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叫来会计重新审核,果然发现确实存在问题。
    “这是谁负责的店铺?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
    “这事范金有负责。”会计清楚得很,赶紧把责任推给他人。
    “范金有,你来说说,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失误。”李主任立刻生气了,还好李国庆复核了一遍,不然后面就得想办法补这笔钱了。
    “咦?李国庆呢?人跑哪儿去了?”李主任问。
    “李主任,他刚去吃午饭了。”王启年无奈地说,看来他确实胃不好。
    李国庆吃完饭回来,他不管事情如何解决,确认账目后,就领了租金,还多拿了五块钱工资。
    下午三点,了解完街道内部情况,办好临时工手续后,他就离开了。
    步行回小院取了自行车,又拎起老丈人送的东西,想了想,在菜市场买了些吃的,既然挣了钱,就不能亏待自己。
    回到四合院时,刚好碰到阎埠贵也回来了,学校放学真早啊,小学老师的工资太低了。
    “嘿,李国庆,你又赚了不少吧。”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眼睛泛红,车把上挂满了东西,后座还有。
    “这算不上大赚,都是老丈人的土特产,也就勉强能填饱肚子。”李国庆表现得很谦逊。
    “天啊,这是鸡蛋和鸡肉!营养丰富,能让人长肉,还说只是续命?”阎埠贵想拿个鸡蛋尝尝,但又不敢动手,这是李国庆的东西。
    “肉只能维持三天,汤能撑七天,我全用来炖汤喝了。
    先不说了,我赶路累了,得回去休息。”
    刚到门口,他就迅速将车推进四合院门槛,快步朝中院走去。
    “这看起来像是生病的样子吗?”
    阎埠贵断定,这小子肯定是假装生病逃避工作,根本不想干活。
    不过,别人的眼光确实厉害,当初一眼就看出秦淮茹不仅贤惠,还能让他依赖。
    “快看,李国庆回来了,又从老丈人那里捞到好处了吧!”
    “还是他行,居然靠厚脸皮混了一个月的好日子,连喜酒都摆了。”
    “说他家穷吧,可他家院子里只有他有自行车,天天骑出去炫耀,真是没道理可讲。”
    李国庆对这些闲言碎语毫不在意,因为他学会了勇敢!
    “呸!秦淮茹跟了李国庆,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老秦家也没眼光,以后有的苦日子过。”
    贾张氏站在家门口唠叨了一阵,才掀开帘子回屋去了。
    “碧华,你到底学会用缝纫机了吗?不是说把布放上去就能直接变成衣服吗?咱们家还等着穿过年的新衣服呢,得让全院的人都羡慕去。”
    “妈,要不我去找个老师傅学学,没人教,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用。”
    “这还需要学吗?不是把布放上去就变衣服了吗?我看你是太笨了。”
    “秦淮茹到工厂顶岗,也没见她学多久,还不是干得很好,马上就能转正了。”
    贾张氏有些不满,觉得儿媳比不上秦淮茹,既不赚钱也不帮忙做家务,甚至连缝纫机都不会用,倒是吃得不少。
    “妈,我去外面走走,顺便想想怎么用缝纫机。”
    陈碧华手头拮据,刚嫁过来,不想和婆婆起冲突。
    “哎呀,我说两句你就受不了?谁不是从当媳妇熬过来的?成天啥都不干,只知道吃白饭。”
    贾张氏继续唠叨,希望儿媳能像秦淮茹那样,每次回娘家都能带些好东西回来。
    陈碧华抹着眼泪走出门,在院子里找到一个角落躲起来,不愿让人看见自己流泪。
    可已经迟了。
    “这不是东旭媳妇嘛,怎么还哭了?”李国庆出来方便时看到了正在哭泣的陈碧华,知道又是贾张氏惹的事。
    在老贾家当媳妇不容易,尤其是贾张氏还这么长寿,让人看不到出头之日。
    “李哥好!”
    这是陈碧华第一次主动和李国庆搭话,她可不像贾东旭那样冲动。
    “你是不是被贾张氏欺负了?老实说,整个院子就她人品最差。
    想要过好日子,就要掌控家庭经济大权,把贾东旭的工资管住。
    贾张氏一个老太太,又不挣钱,别惯着她,做人还是要多为自己打算。”
    李国庆真心实意地给出建议,即使陈碧华可能是骗婚,但贾家的情况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好。
    “谢谢李哥提醒!”
