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是上官玥!
    谢北墨是帝京最后一个得知上官止去世的人,待他赶到上官府时。

    只见灵柩前跪着上官氏一族。

    上官玥在灵柩前抱头痛哭,眼睛都肿了。

    看着这场景,谢北墨踌躇不敢跨进上官家的大门。

    谢北墨既惶恐又自责。

    他作为上官止的乘龙快婿,上官止已经去世他却浑然不知。

    惶恐是他怕上官家对他有异议。

    自责是他见到上官玥都哭成这样了,他竟然还在跟别的女人花前月下。

    真是罪过,他怎么可以这样。

    谢北墨双膝跪地,跪着向前。

    上官家都对他投去异样的目光,他怎么现在才来?

    谢北墨来到上官玥身侧,抱着痛哭的她安慰。

    “阿眠,还有我,对不起,我来晚了,对不起。”

    上官玥一天没见到谢北墨,别提有多气愤。

    但目前她还搞不清楚谢北墨为什么突然消失,她也知道现在是促进她和谢北墨关系和好的绝佳机会。

    上官玥投进谢北墨的怀里,哭得愈发撕心裂肺。

    这一刻,谢北墨忘记这两天发生的一切。

    他紧紧的抱着她,他很心疼她。

    谢府青云阁。

    宋绾坐于桌前,凝视着案几上的龙凤呈祥玉佩以及她所绘制的龙凤呈祥图样。

    这龙凤呈祥玉佩是谢高送给沈箐的定情信物,但为何又与走水案的龙凤呈祥图一模一样?

    染夜走进来,福身行礼,禀报:“殿下,已经查过了,这王家在衢州也有店铺。

    这龙凤呈祥佩是王家玉石店特产的玉佩。”

    难道只是巧合?

    只是谢高恰好在衢州,于是在王家玉石铺买了这龙凤呈祥的玉佩送给沈箐?

    宋绾凝视着这两件物品,愈看愈觉得似曾相识,苦思许久,道:

    “染夜,你可觉此玉佩眼熟?”

    染夜虽并无特别感受,却仍问道:“殿下,什么意思?”

    宋绾有些急切的吩咐:

    “快去将上官玥给本宫的那块半块玉佩拿来。”

    染夜快步离去,未几,便抱着一个小盒子折返。

    将其开启,里面是两年前上官玥送给宋绾的那块玉佩。

    宋绾拿起玉佩,置于案几上比对。

    满脸惊愕,“此半块玉佩与这龙凤呈祥图中的凤凰样式毫无二致。”

    染夜目光急速移至案几。

    还真是……一模一样。

    宋绾倒吸一口凉气。

    青云阁外。

    谢辞砚坐于轮椅之上,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玉佩。

    此玉佩亦仅有一半,上面的龙栩栩如生,这是谢北柔今日送给他的。

    谢辞砚去过苏家,苏家东墙上龙凤呈祥的图案他亦曾见过,这半块玉佩与其龙形样式毫无差异。

    这是巧合吗?

    还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谢北柔为什么要送他这块玉佩?

    正当谢辞砚想得入神时,宋绾步伐疾步跑出来。

    由于太急被门槛绊了一下,她重重向地上摔去。

    后面紧跟着的染晴与染夜,瞳孔骤然放大。

    谢辞砚动作迅速,转动轮椅,伸手接住宋绾。

    宋绾重重地摔在谢辞砚腿上,手紧紧抓住他的手臂。

    猛然抬头的刹那,视线与谢辞砚阴鸷如鹰隼般的漆眸相对。

    他那双寒潭般的眼眸很快潋滟丝丝暖漪。

    屋内昏暗的灯光透过大门映照在谢辞砚的脸上。

    他的五官生得极好,被灯光浸染过的眉梢眼角更是秋月春风不可及,灯光都甘愿匍匐其中。

    他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节奏。

    谢辞砚归来已有半月,宋绾知道他容貌出众,却从未敢仔细端详。

    这煞神的相貌在帝京也可称得上是顶尖。

    立于门口的染晴和染夜,手心不禁捏了一把汗。

    “殿下。”谢辞砚冰冷的手触及宋绾的手,欲将她扶起。

    宋绾很快回过神来,对着门口的二人说道:

    “还不快扶本宫起身。”

    染晴和染夜赶忙上前扶起宋绾。

    “殿下没事儿吧?”

    “殿下,您怎么样了?”

    “没事。”

    宋绾的视线再次落在谢辞砚身上,拉开一点距离。

    适才温热的柔荑不经意间触到他那仿若寒冰的手。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触,但宋绾却感觉一股寒意从指尖渗入骨髓。

    活人的手,怎会如此冰冷?

    宋绾上下打量一番,才发现谢辞砚又穿着夏日里才会穿的素色薄裳。

    “我就如此吸引殿下?”谢辞砚眼尾微扬,流露出深意。

    宋绾收回视线,“有病!”

    谢辞砚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将玉佩递给宋绾,“草民觉得,殿下需要此物。”

    宋绾的视线集中在那块吊坠上,精美的龙形雕刻栩栩如生……

    不对……

    宋绾一把夺过玉佩,将自己那半块玉与此玉拼接在一起。

    两块玉完美契合。

    宋绾清眸中凝聚讶然。

    “是上官玥!”

    “是上官玥!”

    宋绾和谢辞砚齐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