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9章
    23

    他们此行目的不仅是迎接知青,更重要的是采买物资。

    白家寨藏于深山,交通不便,需定期派人下山购置生活所需。

    尽管村民大多自给自足,但仍有部分物资需到镇上采购。

    以往下山通常只驾一辆马车,此次因知青到来及考虑其行李,破例派出两辆,为涩度省去了不少麻烦。

    马车行进路线受限,需绕开阔地带,绕山而行,使得原本四五小时的路程延长,预计半夜方能归村。

    旅途中,涩度感到无聊,便与黑子交谈,了解村里情况。

    黑子因涩度赠烟而热情,毫不保留地分享了村情。

    白家寨约有150余户,人口四五百,以 ** 和农耕为生。

    农忙时他们是勤劳的农夫,农闲时则化身为山中猎手,捕猎野兽以肉为食,兽皮补贴家用。

    山中生活自给自足,只要有能力,便不愁温饱,即便荒年亦能安然度过。

    如今有了枪械,且缺乏动物保护限制,猎人生活更加宽裕。

    涩度对枪械好奇,询问黑子背上的长枪。

    黑子表示,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他们住在山中更需常与野兽打交道,为安全起见,村里家家藏枪,民兵队甚至配备半自动武器,成员人手一枪。

    这些公家财产,平时不动用,却也是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

    涩度惊叹连连,感慨此地民风果然剽悍,既能斗野兽,亦能上战场杀敌。

    难怪北方自古多出猛将,有这样的基础,不出猛将才怪。

    见涩度神色,黑子误以为他羡慕,便安慰道:“放心,进了村,你也有机会摸枪。

    只要政审过关,再通过民兵队考核,就能成为队员,拥有自己的枪。”

    涩度疑惑:“不成为民兵就不能有自己的枪吗?”

    “供销社有卖枪的,我自费买,村里不会管吧?”

    黑子摇头:“自费也行,找村长批条子就行,但太贵,一把普通的枪就得一二百块,不划算。

    不如加入民兵队,免费使用。”

    涩度听后已有计较。

    民兵队虽能领免费枪,但那是公物,使用不便。

    他决定到村后找村长批条子,自费买枪,实现用枪自由,偶尔上山打猎也值了。

    林间小路虽宽,却非柏油马路,坑洼难行。

    车上东西多,知青行李加上村民物品,行进更难。

    小坑马车可过,大坑则无力回天,马累得直喘,轮子深陷。

    石队长无奈,组织众人推车。

    众人齐心协力,才让马车继续前进。

    最痛苦的是,道路崎岖,越往山里越难行,只能人力推,行进缓慢,众人疲惫不堪。

    石队长和涩度等还好,前者常年劳作,体力过人。

    拥有百吨巨力之人,若非顾虑引起轰动,他足以轻易举起马车与马匹,健步疾行。

    这几位自小未经风雨的知青,此刻苦不堪言。

    他们面色惨白,汗水淋漓,气喘吁吁,仿佛随时会倒下。

    在火车上,他们已历经重创。

    棒梗屡遭殴打,身心俱疲,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满心只想如何报复雪耻。

    连续熬夜,黑眼圈深重。

    小当则一直为继父之事烦恼,思忖未来相处之道,却始终无解,终致心力交瘁。

    沈娜与段文斌境遇更糟。

    沈娜因一块疯狂的石头大伤元气,又当众出丑,羞愧难当,几乎崩溃,自觉处处受人异样目光,连闺蜜都刻意疏远,让她心痛不已,内心几近扭曲。

    段文斌更是饱受煎熬,不仅被意外喷了一身,还丢失了所有财物,若非刘思慧相助,连火车罚款都无法支付。

    更令他苦恼的是,总觉得身上有股难以言喻的异味,即便搓洗至脱皮,仍挥之不去。

    特别是想到曾因惊愕张口,不慎“品尝”了一口,更是恶心至极。

    相比之下,刘思慧较为乐观,心宽体胖,然而从小娇生惯养,此番旅途劳累,也让她气喘吁吁。

    经过又一段崎岖路程,段文斌终于体力不支,不顾地面脏污,径直坐下,不愿起身。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瘫倒,喘息不止。

    显然,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体力,方能继续前行。

    目睹此景,石队长的脸色阴沉至极。

    “究竟怎么回事?立刻起身继续前行!”

    “天黑前必须回村,否则夜间行走更为艰难!”

    众人连连摇头,哀求道:“队长,我们实在走不动了,就让我们歇会儿吧,再走真要没命了!”

    “对,实在走不动了!”

    “你们先走吧,我们稍后再追!”

    石队长脸色铁青,冷哼一声:“哼,想走就走,不想走拉倒!”

    “别忘了,我们不是来享福的。

    这点苦都吃不了,回了村更没你们的立足之地!”

    “村里的活儿比这苦多了,女人都得像男人一样干活!”

