收成翻了倍,就算税率低了。

    缴给朝廷的赋税总额说不定比往年还要高!”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