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9章 时光荏苒
    为了体现中央对于龙扬钢铁厂的重视。

    大山同志亲自下令,龙扬钢铁厂的主体建筑由龙国铁路工程兵部队进行承建。

    龙扬钢铁厂工程的正式开建,给滨海新区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

    吸收了津门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才能养家糊口。

    现代社会,农业能创造的财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跟工业相比的。

    在龙扬钢铁厂的示范作用下,许多小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滨海新区新成立起来。

    一时间,北方无数的城市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下到滨海新区来谋生。

    “下海”一词,也因此成为了北方最热门的话题。

    一九八三年夏。

    津门滨海新区。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

    改革开放后的龙国,可谓是日新月异。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所有人都努力适应着新的变化,不断追求着更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都选择的是脚踏实地,勤奋努力。

    但却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偷奸耍滑,铤而走险。

    经过四年的辛苦建设,龙扬钢铁厂总算是完工在即。

    这期间,张扬为滨海新区付出的的努力,市委和中央领导都看在眼里。

    这四年中,不管是张扬家里,还是四合院里,都发生了许多大事。

    三年前,李娟的母亲生了场大病,在老人家弥留之际,她希望看到李娟能找个伴儿。

    为了不让母亲遗憾离世,李娟在亲戚的介绍下,跟一位名叫许领军的中年人结了婚。

    他家庭成分不太好,又是个知识分子,所以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在特殊时期被错划成了“右派”,耽误了结婚。

    经过接触,张扬觉得这个许领军的人品还算不错。

    所以两人结婚后,许领军被张扬安排进了龙都钢铁厂小学当老师,李娟则被安排到了她们家附近的供销社当售货员。

    在张扬的药酒帮助下,两人虽然都四十多岁了,但还是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许领军给两人的女儿取名许乐然,其中“乐”传递快乐豁达的心态,“然”是安然、自在的状态,寓意她始终能保持乐观天性,从容自在的享受生活。

    李娟和许领军刚结婚的时候,她心里还经常想起张扬,可随着许乐然的出生,她就将心思都放到了许乐然的身上。

    这时她偶尔再回想起当年和张扬的荒唐往事,也只会轻轻一笑。

    李娟从张扬家离开后,李钰就回四九城照顾起了张曦月。

    由于龙都钢铁厂是一个合资工厂,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引进、外资管理等进出口贸易相关的事务非常多。

    为了便于审批,龙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就在津门市专门设置了一个办事组,刘芳被任命为这个小组的组长。

    借此机会,两人也是没少假公济私。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一次两人去海边钓鱼时,突然来了兴致。

    因为事发突然,张扬也来不及吃药,结果刘芳真就意外怀孕了。

    事后,刘芳不愿意打掉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她打算找个人结婚,然后再离婚,借此名正言顺的将孩子生下来。

    见刘芳铁了心想要这个孩子,张扬只能告诉她,他跟张世豪是过命交情的朋友,张世豪可以帮他打这个掩护。

    于是在张扬的撮合下,刘芳和张世豪就这样结婚了。

    对于刘芳和张世豪的婚事,中央领导非常重视。

    因为刘芳算是根正苗红的烈士子女,张世豪则是香江爱国华侨的代表。

    两人的结合带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所以在张世豪和刘芳婚礼那天,大山同志主动充当了两人的证婚人。

    刘芳和张世豪结婚还不到一年,刘芳就生了个大胖小子。

    张扬给他取名张爱国,也算是借此向中央领导人表明了张世豪的一片爱国之心。

    95号院里,现如今过得最红火的,非许大茂一家莫属了。

    许燕知青返城后,许大茂花了两根小黄鱼,走于莉的关系将许燕送进了龙都钢铁厂招待所。

    政策松动后,他又花重金,从电影院买了套淘汰的放电影设备,然后带着设备去四九城附近的农村放电影。

    现如今娱乐活动稀缺,放电影在农村极受欢迎。

    不少结婚、过寿、满月酒之类的活动,都会请人去放电影。

    而且更绝的是,许大茂不仅放电影,还顺带在农村收点土特产拿回四九城里卖。

    这每一次下乡放电影,许大茂都可谓是不少挣。

    有钱之后,许大茂就免不了嘚瑟。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除了这三转一响外,许大茂还买了95号院的第一台电视机。

    许大茂那副暴发户的样子,让院里同辈的傻柱、阎解成等人,嫉妒得眼睛发红。

    相比于日子红火的许大茂家,院里现如今最惨的,莫过于阎埠贵一家了。

    应该是那些年当红小兵时作恶太多,阎解旷在一天晚上被人给打了闷棍。

    被人送去医院后,他虽然保住了命,但从此却变得疯疯癫癫,天天把自己当成一条狗,动不动就要给人舔脚。

    阎解旷废了后,阎家不仅少了一份收入,还多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恰逢阎解放和阎解娣知青返城,两人一时间也没有找到工作,只能是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啃老”。

    一家老小全靠阎埠贵微薄的退休金,以及阎解成的工资养活。

    阎家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余霞就提出了分家。

    经过一番大吵大闹后,余霞和阎解成带着自己家东西,在众人的指指点点下,搬离了95号院。

    这下阎家的一家老小,就只能依靠阎埠贵的退休金过活了。

    要不是阎埠贵还有些存款,一家人怕是早就出去讨饭了。

    好在后来阎解放找到了临时工作,阎解娣也嫁了人,这才让阎埠贵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贾张氏在1979年年底的时候终于出狱了。

    出狱后,无处可去的她,只能是死皮赖脸地赖上了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