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章 买了30亩田
    县令愣了一下,然后用疑惑的目光打量了一番陆有凤,“你是说再生稻?”

    陆有凤点头,“是的。”

    “你怎么知道再生稻的?”

    这下轮到陆有凤疑惑了,“县令知道再生稻?”

    “我之前没听说过,但前日接到府衙通知,到府衙商议了再生稻的事。”

    又问陆有凤,“你是如何得知再生稻的?再生稻不是朝廷这两年才开始研究的吗?

    还没在民间推广,你怎会知道?”

    陆有凤愣了下,回道:“民女看每年谷子收完后,田里的稻桩会很快再抽出芽。

    以前没多想,但今年受蝗灾影响,田里剩下的稻桩,眼见着有的已经抽出了新芽。

    我就想,这肯定是根部都还活着,把上面的稻杆割了,留下稻桩,应该还能长出谷穗来。”

    县令的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点头道:“你倒是个心思细腻之人。

    这再生稻要是真能成,对受灾百姓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

    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要是改成再生稻能再收一茬谷子,百姓下半年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

    说完,又问陆有凤,“你对再生稻还有多少了解?”

    陆有凤想了想在书上看到的内容,说道,“民女发现,8寸左右的稻桩最容易抽芽。

    太高或太矮的,好像都不好抽芽……”

    书上说,再生稻的第一步是留够稻桩,10天左右就能长出再生蘖,这时候适当施肥,后面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眼下,村里的稻梗上已经长出了再生蘖,再不抓紧的话,可能就会错过这一波种植再生稻的机会了。

    这也是陆有凤急着和县令说的原因。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上面稻梗死掉的部分割了,留下8寸左右的稻桩。

    然后适当施肥,应该就行了。

    她刚刚特意在田里割了不少稻梗查看根部,对照书上的内容,都是可以长出再生稻的。

    现在才5月中旬,要是能收一茬再生稻,再种冬小麦,完全是来得及的。

    如果种了再生稻,村民们有了收成,就不用担心冬天没有粮食吃了。

    到时,就算不种冬小麦,等过年后改种春小麦也行。

    收了春小麦,再种一季晚稻,这样就能轮过来,把蝗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她把在书上看到的重点,和自己的想法都详细地说了一遍。

    县令安静地听她说完,频频点头:“王师爷,把她的话记下来,明日给所有受蝗灾的村的里正宣读……”

    然后,又朝里正说道:“尽快安排留稻桩和施肥。我去帮村里申请施肥补贴。

    我觉得她的建议非常好。”

    里正恭敬地站在那里,一迭声应了下来。

    县令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开了。

    里正认真打量了陆有凤一番,一时间有种对她刮目相看的感觉。

    “没想到,你竟然连这个都懂!”

    原主因为不学无术,好吃懒做脾气差,被里正家退了婚。

    但是,眼下里正突然发现,以前好像是小看这个陆家老三了。

    刚才的那一番谈吐,条理清晰,面面俱到。

    连用词都特别讲究。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不学无术的人?

    一看就学识渊博啊!

    而且语速不急不忙的,脸上有这个年龄少见的沉着……

    所以,为什么之前会那样判断陆家老三?

    他一时有些茫然。

    陆有凤淡淡地笑了笑,没去理会里正内心的起伏。

    虽然她之所以穿越到这里,都是拜这个里正家的下人所赐。

    但是,刚刚看到他因为县令说可以帮有福村的村民申请免税和补贴,就直接跪了下去,莫名觉得这个里正人好像还不错——至少很体恤村民。

    不过,现在不是去想这些的时候。

    陆有凤本着公事公办的态度,温声道:“见笑了,我也是看到稻梗里抽出了再生蘖,觉得应该可行,才斗胆上报的。”

    “既然县令都这样说了,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万一成了,你就是有福村的大功臣。”

    不对,刚刚县令怎么说的去了?

    县令是让师爷去每个受了蝗灾的村宣读。

    这万一成了,陆有凤就不止是有福村的大功臣,而是每个受灾村的大功臣了。

    庄户人家,粮食是天大的事。

    她要是帮大家种出了再生稻,那简直就是救了大家的命呐!

    这时,有几个村民围了过来,向里正了解刚刚的情况。

    听完后,有人欢呼起来:

    “李县令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不但帮我们申请了免税,还帮我们申请补贴。这是真正关心民生的好官啊!”

    “不过,陆老三小小年纪,竟然能想到这些,也是很了不起。”

    “这话说的,就好像你已经拿到补贴,又种出了再生稻一样……”

    “咳咳,大家互相传达一下,到村民会前面的大樟树下开个会。

    得尽快按陆有凤说的办法,对稻田进行留桩和施肥。

    只要按时施肥了的,李县令说,会向朝廷申请补贴。”

    陆有凤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道:“王里正,那些没有耕种的地,荒着怪可惜的。

    我愿意花800文钱一亩购买。”

    村里的荒地,一直以来都是900文钱一亩,这么多年价格都没有什么变化。

    今年年景这么差,有很多地都会荒下来。

    800文也算是很高的价了。

    “你有钱?”里正脱口而出。

    “是的。我有钱。”

    里正再一次目瞪口呆。

    陆家穷成那样……

    他不敢信,陆有凤会有钱买地。

    他故意试探道,“后山下有30亩荒地,可以卖给你。你要吗?”

    后山的那一片荒地陆有凤知道,前有河,后有山,灌溉方便,土质也非常好。

    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没有人买。

    现在看来,她一次性买下来种黄豆,实在是非常好的选择。

    “好。那我就先把这30亩买了。”

    王里正算了算,即便800文一亩,也足足要24两银子!

    “陆老三,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不信口开河。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就好。”

    “你……你……”

    陆有凤微微一笑,“王里正,村民们应该都到了,该开会了。”

    …………

    开完会,陆有凤催促道:“里正,我们去把地给量了。”

    “不用喊你娘来吗?”

    以前里正就听说,陆有凤向来不把李氏放在眼里,是家里的小霸王。

    现在看来,以前的传言虽然不一定全都属实,但是,至少她不把她娘放在眼里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了。

    “我家我说了算。”陆有凤坦诚道。

    里正带了两个村民,陆有凤带着陆有地——陆有地是过来开会的,他以为开完会就可以回家了,没想到,陆有凤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买下了30亩地!

    他又是一阵震惊。

    不过,老三真的有头脑,有想法,还很有魄力。

    现在全家都觉得,听老三的,肯定不会有错。

    所以,震惊归震惊,陆有地并没有说什么。

    一群人测量完后,一一记录,这些都要在文件上写清楚。

    明早,里正会拿到镇上去盖章。

    等盖了章,这30亩地就真正属于陆有凤了。

    量完地回到家,李氏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围了过来。

    陆有地已经把陆有凤卖方子的事都跟大家说了一遍。

    就在他们想再聊聊方子的事时,家里突然涌进了很多村民。

    李氏吃惊道:“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