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9章 尽数覆灭
    江东局势的动荡,并未波及幽州。

    十万幽州铁骑,仅五日便抵达临渝关。

    "将军!"

    淳于琼出城相迎。

    "粮草筹备得如何?"

    张辽目光扫向淳于琼,沉声发问。

    "请将军宽心,粮草已备妥。

    "淳于琼恭敬点头。

    "大军休整一日,明日进军辽东。

    "

    张辽一声令下,大军即刻安营扎寨。

    临渝关规模有限,十万骑兵无法尽数入内。

    待营寨布置完毕,张辽随即召集众将商议。

    "诸位将领,"

    大帐之中,吕布、文丑、麴义、张合、淳于琼分列两侧,坐于张辽对面。

    "此次远征辽东,需择一人充当前锋。

    "

    张辽环视众人,缓缓开口。

    "末将愿为先锋!"文丑率先站起。

    "末将亦愿担此重任!"张合紧随其后。

    "末将甘愿效命!"麴义随后出列。

    张辽话音未落,三人已齐齐请缨。

    吕布身为副帅,自不能再任先锋之职。

    况且,功绩理应由下属争取,而此时吕布最需提升的便是统军之能。

    若不能自我突破,他永远无法成为主帅。

    昔日洛阳时,张辽尚在其下,如今张辽却因实力出众,率先脱颖而出,成了主帅。

    吕布对此并非毫无感触,他既羡慕也有些许妒忌。

    但深知单凭羡慕妒忌无济于事,唯有不断超越自我。

    也只有刘煜能驾驭吕布,换作他人,吕布绝不会生此念头。

    吕布这类人,若你不如他强大,他说什么都不会放在心上。

    但若你远胜于他,且超出甚多,他便会将你的言语视作金科玉律,奉若神明。

    譬如,刘煜曾与吕布交谈,询问其是否渴望成为统帅。

    吕布自是答曰愿意。

    刘煜却说:“欲为统帅,必先通晓兵事,亦需研 。”

    自此之后,吕布始终一手执戟,一手捧书,勤修不辍。

    若有人对刘煜无礼,吕布定会更为震怒。

    在他心中,连他都不敢冒犯主公,旁人更不应妄动。

    因此,刘煜让吕布加入东征大军任副帅,意在使其汲取更多经验。

    关于麾下诸将,刘煜认为能力自然是越强越好。

    至于忧虑吕布反叛?

    刘煜从未有过此念。

    若连吕布都无法掌控,又谈何争霸天下,改朝换代?

    吕布相较天下世家,又有何足惧?

    淳于琼目光中满是艳羡地望着文丑、麴义与张合三人。

    他负责押送粮草,这是君命所定,无法担任先锋。

    刘煜深知淳于琼之能,押运粮草已是极限,能做到这一点便已足够,无需奢求更多。

    有些人可逐步提高自身实力,而另一些人无论怎样努力终难有所成,培养成本过高,得不偿失,淳于琼便是此类。

    “文丑,本帅拨予汝两万骑兵充当前锋。”

    张辽扫视过麴义和张合等人后,迅速做出决定。

    先锋之位虽重要,却又似不那么关键。

    辽西郡及辽东属国的乌丸,即便未全歼,残存者亦寥寥无几。

    若文丑连这般敌人都应对不来,也就无须再费心栽培,索性放弃便是。

    “诺。”

    文 言,瞬间面露喜色,应声道:

    文丑领军两万幽州铁骑为先锋,入辽西郡后径直向柳城进发。

    上次刘煜亲自领兵,取道白狼山,经柳城而后方突袭,一举歼灭乌丸主力骑兵。

    此后,刘煜便不再关注乌丸人的动向。

    “攻入城内,投降者免死。”

    文丑率军直闯柳城,城内未遇有力抵抗,很快被其占据。

    “将军,已查明,自上次王上击败乌丸后,乌丸内部一直在推举首领,但至今未能选出。”

    部下探得情报后向文丑禀报。

    难怪一路势如破竹。

    没了首领的乌丸犹如散沙,尤其缺乏青壮年的庇护,柳城形同无壳之蛋。

    “速遣信使告知主将,柳城已克。”

    文丑对传令兵吩咐。

    “诺。”

    约两个时辰后,张辽获知消息。

    文丑虽为前锋,不过早出发数时,实则为大军探路。

    柳城一战即下,乃张辽预料之中。

    随后数日,张辽率军东进,直至抵达辽东郡的无虑城,未遇任何阻碍。

    “报!”

    “前方探子回禀,公孙度率三万大军进驻险渎。”

    主营内,探马来报。

    “主帅,末将愿往。”

    文丑起身请战。

    “主帅,末将只需两万兵力足矣。”

    麴义亦起立急切陈词。

    “主帅,末将只需一万兵力,必斩公孙度首级。”

    “主帅,末将只需五千兵力。”

    文丑再次开口。

    “够了文丑,柳城之功已有,休要争功。”

    麴义与张合齐望文丑,厉声呵斥。

    既已立功,何须再争?

