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咱们不能和他们硬碰硬,遇到这种情况躲着一点,安全最重要。”
其他人也少不了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类似的话题,又是一番唠叨后,这个话题才算彻底结束。
李翠花道:“这趟出门小寒他们受苦了,一会儿杀只鸡,炖锅鸡汤给他们补一补。”
夏老太附和:“行,就杀咱们家的老母鸡,杀最大的那只,那只养的时间久了,炖汤最补身体了。”
不等沈墨寒拒绝,夏老头就直接起身去后院杀鸡去了。
晚上的时候,夏荷和张秀带领着大家一起做了一大桌的饭菜,众人又是一番齐聚。
考虑到沈墨寒等人赶路辛苦了,这顿晚饭也没有吃多久,甚至连酒都没有喝,众人吃完饭之后就直接起身散场了。
次日,夏家人吃完早饭后,夏老头便带着他们一起去了地瓜地里。
眼看着已经是深秋了,开春种下去的地瓜,这会儿也能开始收获了。
所以夏老头便趁着今日先带大家一起去地里看一看,顺便和沈家一起商量一下收地瓜的事。
夏老头嘱咐道:“小荷,你去喊一声你沈叔,咱们一块去地里。”
“好嘞。”夏荷说完这话就起身往沈家走。
等他到沈家时,沈大山父子两人已经收拾好了背篓正在院子里面等着他们,见她过来道:“都收拾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去。”
夏荷随手指了指身后:“马上,我爷已经收拾好了背篓,马上就过来了。”
说话间的功夫,门外又响起了夏老头等人的脚步声,沈家父子见状便往门口走,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地瓜地里。
两家的地瓜地是挨着的,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地瓜藤,看着着实喜人。
夏老头指着地瓜地道:“咱们家的地瓜地全都翻了两次藤,别看这地瓜藤长的茂盛,这下面的地瓜也不小。”
夏来福拿着锄头随手挖了一颗地瓜秧道:“还真别说,这下面的地瓜是真不小。”
“那当然了,新开荒的地最适合种地瓜了,地瓜喜欢生茬地,今年第一次种能长的很好,明年再种可就不如今年了。”
沈大山不太会种地,自家地里的地瓜也都是跟着夏家一起种的,每当地瓜地里有什么活计,夏老头就直接帮着一起找工人干了,根本就不需要他怎么操心。
甚至沈大山夫妻两人都没有怎么来过地里,有什么活计都是夏老头通知他们,他们跟着照做就成。
不过沈墨寒倒是来过几次,虽然次数也不多,但是他每次从外面走商回来的时候,都会来地里转转。
夏荷问:“那咱们家的地瓜什么时候开始收,我看最近村里有好多人家都陆陆续续的开始收地瓜了,咱们家是不是也该收了。”
夏老头点头:“嗯,对,咱们家的地瓜属于春地瓜,是时候该收了。
要是收晚了,地瓜就该发芽了,而且现在天气慢慢变冷了,就算是再继续留着,这地瓜也长不了多少了。
到时候天一冷,地里的老鼠之类的就该出来啃地瓜了,不收也是白白被糟蹋。”
夏荷:“那咱们就找个时间请村里人帮忙收吧,趁着现在天气还不算冷,收回来的地瓜还能在河边洗了再拉回家去,到时候在用水大概冲洗一遍,直接就能磨碎做淀粉了。”
夏荷说的这个法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打小闹就能做出来的。
别的不说,光是挖地瓜洗地瓜就是一个大工程,更何况他们还有近一百多亩的地瓜,这要是真收起来,没有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就结束不了。
其他人也都知道这是一个大工程,夏来福就道:“那还等什么,明天就开始吧,后面的天越来越冷,咱们干起活儿来也遭罪。
不如趁着现在天还暖和,多找些人一起干,争取早点干完。”
这话说的可不假,收完地瓜还要制作淀粉呢,制作完淀粉还要制作粉丝呢,而这其中的哪一步都离不开水,可不得趁着天气暖和赶紧干嘛!
沈大山也跟着附和:“对,趁着这几天赶紧开始收,要不然马上又开始农忙了。”
夏老头点头同意道:“是这个理,那我下午就去找村长说这事。
到时候就多请一些人,争取干快点。”
“我看成,咱们边收边清洗,到时候清洗干净后,就摊在院子里面晾一晾,晾干水分也好保存,就算是一时半会做不了淀粉,也不怕放坏。”
收春地瓜的时间和秋收时间差不多,现在已经是八月下旬了,他们要是再不开始收,真就赶不上种小麦了。
而且就算是现在开始收,他们收一半也会停下来,村里人要开始秋收,紧接着又是秋种,到时候能来上工的人肯定不多。
不过还好,村里还有一批前来逃难的人,他们地里的活计不多,倒是有时间来夏家上工帮忙收地瓜。
到时候他们再请一些隔壁村里的人,以及能腾出手上工的竹溪村人,东拼西凑的人手应该也够用。
商定完这事之后,几人便围绕着地瓜的看了一圈,然后转身回家了。
时间紧任务重,除了要找工人,他们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呢。
装地瓜的背篓、割地瓜藤的镰刀、以及清洗地瓜的工具等等等等,要准备的东西多着呢。
好在他们的人手多,一人负责一项活计,一上午的时间也能完成的差不多了。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没等到吃午饭的时间,夏有福就带着杜莟回来了,当然梁妈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
夏老太一看他们回来了,心里又是生气又是高兴。
生气两人的不懂事,这么大月份的折腾着回家来,同时又高兴他们能回家来。
作为最小的孙辈出生,夏老太肯定是希望生在家里的,这样她也能帮忙照看,享受一下添丁进口的喜悦。
虽然她是一直想让杜莟在家生产的,但是这话她从没说出来过,就怕杜莟矫情不习惯待在乡下,产生婆媳矛盾。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