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章 自学成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难道是叶大爷说的?

    还是昨天的婚宴?

    张谦连连赞叹:

    “领导早就夸您厨艺精湛。”

    “处里的同志都不信,”

    “昨天我的上级正好参加了陈治中和刘媛的婚宴。”

    天下第一宴让他震撼不已。

    “杨师傅,您的厨艺这么精湛,可不能埋没啊。”

    余经理几乎要急得跳脚。

    “什么?天下第一宴?”

    “玉华台的招牌宴席?”

    张谦点头:“没错!”

    “余经理,您怎么能派这样一位大师傅去买鱼呢?这太浪费了!”

    “还是调到我们那边去吧!”

    余经理心中有千言万语。

    杨建设会做天下第一宴?

    还是那种大型宴会?

    余经理下意识地不相信。

    34号领导们能认错吗?

    绝对不可能!

    他们正是靠这个谋生的!

    余经理哀怨地看着杨建设:“杨师傅,您有这样的手艺,为什么不展现出来呢?”

    张谦十分钦佩地说:

    “余经理,您可能不知道,昨天的宴会,杨师傅一个人搭了两个灶台,连续做了十七道大菜……”

    余经理瞬间站了起来,额头冒出了汗珠。

    “大锅小炒?!”

    “昨天的宴席是大锅菜?!”

    杨建设叹了口气:

    “我也想做小炒啊,但五十个人的菜,一个小炒要弄到什么时候?一间厨房也忙不过来吧?就我一个人,我还想做小炒呢,可没人帮忙啊!”

    余经理立刻转身,认真对张谦说道:

    “张谦同志,杨师傅可是我们玉华台的大厨,绝不能放走!”

    开什么玩笑?

    大锅小炒!

    那是玉华台朱师傅的绝技!

    吃起来和小炒没什么区别。

    可是第一宴结束后,那九位大厨基本都被调走了。

    没想到杨建设也会做这种大锅小炒。

    余经理恨不得将他当作招牌推出去。

    怎么可能因为张谦的一句话就放人走?

    张谦有些不满:

    “余经理,这就不太对了,杨师傅这么有本事,您居然没发现。”

    \"我们现在打算给杨师傅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您却拦着不让。”

    \"难道您不希望杨师傅有所进步吗?\"

    \"哼!\"

    居然用话堵我!

    余经理懊恼地甩了甩手。

    他内心满是委屈。

    余经理十分生气!

    杨师傅,您有这么好的手艺,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呢?

    拿出来不是更好吗?

    真是的,

    到最后,我这个玉华台的经理竟然成了最后一个知晓您手艺的人!

    要是有一天您出名了,

    别人问我为何您没在玉华台学艺,我该怎么回答?

    以后还怎么在这个行当立足?

    余经理真是气得不行!

    他实在舍不得放杨建设走。

    张谦拿出那份红头文件:\"余经理,请您别忘了这个。”

    余经理沉默了。

    余经理很不甘心。

    当他磨磨蹭蹭熬到天黑后,

    看到杨建设做的饭菜时,

    更加不甘心了!

    大师!

    绝对是大师级水平!

    余经理看着杨建设的眼神像是在看仙人!

    就在他面前,

    杨建设刚刚完成了浮油鸡片。

    这是鲁菜的经典菜品之一,

    以往只有孔府宴会上才能见到。

    后来被川菜师傅借鉴,

    就成了川菜里的名菜芙蓉鸡片。

    而现在,杨建设正在做一道大菜——开水白菜!

    余经理如何坐得住?

    他心里像长了草似的,

    您有这手艺,为何不早点展现?

    您藏着掖着到底为了什么?

    余经理十分郁闷,

    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杨师傅,咱们玉华台完全容得下您这样的高手。”

    \"难道您觉得玉华台配不上您吗?\"

    张谦在一旁偷笑。

    今天算是来对了,能吃到大师做的饭。

    34号任务特殊,物资充足。

    但34号的人想吃大师做的饭也并不容易。

    杨建设感到委屈,

    \"余经理,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我是玉华台负责淡水鱼采购的工作人员。”

    “我疯了才会告诉你我会做饭?”

    “自不量力的事儿我们不做。”

    余经理被堵得哑口无言。

    老实说,杨建设能进玉华台,靠的是后台强硬。

    叶大爷给余经理开了条子。

    表面上,杨建设是玉华台的淡水鱼采购员。

    实际上,他是为玉华台供货的。

    不过是挂个名头罢了。

    有了叶大爷的关系,余经理从未真把他当供应商看待。

    加上杨建设供应的鱼品质上乘,让人更加信服。

    从余经理到玉华台员工,但凡认识他的,都将他视作自己人。

    所有人都忘了杨建设的出身!

    这种安排,当时来看并无不妥。

    饭店厨师一向讲究师承和传承。

    没人带的话,很多菜根本学不会。

    那年月物资匮乏,不可能有足够的食材供练习。

    自学成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即便杨建设对余经理说:“我的厨艺在饭店里也是顶尖的,让我掌勺吧。”

    余经理也不会用他,反而会立刻辞退他。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

    杨建设之前的举动无可挑剔。

    谁也无法指责他。

    但余经理心里苦啊!

