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6章 “这……我也同意。
    身旁侍卫见状,上前劝道:“大宋如今这般是非不分的人当权,将军又何必为他们效力!”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种师中皱眉问道。

    那侍卫拱手道:“齐天皇帝自草莽起家,如今掌控大半江山,实为旷世明主。

    依我看,将军不如干脆带我们投奔齐天皇帝,何必在这儿忍受秦桧这样的小人欺辱。”

    “胡说!种家世代效忠大宋,我怎可做这等不忠不义之事!”

    种师中呵斥道。

    “将军此言差矣!种家虽世代为宋将,但青面兽杨志、拦路虎杨温所在的杨家,小天宝韩存保的韩家,双鞭呼延灼的呼延家,又有哪一个不是世代为宋将?如今这些人又在哪里为将?”

    种师中听后沉默,他知道杨志等人如今都在齐天皇帝麾下,侍卫见状,继续说道:“我从逃回来的溃兵处得知,将军的兄长种师道并未身亡,而是被齐天皇帝送到大名府关押。

    若此时将军暗中联系齐天皇帝,再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立此大功,岂不是能与兄长团聚?”

    “你说得也对!我岂会看不出大宋已是千疮百孔,回天乏术。”

    种师中叹息一声说道。

    “不说我顾全名声,即便放下身份,想要归顺齐天帝,也无引荐之人。”

    “将军若信任小人,小人愿替您走一趟!”

    那亲卫满怀信心地说道。

    种师中看着这位亲卫的自信模样,仔细打量了一番,疑惑道:“我身边什么时候多了你这样有见识又自信的亲卫?”

    只见他虽穿着普通的亲卫盔甲,却面容俊朗,令人见之心生好感。

    第四零零章 燕小乙神出鬼没 赵官家欲亲征

    种师中发现这位亲卫非同寻常,便开口询问:

    “你是谁?”

    亲卫拱手答道:“不敢欺瞒将军,小人是齐天 ** 轮手下探息营的统领燕青。”

    “原来如此!难怪燕青兄如此自信。”

    种师中恍然大悟,“齐天帝麾下若有更多像你这样的才俊,何愁不能成事?”

    “将军过奖了,我只是王轮哥哥众多部下中不起眼的一员。

    哥哥身边的将领,都远胜于我。”

    燕青谦逊地说。

    “兄弟不必太过自谦。

    仅凭你悄无声息成为我的亲卫,就足以证明你的特别。”

    种师中说道,“既然有这层关系,我倒想投奔齐天帝。”

    “将军此决定极为明智!”

    燕青欢喜地说道,“我这就去见王轮哥哥,保证他会重用将军。”

    “此事还需时日。

    我也直说了,等你回来,就是我开城门之时。”

    种师中果断表态。

    ……

    此时,齐天 ** 轮正在营帐内与众将谈论轰天雷凌振火炮的威力,宣赞也在夸耀如何震慑秦桧。

    忽然,阿里奇进帐禀报:

    “启禀主上,探息营统领燕青求见。”

    “小乙兄到啦!”

    卢俊义激动地抢先说道,尚未等王轮开口。

    王轮笑迎:“燕青兄弟光临,定有要事,快请坐!”

    片刻后,身着宋军装束的燕青进入帐内,先向卢俊义点头致意,随后对王轮躬身行礼:“小弟燕青拜见大哥!”

    “不必多礼。”

    王轮摆手,“你此来何事?”

    燕青道:“小弟早于威胜时化名军汉,投身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种师中麾下。

    经多方努力,侥幸成为其亲卫。

    如今镇守汴梁北城的主将正是种师中,我以大哥之威名,已说服他愿意归顺。

    待大哥大军抵达城下,种将军自会开城迎接。”

    宣赞随即质疑:“我刚从北城回来,把守的主将是秦桧,哪有什么种师中?小乙兄莫要骗人!”

    燕青解释:“秦桧只是临时受命,代童贯负责汴梁四城防务,实际守城的是种师中与刘延庆。

    刘延庆已被大炮击毙,现由种师中掌管北城。”

    王轮追问:“你真说服了种师中?”

    燕青答:“绝无虚言,约定大军到时即开城门。”

    王轮听罢大笑:“若是如此,小乙兄堪称此战头功!”

    众人纷纷附和,董平、秦明等人跃跃欲试,欲争头功。

    于是,王轮与众莽汉商议对策,若道君皇帝识时务前来投降,则和平解决;否则,次日清晨即发兵攻城。

    且说秦桧先瞧见北城头上的惨状,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又听宣赞一番警示,心中惊惧,赶忙去见宰相童贯。

    他将北城受炮击的情形详细禀报,尤其对种师中多有指责。

    童贯听完秦桧的话,沉吟许久。

    稍作思考后,便携秦桧至午朝门外,擂鼓撞钟,召集道君皇帝上殿议事。

    此时,赵官家正与后宫妃嫔饮宴欢愉,忽闻钟鼓轰鸣,顿时惊得浑身一颤,以为齐天 ** 轮攻入城中,连忙戴好龙冠,披上黄袍,由太监梁师成随侍,急忙赶往金銮殿。

    临近皇城的文武官员听见钟声,亦是惶恐不安。

    此非上朝时分,众人本在府邸享乐,此刻却不得不匆忙换上朝服,或坐轿,或骑马,纷纷奔赴金銮殿。

    到达殿前,众臣衣衫凌乱,神情狼狈,仿佛失群之鸟。

    群臣刚到,道君皇帝亦乘辇而至。

    君臣行礼完毕,皇帝问:“何人无故击鼓鸣钟?”

