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章 先招人培训
    掌柜的听说她一个月需要买这么多糯米,顿时眉开眼笑:“这么大的量,别说送货了,直接在你那里开家铺子都是可以的。”

    “那就好,这两天,我每天自己来拖100斤,10天后,辛苦你帮忙送2000斤到有福村。”

    “到时可能需要你陪在车上。”

    送这么多粮食到村里去,如果没有当地的村民在车上跟着,掌柜的还是有些紧张的。

    这两年,周边的农村年景不好,饥寒起盗心,万一被村民把粮食给抢了就麻烦了。

    这么贵的糯米!

    抢一批,损失就太大了。

    “好。我一定陪着。而且会把银子先付给你。”

    陆有凤知道他在顾虑什么,赶忙说道。

    掌柜的欢天喜地地把她送上了牛车。

    陆有凤问了一下,城里也有专门卖酒曲的地方,但是,她有些担心这个时代制作酒曲的技术没有她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么好。

    所以,她特意在商城买了酒曲,就当作自己的核心技术吧。

    又把一些琐碎的东西也一并买了。

    临到回村的时候,她特意去买了些红糖和桂花糕。

    开酿酒厂这种事,虽然是想造福一方百姓,但是,即便是做好事,也得注意方式方法,能得到里正的支持和村民的拥护,开展起工作来肯定会更顺利。

    …………

    回到家还算早。

    她先去找了木匠师傅——家里在建新宅子,有现成的木匠师傅。

    这边的人还从没见过蒸馏器具,她得先请木匠师傅帮忙定制一个,在家里酿一缸酒出来试试,有什么问题的话,再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

    毕竟是第一次做,还不一定能一次成功。

    她把那个古法酿酒蒸馏器具的图纸拿给木匠师傅看——这是她改良过的图纸,已经把原图上所标的尺寸改成了这边的木匠看得懂的度量单位。

    她学医出身,连标注尺寸这种事都比一般人做得要细致很多。

    木匠师傅只需按她标注的尺寸,把东西做出来就行。

    确定了木匠师傅已经看懂了图纸后,她抽空去了一趟里正家。

    见到里正,她把买好的桂花糕和红糖递给他,客套了一番后,说道:

    “里正,我家正在建的房屋后面还有一大块空地,村里是否可以把这块地批给我,让我在这里建个酿酒厂?”

    “建个酿酒厂?”里正下意识地问道,“你要把酒卖给谁?”

    也难怪里正会这样问。

    有福村本来就没有任何产业。

    这两年,很多村民穷得都快没饭吃了。

    这种情况下,有福村的大部分人都是不可能买酒喝的了……

    “是的,建酿酒厂,把酒卖到城里去。

    甚至,卖到全国去。”

    陆有凤微笑着,淡声说。

    里正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到底是自己太井蛙之见了,有福村现在穷成这样,不代表所有的地方都穷。

    这不,陆有凤在城里做买卖,不照样做得风生水起?

    眼见着她,又是买地又是建新宅子,眼下还要办酿酒厂了……

    人家要做的买卖,又不是面向有福村的。

    这样想着,他笑了笑:

    “要办多大厂?

    会请村里的人在厂里做工吗?”

    “当然要请人。

    到年底挣钱了的话,还可以交一部分收入给村里,作为村里举办活动的经费。

    你不是老说村里没什么经费吗?”

    陆有凤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里正听她这样说,笑了笑,“那是一件好事啊!你大概需要多大地?”

    她犹豫了一下,才开始建厂,开太大的话好像没必要,但是,她又有一些担心——到时万一生意很好,要再扩大的话,会很麻烦……

    而且,大概率会生意很好。

    想了想,她说了个自己觉得合适的大小,“先要一亩地左右吧。”

    宅基地和农田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每户拥有的宅基地比较有限。

    她要建厂房,就必须要购买村里的宅基地。

    不过好在这个时代的地不值钱。

    再加上荒年,荒着也是荒着。

    她这建厂相比建自住房,肯定是能为村里带来好处的。

    光是请人酿酒,就可以让村里的很多人能多一份收入。

    “宅基地和你之前买的地性质不同,价格也会贵一些。

    这些你都知道吧?”

    “知道的。还请里正告知一下价格。”

    “2两银子一亩。”

    陆有凤听他说2两银子一亩,差点笑出来——简直要怀疑,他是不是知道,自己刚刚收了何掌柜2两银子的酒钱!

    “好。还请里正尽快安排人过来测量地块,完成过户。”

    说着,她把2两银子交付给了里正。

    从里正家回来,她赶忙把大锅洗了,把糯米洗净,煮熟,装在一个刚刚特意买的很大的饭箩里,往里面淋冷水,让糯米均匀降温。

    然后按比例拌好酒曲,均匀铺在一个大簸箕里,让其发酵。

    夏季温度高,只要发酵一个晚上应该就够了。

    等她明天下午从城里回来,应该就可以开始酿酒了。

    做完这些,她去木匠师傅那里看了一下进度。

    别说,这个时代的手艺人还是很有两把刷子。

    只是给了他一个那样的图纸,做的又是一个从没见过的东西,他居然做得像模像样的。

    陆有凤一看,就知道,这个一定能行。

    这样一来,明天等糯米发酵好,就可以上锅试试了。

    …………

    眼见着天就要断黑了。

    想到村民们酿酒会需要培训,陆有凤再次来到了里正家。

    这个时间段,是最好找村里人的时候。

    因为大家都要出工,一般都是这个时间段回家的。

    里正一看陆有凤又来了,有些吃惊:“老三,你怎么又来了?你要的那个地,我不是已经让人去量了吗?

    明天就可以过户到你家。”

    里正还以为她是要来说建厂的那块地。

    陆有凤笑了笑,解释道:“里正,我现在过来,是想请你帮我叫村里的人一起到村办开个会。

    我需要请20个工人。”

    “你的酿酒厂都还没建好,这么急着招人干什么?”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建厂不像建宅子,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建厂很快的。

    我已经请好了师傅,可能10天左右就能建好。

    而村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一时半会儿是没法马上上手的。

    我必须先把人请好了,培训三天。

    到时,厂房一建好,他们就可以出工了。”

    陆有凤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学霸,统筹方法这一块,向来被她用到了淋沥尽致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