    “受不了就趁早离开,从哪来回哪去!”

    “我们村不养闲人,更不养娇生惯养的大爷!”

    说完,石队长大手一挥:“愿意留就留,我们继续赶路,不必理他们!”

    “半夜前必须回村!”

    见众人真要离开,地上的几人也慌了神,不顾疲惫,连忙起身跟上队伍。

    深山老林,野兽出没,跟大队走至少安全些。

    石队长见状,没再多言,只是瞥了他们一眼,继续前行。

    半小时后,几人体力耗尽,再次躺倒在地,任凭石队长如何劝说,都不肯起身。

    石队长无奈,又不能真的弃之不顾。

    眼看时间紧迫,行程才过三分之一,石队长心急如焚。

    再拖下去,今晚非得在林子里过夜不可。

    林中过夜危险重重,降温且野兽横行,万一伤人,责任重大。

    正所谓祸不单行,越是焦急,天气越是作对。

    晴空突转乌云密布,雷声轰鸣,细雨绵绵而下,倒也为这夏日带来一丝凉意。

    黑子走近石队长,忧虑地说:“队长,这雨势不妙,看来不会小。”

    “我们怎么办?硬闯还是找地方躲雨?”

    望着愈发阴沉的天空,石队长心中也没底。

    理论上,只要天色未暗,再大的雨也能前行,大不了淋湿一身,回家喝碗姜汤便无碍。

    但眼下,车上载着不少物资,尤其是给村民的东西不容有失,粮食一旦被水泡坏,他们难以交代。

    思索片刻,石队长叹了口气:“先找地方避雨吧,看情况再说。”

    “如果雨不停,我们可能得在林子里过夜。”

    黑子点头:“我记得前面有个山洞,去那里避雨吧。”

    决定后,石队长催促地上的人:“别磨蹭了,起来!到了地方让你们歇个够,现在先推车!”

    几人闻言,连忙起身,拼尽全力推车,只盼尽快到达能休息之地。

    不到一里的路,之前磨蹭需半小时,此刻为求休息,众人使出浑身解数,仅用十五分钟便抵达。

    眼前是一个位于矮山边的石洞,深约七八米,高约两米,刚好容人通过。

    大雨倾盆,众人急忙卸车搬物进洞,拴好马车,十人鱼贯而入,挤在这不大的空间里避雨。

    一番忙碌后,众人疲惫不堪,靠山壁喘息,无暇擦拭脸上的雨水,只顾着恢复体力。

    不久,有人打喷嚏,众人才觉寒意刺骨。

    山洞阴暗,衣物湿透贴在身上,更添几分冰冷。

    先前忙碌时,热气尚能抵挡一二,此刻停下,只剩彻骨寒意。

    风雨交加,寒风凛冽,令人颤抖不已。

    石队长见状,在山洞角落找到一捆干柴,用火柴点燃,火堆瞬间让山洞温暖许多。

    “这些柴火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火种,关键时刻能救命。”他解释道,“就像现在,我们浑身湿透,外面大雨倾盆,根本找不到干柴。”

    “若没有这个山洞里的柴火,我们非冻死即病倒。”石队长继续说,“离开前,我们必须补足柴火,方便后来人。”

    “与人方便,于己方便,这是我们的不成文规矩。”

    傍晚,众人围坐在火堆旁,听石队长讲述,纷纷点头赞同。

    他们深知,是前人的努力让他们在此得以取暖。

    石队长站起身,走到洞口望向外面。

    夜幕已降临,大雨却愈发猛烈,仿佛天破了个洞,洪水倾泻而下。

    “今晚恐怕走不了了,只能在这山洞里过夜。”石队长无奈地说。

    山路本就崎岖,雨后更是危险重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众人听后,反而松了口气。

    谁愿意在这恶劣天气里冒险赶路呢?

    “开始吃饭吧,累了一天了,吃完早点休息。”石队长说。

    所谓的“埋锅造饭”,其实是拿出干粮在火堆上烘烤,就着凉水吃下。

    众人皆是如此,唯有涩度不同。

    他从行李包中掏出几个饭盒,放在火堆旁加热。

    不久,诱人的菜香弥漫开来,引得众人垂涎欲滴,手中的干粮顿时失去了吸引力。

    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涩度打开了饭盒盖。

    瞬间,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众人纷纷投来目光。

    当他们看清饭盒里的内容时,都惊讶不已。

    饭盒里满满当当装的都是色香味俱全的肉菜:红烧肉、小鸡炖蘑菇、辣椒炒肉、红烧兔子、溜肉段。

    五个饭盒,五个菜,而且全都是肉菜。

    香味迅速充满了整个山洞,让人垂涎欲滴。

    “叶兄弟,这些菜哪来的?味道怎么这么熟悉?”有人问道。

    “像是镇里那家饭店大师傅的手艺!”另一人附和道。

    涩度耸了耸肩:“中午在那家饭店打包的,味道当然一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