    难不成只许你文丑升官晋爵?

    “罢了。”

    张辽眉头微蹙,高声说道:“公孙度尚未击溃,你们竟要自相争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末将不敢。”

    文丑、麴义与张合三人见状,连忙垂首回应。

    “传令,速召赵浮前来。”

    张辽面向帐外的士兵吩咐道。

    “喏!”

    片刻后,赵浮步入营帐。

    “参见主帅。”

    赵浮拱手行礼。

    “我问你,大军粮草还剩几日?”

    张辽目光扫向赵浮,沉声问道。

    兵贵神速,粮草先行。

    十万大军东征,粮草是关键中的关键。

    “禀主帅,尚有三日之粮。”

    赵浮答道。

    “淳于琼的粮草到了何处?”

    张辽听罢,眉头微皱。

    仅余三日粮草,形势已然危急,绝不可轻举妄动。

    “回禀主帅,近日临渝城外天气突变,粮草运输受阻,预计明日可至。”

    赵浮解释道。

    按理说,粮草应在前日送达,但因天气缘故,延误了两日。

    “令淳于琼将粮草屯于昌黎。”

    张辽审视地图后,对赵浮下达指令。

    昌黎距无虑不过百二十里,道路平坦,粮草补给无忧。

    “诺。”

    赵浮领命而去。

    “继续侦查险渎状况。”

    张辽补充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险渎乃战略要地,欲攻取辽东郡,必先夺取险渎。

    占据险渎后,向东南可直指辽东郡,东北则可掌控玄菟郡。

    ……

    短短两日,淳于琼所运粮草已抵,大军当前粮草足够支撑十日。

    同时,根据张辽安排,屯粮点正由临渝转移至昌黎,还需时日完成。

    此外,公孙度在险渎的防御部署已被摸清:

    险渎城内驻扎两万守军,统帅正是公孙度本人。

    公孙度在险渎城外部署了一支万人部队,与城内兵力相互呼应,由其亲信阳仪统领。

    "公孙度此举,实在欠妥。

    "

    审视完敌方布阵后,张辽抚掌大笑:"双方实力相近,或许可凭此形成互为掎角之势以抵御敌军。

    然而我军如今占据优势,若依旧固守此策,岂非拱手让出险渎?"

    所谓掎角之势,即一方受敌攻击时,另一方可从背后夹击敌人,从而形成有利局面。

    "文丑听令!"

    张辽高声下令。

    "末将在!"

    文丑迅速上前。

    "命你率两万精兵,今夜子时进攻阳仪营地,但只需佯攻即可。

    "张辽交代道。

    "遵命!"

    文丑领命而退。

    "麴义!"

    "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两万将士,于险渎与阳仪营地之间设伏,待敌军靠近再出击。

    "

    "末将领命!"

    最后,张辽转向张合。

    "张合,你带三千人马埋伏于险渎城外,待敌军撤退时伺机夺取城门。

    "

    "末将遵命!"

    ……

    转瞬之间,子时已至。

    夜色深沉,偏偏今晚无月。

    阳仪大营中,辽东士卒大多陷入沉睡,仅余数百人负责巡逻警戒。

    "敌袭!"

    突然,一阵急促的锣声划破寂静,阳仪立刻披挂上阵,走出营帐。

    战时时刻准备是必要的,否则等披甲完毕,形势可能早已逆转。

    "报将军,幽州军夜袭!"阳仪刚出营帐,就有巡逻士兵来报。

    "速传令,通知城内!"阳仪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他本就在城外扎营,为的就是借助掎角之势对抗幽州军。

    此刻敌人来袭,自是要告知城内守军。

    "遵命!"

    不多时,阳仪大营点燃火把投入火盆,火光冲天,漆黑中城内必然可见。

    果然,火光亮起之时,城头守军已然察觉,赶紧派人通报公孙度。

    "早知你们会来偷袭。

    "

    公孙度冷哼一声,随即下令:“告知元寻,率五千精骑前往支援。”

    “其余将士坚守城墙,以防敌军声东击西。”

    “将军,外头情形有异。”

    阳仪大营中,副将急切禀报。

    “敌军虽气势汹汹,却未真正发起进攻。”

    “可确认?”

    阳仪听罢,面色骤变,迅速出营查看。

    果如副将所言。

    “不好!此乃敌计!”

    阳仪立刻警觉,急嘱副将,“速派人向险渎城通报,敌军虚张声势,主攻或在险渎!”

    “诺!”

    然而阳仪虽已察觉,却为时已晚。

    派往城内的传令兵甫离大营,便遭文丑手下截杀。

    “欲通消息。”

    文丑冷笑一声,下令:“杀无赦!”

    “诺!”

    阳仪深知营外敌众,传令兵难以抵达险渎,故遣数十人分头传递。

    只需一人突围即可。

    可惜,阳仪设想虽佳,现实却是无人逃脱,在三公里外尽数覆灭。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