    尽管陈碧华觉得李国庆并非真心帮助,但她的话里话外确实是在为她考虑。
    “小事而已,我一向乐于助人,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了。”
    李国庆没多解释,他不想被人看见,要是传出去让人以为他又在抢别人的东西,那真会影响名声。
    傍晚,贾东旭下班回家,听说李国庆又从岳父家带回不少好东西,差点气得说不出话,那些本该属于他的。
    夺妻之恨,铭记于心!呜呜……
    陈碧华往窗外瞧了一眼,婆婆正和其他几个大妈闲聊,她赶紧抓住时机说起工资的事情。
    “东旭,你别羡慕了,下次我回来看能不能给你带些好东西。”
    “不错,碧华,多带些,也让李国庆羡慕羡慕。”
    贾东旭的心情好转了些,他觉得自己还不算太差,毕竟比傻柱和许大茂强,他还娶了个媳妇。
    “东旭,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下,你每月把工资给妈,只给四块钱伙食费也太少了,不够花的。
    不如咱们自己管钱,你每月留五块,在厂里也能吃上白面。
    剩下的钱,除了家庭开支还能存点,我帮你收着,你需要时随时给你。
    不然给妈的话,以后再想要就难了。”
    陈碧华一边说一边握住贾东旭的手,这个方法一直有效。
    “这,这不太好吧,以前都是我妈管钱。”
    贾东旭有些心动,这样每月能多出一块钱。
    “以前是以前,现在你已经结婚了,你看李国庆,没人管钱,日子过得挺好,你也不能比他差。”
    陈碧华提到了那个坏小子。
    贾东旭一咬牙,“行,明天你去厂里替我领工资,也让秦淮茹看看,我是怎么对媳妇的。”
    以后我妈那边不会再给钱了,她平时不出门,有口饭吃就行,家里的菜也得你去买,记得省着点花。
    等到周日有空时,我们出去吃点好的,少一个人的话,咱们也能多分些。”
    “嗯嗯,东旭,还是你有主意,那我明天早上跟你一起去工厂。”
    陈碧华转头看见窗外的贾张氏,心想李国庆说得对,做人确实要多为自己考虑。
    ……
    冶金部,第一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弥漫,到了下班时间也没结束会议,许多领导还在讨论问题。
    会议桌上摆着一个搪瓷杯大小的铁盒。
    毕建华环视会场后说道:“我个人建议成立卷笔刀厂,也就是削笔刀厂。
    这种卷笔刀经调查,堪称世界首创,我国建国时间不长,需要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这对冶金部来说非常重要,全国的目光都聚焦京城,我们必须取得成绩。
    另外,这种卷笔刀或许还能出口创汇。”
    “好,我同意毕主任的提议,成立卷笔刀厂成本不高。”
    “我也同意,世界首例意义非凡。”
    领导们一致认可,此事就此敲定。
    毕建华并不意外,但提到另一件事:“各位,这个卷笔刀的设计者叫李国庆,是从轧钢厂病退的一级钳工,年仅二十三岁。
    为了让冶金部留住这个人才,我想破例处理,让他离岗不离职,虽然不在单位上班,但仍是轧钢厂的一员。
    没有工资,不过工龄继续计算,可以随时参与车间的小型创新。
    一旦有成果,部里将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这也是一种激励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三三一
    对于卷笔刀的事情,要大力宣传,向全厂通报,让工人们以之为榜样学习。
    “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冶金部需要取得成绩来对标钢铁总厂,需要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支持毕主任的建议,这对工厂没有任何坏处。
    几年后那位年轻同志病愈回厂,可以直接升为正式工,这也是对他的一种间接奖励。”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对冶金部而言,一个钳工岗位实在是微不足道,毕竟冶金部下属有五十七个厂,岗位数不胜数。
    仅仅是保留一个不发工资的岗位,下面的厂自己就能决定!
    会议结束后,毕建华立刻拨通了轧钢厂的电话,当时已经下班,不过话务室的人记下了消息,会尽快转告杨厂长。
    杨厂长刚到家就接到电话,不敢耽搁,马上传达了上级的指示。
    三号到了,这是京城最要紧的日子,各单位和工厂都发工资。
    但很快,京城还会多出一个重要的日子,每月的二十四号。
    因为这一天可以提前换购下个月的定量配给,主粮供应直接被限制。
    全国粮票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的,但京城粮票在一九五三年底就已经发行了,因为京城几乎不产粮食,全靠外地调运,很快就供不应求。
    秦淮茹一大早就起来,差不多到点就去上班。
    到了前院,发现今天挺巧,傻柱、许大茂,还有贾东旭都在,又多了一个陈碧华。
    “贾东旭,你怎么还把媳妇带上了。”
    许大茂很看不惯这一点,不管媳妇好不好看,他自己还是单身呢。
    贾东旭看了眼秦淮茹,特意在这里等着,骄傲地说:“从今天起,我的工资就由媳妇代领了。”
    傻柱毫不留情地说道:“你这样也太惨了吧,哪有让老婆养家的男人。”
    “你懂什么,我是心疼她才这样的,不像你们有些人。”贾东旭话里有话,想让秦淮茹羡慕自己当初的选择。
    “唉!”傻柱看着秦淮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真是笨!”许大茂明白贾东旭的想法,但这种做法岂不是损人不利己?李国庆根本不在乎这些。
    “许大茂,你单身汉懂什么。”贾东旭态度强硬,觉得院子里的人都靠不住。
    “单身汉?明天我就相亲去了。”许大茂被激怒了,你贾东旭又算得了什么,还比得过李国庆?
    秦淮茹完全不在意,“都别说了,别耽误上班。”
    “秦姐说得对,咱们得去厂里了。”傻柱提着装着空饭盒的网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