    这样一位堪比御厨的大师,挂着采购员的名头。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余经理仿佛看见同行们在京城对他指指点点。

    杨建设正在吊汤。

    开水白菜这道菜,需要掌握好火候,制作繁琐。

    好在昨晚睡觉前,他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这样一来,操作起来方便许多。

    他对余经理和张谦说:

    “你们别急着走,吃完饭再回去。”

    “我家晚上吃饭时,菜肴不多。”

    \"待会儿凑合着吃。”

    张谦满脸笑意:\"要是连这个菜都要凑合,那别人岂不是只能吃猪食?\"

    杨建设哈哈大笑。

    今晚有客人来访,杨建设难得地炫耀了一番。

    他夹起一块嫩豆腐,当当当地切了起来!

    杨建设是有意为之。

    没有比这两人更能为他传播名声了。

    叶大爷八成是厅局级的大人物,吃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

    即便知道杨建设做的菜美味,叶大爷也不会特意向朋友或同事推荐。

    娄阿姨深知自己厨艺高超,即便她想分享,杨建设也害怕。

    物以类聚,娄阿姨认识的人多为红色资本家,像娄董那样的,杨建设不想过多接触这类人。

    反而是小范围的婚宴或是朋友间的聚会,杨建设才愿意展示自己的手艺。

    张谦看到杨建设不停地切豆腐,好奇地问:\"余经理,您看出杨师傅在做什么菜吗?\"

    余经理差点跳起来,恶狠狠地瞪了张谦一眼,身体都微微颤抖。

    张谦被看得一头雾水:\"余经理?\"

    余经理长叹一口气:\"杨师傅正在做一道大菜。”

    张谦惊讶地看着豆腐:\"豆腐还能做成大菜?\"

    余经理没好气地说:\"你知道什么?这不仅是一道大菜,还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出来的。

    更是一道传承有序的名菜。”

    \"三百年前,天宁寺有一位文思和尚,用五种食材做菜。”

    \"那就是文思豆腐!\"

    张谦立刻动容:\"文思豆腐?就是那种豆腐丝细到能穿针引线的那种?\"

    余经理郑重地点点头:\"这是淮扬菜中对刀工要求极高的菜品。

    杨师傅竟然信手拈来……\"

    余经理握紧拳头:\"张谦,我一定要向上级反映,不能让杨师傅调走,他应该成为我们玉华台的招牌!\"

    张谦怜悯地瞥了一眼情绪激动的余经理,说道:\"余经理,您想多了。

    即便您能阻止杨师傅加入我们34号,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会被调到bJ饭店或御厨房这类地方。

    玉华台恐怕留不住他。”

    余经理愣住,神情颓然。

    张谦所言句句属实。

    当初天下第一宴上的那些名厨,不正是如此吗?

    杨建设听后暗自发笑。

    让他当专职厨师?绝不可能!他得为家人准备饭菜。

    偶尔帮忙可以,但作为职业,实在难以接受。

    杨建设乐呵呵地掌勺,看着两人争论,觉得十分惬意。

    文思豆腐考验的是刀工,五种食材,包括豆腐,都需切得如发丝般纤细,才能保证成品统一。

    余经理此刻恨不得撞墙,因为这道文思豆腐是淮扬菜中对刀工要求极高的菜肴,杨师傅轻易完成,几乎无人能难倒他。

    余经理紧盯着那碗汤,脸色几番变化。

    张谦忍不住问:\"余经理,您看那汤干嘛?\"余经理叹了口气:\"这是以白菜为主材的大菜。”

    余经理没理会张谦,严肃地问道:\"杨师傅,您是否师承川菜罗前辈?\"张谦更觉疑惑,杨师傅先前明明展现的是淮扬菜技艺,怎么又扯到川菜?

    杨建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余经理说笑了,我并非罗御厨的弟子。”张谦变了脸色:\"范、陈、王、罗中的罗御厨?那四位岂是凡人,皆为官媒推崇的大厨。”余经理点头:\"开水白菜正是罗御厨的招牌,一碗清汤清澈见底,白菜心洁白如玉。”

    “构图虽简,韵味悠长!”

    余经理神色变幻莫测,内心波涛汹涌。

    “杨师傅竟是自学成才!”

    “不仅精通淮扬菜,连川菜大菜也拿手。”

    “真是难得的人才!”

    余经理脸色依旧起伏不定,刚欲开口,张谦忽然举起一封信在他眼前晃动。

    余经理险些站立不稳,颓然坐下。

    一切都已迟了,悔不该当初未识真宝,愧对职责。

    梁欢推门而入:“家里有客人?”

    杨建设介绍道:“这是余经理和张师傅。”梁欢忙问好。

    “建设,你们谈事,我去看看奶奶。”

    杨建设笑道:“把奶奶和乐乐叫来一起吃饭,记得给奶奶煤炉添煤。”

    梁欢点头离去。

    余经理与张谦正欲告辞,却被杨建设拦住:“你们还没尝过我做的菜吧?快来试试!”

    此言一出,二人果然坐下。

    御厨级大师的手艺,怎能错过?

    桌上摆着浮油鸡片、开水白菜、文思豆腐,皆为鲁菜、川菜、淮扬菜中的经典。

    餐桌上,余经理与张谦满面兴奋。

    杨建设不解,这些菜不过耗时耗力,为何他们如此激动?

    殊不知,六十年代并非后世,那时信息闭塞,互联网尚未普及。

    若想学习烹饪,只能靠亲身实践或极少数渠道获取知识。

    杨建设虽热爱做菜,各大平台也有许多厨师分享技艺,但如今能品尝御厨级别的佳肴,实属难得。

    饭后,余经理感慨万分,对杨建设愈发敬重。

    六十年代,消息传递只能依靠报纸和收音机。

    余经理与张谦身为行业从业者,才知晓那三道名菜。

    换了旁人,恐怕连名字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