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必须送孩子上学
    老太太想着家里的其他孩子都可以在学堂上学,顿时越想越开心:

    “阳春,小娥,你们大嫂说得对。

    老三这是为大家办了件好事。

    等学堂一建好,你们就把大壮二壮,大苗小苗,都送到学堂去。

    这上了学和没上学的还是不一样。

    看看老三,多出息。”

    江小娥一听老太太说,要让二哥的两个孩子都去上学,顿时急了:

    “娘,大壮二壮都抵得上一个成年劳动力了,他们要是都去上学了的话,家里的事怎么忙得过来?”

    大壮13岁,二壮12岁,都长得高大结实,性格又憨厚,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确实都是一把干活的好手。

    要是他们俩一起去上学的话,就等于少了两个干活小能手!

    “我们做大人的多干一点活就是了。

    来娣和有地都那么大了,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有凤还送他们去上学。

    她一个做妹妹的,愿意送哥哥姐姐上学,大壮二壮去上个学,你一个做婶的还有意见,怎么行?”

    江小娥撇了撇嘴,不服气地说:

    “有凤是有钱了啊!

    她现在什么条件,我们什么条件?

    她有钱,事做不完的话,花点银子请人做就行了。

    我们能那样吗?

    不行的啊!

    再说了,你以前不是老骂大嫂,说她不该送有凤上学吗?

    钱也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

    怎么现在反倒要送两个那么大的孩子上学了?

    大壮都13岁了,还不如好好在家干两年活,存点银子,就可以娶亲了。”

    “大壮他们现在念书每个月才10文钱,跟你大嫂那时送有凤上学能一样吗?

    你大嫂送有凤上学时,束修多贵!”

    老太太听江小娥提起以前反对李氏送老三上学的事,有些心虚,一边说,一边偷偷瞄了瞄李氏。

    还好,李氏面色如常。

    老太太就接着说道:

    “现在几个孩子一起去上学,束修加起来,还不到有凤当年一个人的束修多!

    万一到时都考上了功名多好!”

    “呵,四个孩子上了学后,都没法帮家里做事了,每个月还得倒出40文钱。

    再说了,功名哪有那么好考取?就算是考上秀才,都是很难的。

    那些大户人家,请的都是最好的先生,读书的条件也是最好的,上一辈的眼界和天资都比我们这种庄户人家高得多,我们拿什么和人家比?

    根本没有什么优势脱颖而出。”

    江小娥这一番话,说得灶房里的几个人都愣住了。

    她们几个确实都有一个念头——只要把孩子送去念书了,孩子努努力,就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可江小娥说得没错,她们凭啥觉得送了孩子去念书,孩子就能压过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

    每一年考试的学子那么多,榜上题名的就那么一点,她们的孩子确实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天赋异禀的地方……

    且不说那教书先生水平如何,光是启蒙,都比大户人家的孩子启蒙得晚。

    那——

    还有必要送孩子去念书吗?

    就像江小娥说的,送去念书,不但不能帮家里做事了,还得每个月送10文钱到学堂去!

    看起来真的有些不划算。

    刚刚突然高涨的激情,瞬间转化成了迷茫。

    伍婶有些茫然地问道:“那,我们还送孩子去念书吗?”

    “送!我一定要送大壮二壮去念书。

    以前太贵,想办法都凑不到那么多银子。

    现在老三帮大家做了一件这么好的事,一个月只要花10文钱就可以断文识字了,怎么能不去?

    他们去上学落下的事,我和孩子他爹多干点就是了。

    家业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念书这件事也一样,哪怕没能榜上题名,能多识些字,多明些道理,也是好的。

    念书的好处又不是只有求功名。

    太多地方用得上了。

    大壮二壮必须上学!”

    陆家二婶李阳春一直是个脾气温和的人。

    但是她这几句话说得格外用力,像是说给大家听的,也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更像是说给老太太听的。

    老太太当年反对李氏送老三上学的事,她比谁都清楚。

    她有些担心被江小娥这样一闹,老太太等下觉得江小娥说得有道理,就不让大壮二壮去上学了。

    别的事,她都可以让步,两个儿子上学的事,她绝不让步。

    “阳春说得对。这学得上。”老太太的声音沉沉响起。

    李阳春一听这话,脸上漾起了一个笑容。

    想到自己两个儿子都可以去念书,她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

    晒谷坪里,大家吃饱喝足,或站或坐,聊得热火朝天。

    这时,突然有人走到陆有凤身边问道:

    “老三,我们能进去宅子里看看吗?”

    “当然能。”

    说着,陆有凤就带着大家往宅子里走去。

    想要进宅子里看的基本上都是女人和孩子。

    男人们一般拉不下脸面,回家听媳妇讲也是一样的。

    “这床的样式真好看!”

    “还有这柜子,你怎么想出这个式样的?看起来又好看,又好装东西。。”

    一群人这里摸摸,那里瞧瞧,聊得不亦乐乎。

    就在气氛一片热烈的时候,突然有个声音说道:

    “这么大一栋宅子,就一个儿子,还是抱养的。可惜了……”

    陆有凤循声看过去——

    是陆大全的媳妇伍氏。

    她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就差明着说李氏是绝户了。

    陆有凤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你这操的哪门子心?

    都操心到我家来了。

    有那闲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盖个大点的宅子,毕竟你家亲儿子还真挺多的。”

    “你!”伍氏没占到嘴上的便宜,反倒被陆有凤气得直跳脚。

    “怎么?我这话有哪里说得不对吗?”陆有凤环抱着双臂,似笑非笑地看着伍氏说道。

    过来吃乔迁宴的一看这边吵了起来,就都聚了过来,对着伍氏指指点点。

    “伍氏,人家乔迁,你在这里瞎胡闹干嘛?”

    “就是,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喝几口老三家的酒。”

    “啧啧,眼红也不是这个眼红法吧,你们不是还没出五服吗?亲着哩!”

    “你家那个男人好吃懒做,你不巴着老三让她安排些事给你家男人做,跟着发点小财,在这里说些有的没的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