    太监立刻上前禀报:“枢密使童贯有紧急军情,恳请陛下御殿。”

    “哦?童枢密如此急切,有何要事?”

    皇帝看向童贯。

    童贯拉过秦桧,伏于阶前,泪涕横流,高声哭诉道: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齐天 ** 轮以火炮石弹重创守城将士,伤亡无数!王轮更派悍将送来最后通牒,逼迫陛下开城归降!”

    “朕身为真龙天子,岂会向草寇低头?”

    皇帝勃然大怒,“传令,替朕备好甲胄,朕欲亲自与王轮决一胜负!”

    群臣听罢,无不面面相觑。

    “陛下且慢!”

    太傅杨戬出列劝谏,“王轮部下尽是凶狠之徒,陛下腕不可冒险!依老臣之见,应从长计议。”

    《汴梁风云》

    “杨太傅此言何意?”

    道君皇帝震怒,“莫非是在等朕沦为王轮之徒的阶下囚时,再商讨对策?”

    言毕,又转向群臣厉声喝道:“莫以为朕沉迷享乐,便不了解外界之事!难道有人暗中投靠王轮,真当朕不知?今日朕就明言,若有意降服王轮者,此刻便可脱下官服,离朝归家,朕绝不阻拦!反之,则随朕披甲上阵,与王轮决一死战!”

    群臣见此情景,谁还敢多言,纷纷唯唯诺诺应允。

    却说道君皇帝在金銮殿发泄之后,朝会结束,太师蔡京才借机召见太傅杨戬与媪相童贯。

    借口府内设宴,几人齐聚蔡京府邸。

    未及行礼,童贯急切询问:“老太师为何急召我等,究竟所为何事?”

    蔡京微微一笑,目光投向杨戬。

    杨戬心领神会,示意童贯先坐,随后缓缓开口:“之前我们曾私下商议归顺齐天帝,不知童枢密对此有何想法?”

    齐天帝大军围城,攻势凌厉,无人敢敌。

    为自保,几位权臣曾私下筹划归顺事宜,仅老太监梁师成坚决反对,童贯态度犹豫,而蔡京与杨戬早已点头同意。

    近日齐天帝炮营攻城,守军伤亡严重,群臣心中各有算盘。

    但道君皇帝仍执意顽抗,犹如鱼死网破。

    明眼人皆知,继续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最怕死的蔡京与杨戬怎能不焦虑?于是召集童贯商议对策。

    童贯坦然直言:“并非我不愿归顺齐天帝,只是之前我在金龙搅尾阵中斩杀其数员大将,不知两位大人是否能确保王轮不会追究?”

    童枢密不必忧心。”

    蔡京悠然开口,“战场之上怎能无损?在场之人,谁没与齐天帝有过摩擦?老夫敢做此决断,自是胸有成竹。”

    “愿闻其详,请老太师赐教!”

    童贯听后大喜,忙道。

    “齐天帝虽好美色,但为人宽容。

    诸位看他的部下,有多少昔日敌人?只要有能力,谁不被重用?”

    蔡京继续说道:

    “我们年事已高,投靠齐天帝再效命实属妄想。

    不过,借此献城之功,求个逍遥王侯,安度晚年,应无大碍。”

    “妙哉!老太师真是一针见血,我竟未曾想到。

    与其枉送性命,不如得个逍遥王侯,此乃幸事!”

    童贯拍手称赞。

    “童枢密切勿轻喜!即便齐天帝接纳我们归降,仍有一隐患未除。”

    蔡京神情严肃。

    “老太师所指是……”

    童贯竖起手指示意。

    “此事若走漏风声,你我怕是性命堪忧!”

    蔡京双目陡然闪过一丝精芒,“不如主动出击,以防腕一。”

    “老夫赞同!”

    太傅杨戬毫不犹豫地说。

    “这……我也同意。

    只是具体如何操作?”

    童贯询问。

    “太尉高俅去世后,禁军名义上由殿前太尉宿元景接管。”

    蔡京解释道:

    “但他曾提议招安齐天帝,始终不受官家信赖。

    如今禁军犹如群龙无首。

    至于宫中的龙神禁卫,虽由梁师成掌控,以童枢密麾下百战之师,难道还敌不过那些只会逢迎之人?”

    “太师所言极是。

    清除障碍后,只需一壶毒酒或三尺白绫呈给官家,何愁大事不成!”

    杨戬狠声道。

    ……

    几位奸臣在太师府密谋,却不知太监梁师成早已在他们身边布下暗线。

    片刻之间,蔡京等人的密谋便呈至道君皇帝案前。

    此事岂容轻饶?道君震怒,立即命梁师成调动龙神禁卫,前往太师府抓捕蔡京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