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4章 重点保护对象
    嫁到夏家这么久,眼看着夏家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和自己娘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崔青青的心越发的不安。

    虽然夏家所有人对她都很好,但她还是没有归属感。

    在家里做事更是处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是个麻烦。

    更怕自己做不好事情拖了后腿,时刻都保持警惕,察言观色,更是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去麻烦大家。

    但是当她怀了孩子之后,再看夏老太和李翠花对她的关心,莫名的她就安心很多。

    哪怕大牛不在家,夏家人依旧是那么的关心她,崔青青的心态更是直接有了转变,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

    可能她是觉得自己有了孩子傍身,也可能是她觉得夏家人真的待她很好。

    反正自此之后,崔青青就有了很大转变,不再像之前一样客气,更多了一些自在。

    安置好崔青青之后,夏荷紧跟着也去了厨房帮忙做饭。

    期间她又跟夏老太说了想请人帮忙做饭、洗衣服的事。

    可能是刚得知崔青青有孕,这会儿夏老太正高兴着呢,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行,一会儿我就去老宅找你大奶奶和二奶奶,和他们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让你堂婶来帮忙做饭,顺便洗洗衣服之类的。”

    夏荷点头:“嗯,那这事就交给奶奶了,最好是下午的时候堂婶就能来。”

    “嗯,一会吃完饭我就去老宅。”

    晚上还要做晚饭,这两天作坊里面本身就很忙,还真不一定能腾出人手来做饭。

    工人们干的又都是体力活,要是不能及时的吃饭,干活的时候肯定没力气,所以做晚饭这事一点都耽搁不了。

    因着崔青青孕吐比较严重,李翠花又单独给她开了小灶。

    中午夏老头等人回来时,得知崔青青有孕的消息,免不了又是一番高兴。

    张秀笑着道:“青青最近就好好休息,先把胎坐稳了,其他的什么事都不用管,有我们呢。”

    夏老头更是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加深了:“对对对,这可是咱们家第一个重孙辈,一定要好好养着。”

    夏长福也道:“青青啊,你想吃什么就给爹说,爹去县城给你买。”

    一旁的李翠花接话道:“还真有需要你去买的东西。

    刚刚我和娘商量了一下,明天你去镇上摆摊的时候买点红枣回来,还有果干、点心什么的也都买一点。

    孕妇容易饿,想吃东西的时候一刻也等不了,咱们多备着一点,青青什么时候想吃都能吃到。”

    夏老太也道:“嗯,张大夫说了,青青这胎怀象不好,孩子闹腾,孕吐也严重。

    咱们多准备点吃的,青青能吃的下东西的时候就多吃点。

    不吃东西母体遭不住,肚子里面的孩子也长不好。”

    夏荷闻言也插话道:“爹你明天去县城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卖果子的,要是有就多买一点,最好是买点酸果子,酸的开胃吃着也不容易吐。”

    夏长福闻言一一应下:“行,明天我去集市上面逛一逛,果子、点心鸡鱼肉蛋都买点。”

    崔青青一看夏家人这架势,连忙出声阻拦:“不用,不用,我吃不了那么多的。

    平时家里的饭菜已经够好了,不用特意买这些。”

    李翠花拍了拍她的手:“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吃的、用的都要是最好的才行。

    行了,这事你就甭问了,你就安安心心养胎就成。”

    张秀也附和:“对对对,大牛不在家我们可要替他好好照顾你,万一等他回来看见你瘦了,他可是要生气的。”

    夏老太也道:“女人怀孩子的时候最受罪,以前家里没条件,都还紧着好的吃呢。

    如今家里条件好了,更不差这一点半点的。

    孕期的时候好好养着,等到时生产的时候也能少受些罪。”

    李翠花:“嗯嗯,这事你没有经验,听我们的就行,娘和二婶奶奶还能害你不成。”

    崔青青听夏老太等人都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再矫情,笑着应下了。

    一阵沉默后,夏老头突然对夏老太道:“大牛媳妇儿有孕是喜事,你找时间给亲家递个话,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夏老太道:“放心吧,这事我想着呢。

    等这胎坐稳过了三个月后,我就传信给亲家,到时候也让亲家来家里住几天,陪陪青青。”

    崔青青一听夏老太说让人她娘家人来,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就连毫无血色的脸颊都瞬间变得好看起来。

    想来也是,自从崔青青和大牛成婚之后,除了回门那天,她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了。

    从小一直在爹娘身边长大,突然之间离开他们好几个月不见面,肯定会想念的。

    说来这也是夏家人的疏忽,自从大牛成婚之后就一直在忙生意上面的事,在这方面确实忽略了崔青青的感受。

    不过古代的女子嫁人之后都一样,除了逢年过节,平时鲜少有外嫁的闺女能经常回娘家的情况。

    除非是离的比较近,随时都能回去。

    要不然就只能等到逢年过节,甚至有些嫁到远的,逢年过节都没时间回去,几年能回去一次就算不错的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外嫁的闺女每次回娘家都不能空手回去,要不然娘家嫂子会有意见。

    哪怕是带着礼品回去,在家住上一两天之后,娘家嫂子也会有意见。

    甚至一些小气的嫂子,小姑子刚回去,就开始阴阳怪气的说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嫌弃小姑子一家吃了自家口粮。

    要说娘家嫂子这么说也没有错,毕竟这年头家家的口粮都不够吃,平日里也都是省着吃的。

    要真是有一大家子回娘家住上好几天,那娘家后面几天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肯定会想方设法把吃掉的口粮省出来。

    反正不管站在哪方都不好做,小姑子回娘家要花钱,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回了一趟娘家就更拮据了。

    娘家人也要出口粮,本就不够吃的粮食更吃不饱了。

    两方都有损失,所以时间长了,外嫁的闺女为了不和娘家生嫌隙,干脆就不回去了。

    除非是遇到懂事的小姑子和懂事的娘家嫂子弟媳,要不然姑嫂关系真的很难维持和平。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