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9章 历代王朝的五行之运
    听了齐王的问话,公孙胜不慌不忙,再次一躬身道:

    “齐王应该知道;

    天地分阴阳、五行;

    所有人、物、事皆在阴阳五行之中。

    历朝历代的国运也难逃其中规律……”

    “三皇五帝、夏商周之前我们且不去推演。

    从秦朝开始,则属火德,对应五行中之火。

    而汉代则属水德,水克火,进而取代秦朝。

    其中汉代又分为东汉和西汉,分别有水和土两德。

    再往后之三国、晋等混乱之时,五行同样错乱。

    直到隋朝之时,属水德。

    而唐朝却属土德,土克水,所以取而代之。

    赵宋则属木德,木克土,代唐朝。

    如今齐王即将称帝,以臣看来;

    我新国号里面必定要带金德才行。

    五行中金克木,预示着我们将赵宋取而代之……”

    朱贵听了这话,不由得陷入沉思。

    公孙胜推演的一点没错。

    从历史上来看,元灭了宋。

    元便为金之意。

    明灭了元,明就代表了火,火克金。

    而后来的清,肯定就是水了,水又克火。

    若是如此看来,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弊端。

    即便他的国号起的再好,依旧逃脱不了五行相克的轨迹……

    “不知……不知众卿可曾想好了国号?”

    想到自己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也会被别人夺走。

    朱贵的语气中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奋。

    闻焕章赶紧站起身来,一躬身道:

    “启奏齐王;

    我新朝之国号不但要含金之意,还要朗朗上口,字意高端才行。

    臣等几人精挑细选了几个国号,请齐王定夺。”

    他说着话,从衣袖内抽出一张纸。

    纸上写着几个大字,还有各种含义的解释。

    朱贵伸手接过,仔细看去;

    上面分别写着:

    靖、宸、顺、乾、轩、元、昌、楚八个大字。

    在朱贵低头看着注解的时候,闻焕章继续说道:

    “这八字乃是臣等精挑细选之国号。

    其意高雅,且字意五行属金。

    还请齐王定夺……”

    朱贵将纸轻轻放在桌上,背着手走动几步。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也就是说,我们的国号即便再好。

    在数十年,或者数百年之后,依旧会有朝一日被火德所破……”

    听了朱贵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下去,没有一个人敢接话。

    他们这几个人个个都是博览群书之人,自然知道王朝更迭的原因。

    即便是强汉盛唐,依旧逃脱不了历史的泯灭。

    “齐王……”

    李怀突然眼神一亮,似乎想起什么,急切说道:

    “齐王,五行相克,但同样五行相生。

    若是我们将五行做成相生之局,我新朝说不定能够延续千年……”

    “五行相生?”

    公孙胜猛然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我新朝乃是金德,若是想要延续千年,可布置土行。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若是依此循环,可源源不断佑我新朝。”

    朱贵又走到书桌前,提起朱笔在纸上划去。

    “昌,乃是天有二日之相,此字不能用。

    楚,乃是已亡之国,也不能用。

    元,乃是太子之名,也不能用。

    轩,乃是一厅一户,也不能作为国名……”

    随着朱贵将一个个的大字划去,

    只剩下靖和乾两个大字。

    看他的样子,在这两个国号上有些犹豫不决。

    闻焕章上前一步道:

    “禀齐王;

    我齐军从微末开始,经历了数次厮杀,可谓是以武立国。

    以老臣看来,不如用靖为国号。”

    “左相之言,下官不敢苟同……”

    李怀又站起来,神色坚定地说道:

    “对于靖字,下官更加认可乾字。

    乾,天也!

    同样也是阴阳之阳刚之气的意思。

    下官以为还是乾为国号更加妥帖……”

    “还是靖好,威武霸气……”

    “乾才是磅礴大气,令人折服……”

    朱贵见右相李怀难得地固执起来。

    他微微一摆手道:

    “国号之事暂且放下。

    还是想想怎么使得五行相生、相辅,使得我新朝延续千年。”

    公孙胜躬身道:

    “齐王;

    如今国号不论选择哪一个,都已经包含金之意。

    再加上日后太子的名讳,这金意已经足够。

    接下来我们要补足土意。

    五行对应方位的话,土为中央;

    若是齐王寻找整个疆域的中央建立皇宫,那就补足了土之意。

    另外我们的皇旗最好以青龙为主。

    青龙对应东方,东方则又属木,如此以来,木意也已经充足……”

    随着公孙胜的侃侃而谈,五行相生之局已经圆满。

    良久之后,朱贵长长吐出一口气道:

    “国运之事玄之又玄。

    若是真的想要国祚延续下去,唯有一代代的后人牢记祖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凡出一个不肖子孙,再有奸臣当道,国运将会迅速衰败!”

    “但谋事在人,不管五行之说究竟是真是假,我们唯有尽力完善!

    传令下去,命钦天监监正公孙胜;

    还有乔道清、李助、马灵、以及樊瑞等人四处寻找龙脉。

    到时候务必将龙脉点醒,以来壮我新朝之运。

    至于国都之地……”

    朱贵说着话,转身看向墙上的巨大地图。

    他的眼光最后落在燕云十六州的地方。

    这里现在虽说是辽国人的疆域。

    但他从后世而来,因为对自己首都的敬仰,自然心念念的就是这个燕云十六州了……

    “至于国都之地,我等可先在汴梁暂时过渡,等疆域扩大之后,再慢慢挑选不迟。”

    朱贵知道,现在跟几个文臣说燕云十六州的事情为时尚早……

    随后几人又商议了一番各种前朝礼制和官职制度。

    对于一些完善的礼制自然要继续沿用。

    但对于宋朝的官员制度,朱贵几乎全部推翻。

    他宁愿用三省六部之制,也不愿意用宋朝的官员制度。

    其它不说,到现在他还没有弄明白宋朝的官员称呼。

    就一个这使,那使,就让他头大无比。

    还有宋朝军中那些杂乱无章的编制,他同样对其嗤之以鼻。

    一直到了深夜,几个肱骨之臣才告辞离去。

    最后在朱贵的拍板下,国号定为乾,年号定为靖。

    也就是说,朱贵登基称帝的时候,便是靖平元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