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章 犯跸告状
    宋绾一行人回到淮梅院,宋绾便迫不及待打开卷宗。

    卷宗上说,建和十五年,顾浒贪污了朝廷拨给槐县的赈灾款。

    建和十五年,也就是两年前。

    两年前槐县发生山洪,朝廷拨了赈灾款,难道他们污蔑顾浒私吞的就是这笔钱?

    如果这笔钱被上官玥拿来开青楼,那假冒证据的情况下,她为什么不直接杀掉顾浒,还说一定要让他将贪墨的钱拿出来?

    难道顾浒手里有上官玥什么上把柄?

    无论如何,下一步计划得实施了。

    隔天,大雪。

    昭然一身素衣,跪在门口,高举血状,喊冤叫屈,犯跸告状。

    这是宋绾安排的,顾浒一案是刑部受理,那昭然只能这样,她的冤状才可能送到陛下面前。

    没有机会,那就自己创造机会,宋绾想通过这次争取入朝廷的机会。

    “陛下,冤枉啊!”

    “陛下,民女有冤情!”

    “求陛下替民女申冤啊!”

    一名侍卫,自宫门口疾行而入,至金銮殿,跪地禀报:“启奏陛下,皇城门口有人欲告御状。”

    告御状?

    太子宋帆凝眉问道:“可是地方官员?”

    “回殿下,非官员,乃一女子。”

    群臣闻之,顿时哗然。

    瑞王宋舟进言:“父皇,一介草民能有何冤屈,无非是胡搅蛮缠,欲扰朝堂。”

    宋帆拱手道:“父皇,一平民百姓竟敢告御状,此冤情定然不小,恳请父皇……”

    晋帝打断宋帆,冷声道:“瑞王说得再理。”

    晋帝总是这样打断宋帆,宋帆虽习以为常。

    但一弱女子竟敢告御状,必是有天大冤情,“父皇,民为君之根本,君为民之心,君心正则民安,君心肃则民敬。她既来告御状,想必是有大冤。”

    晋帝面色一沉,厉声道:“太子是说朕不配为万民之君?”

    “儿臣绝无此意。”

    晋帝时常于百官面前,对宋帆说的话过度曲解,动辄加诸莫须有之罪。

    宋帆早已对晋帝已失望至极,但面对这样的质问,仍不禁心寒。

    白汇深知,晋帝是怕宋帆抢了宋舟风头,故而处处刁难,遂道:“陛下,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瑞王亦道:“父皇,既然如此,此处乃金銮殿,若她能闯过四十九门,便许她上殿陈诉冤情。”

    所谓四十九门,是四道宫门的四十九名武艺高强的护城将士,其出手狠辣,一弱女子,岂能过得去?

    瑞王此举,不是想试探女子告御状的决心与胆量,而是想要了她命啊!

    “准!”

    宫门口,将士拿着长枪,逼迫昭然离开,昭然不曾动摇,眼神坚定,大喊冤屈。

    将士见其不为所动,收到命令后,直接对昭然动武,不曾想昭然会武,动作敏捷,没几下几名将士就被打倒在地。

    将士越来越多,即便昭然武艺超群,也有点抵不住,口吐鲜血,仍在坚持。

    最后,一身血衣的昭然闯过四十九门。

    一名侍卫匆匆去报,“启禀陛下,那女子……”

    瑞王打断他的话,一脸不屑道:“死了就丢乱葬岗,不用来通报陛下。”

    宋帆心里有点堵,觉得自己身为大燕太子,只能眼睁睁等着百姓含冤而死。

    “不是,陛下,那女子闯过四十九门了。”

    群臣讶然,怎么可能,四十九门的将士皆出自南阳侯旧部,武艺超群,一个女子,怎么可能就这样通过了?

    宋帆对这女子产生一丝敬佩,立即道:“父皇,既然她过了四十九门,那就让她入殿吧!”

    晋帝也只好让人进殿。

    昭然的伤口仍在渗血,她强忍着左腿的剧痛,拖着残躯,一步一个血印,迈入金銮殿,眼神坚毅,毫无惧色。

    群臣看着那还在滴血的裤脚和长长的血痕,皆不禁为之震撼。

    宋帆凝视着那道身影,越来越近。

    昭然?

    竟然是她,原以为能闯过四十九门的女子应是年长且身形魁梧,岂料,竟是昭然。

    宋帆知道她武艺不错,不曾想是这种境界的,佩服她的胆量。

    昭然在宋帆身侧跪地,恭敬地行了大礼,“民女昭然,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晋帝道:“既然过了四十九门,就说说你有何冤屈,要告谁?”

    “陛下,民女要告,刑部白杨。”

    群臣听到这,皆骇然。

    “民女叫昭然,是槐县前县令顾浒家的婢子,白杨因爱慕我家小姐,我家小姐不从,他就伙同朝中权贵,污蔑我家老爷贪污,抓走我家老爷,逼疯我家夫人,还带走我家姑爷和小姐,最后还放火烧了顾家。”

    大殿之上,霎时一片死寂。

    晋帝过了好半晌,才沉声道:“哪位爱卿愿替朕,接下她手中的御状?”

    白杨可是白汇的义弟,众臣可不敢得罪白汇。

    昭然用余光瞥了四周,宋帆正欲站出,却被身后的上官行拉住,示意他切莫冲动行事。

    在大燕,所有京官无论品级高低,都需参加朝会。

    五品以上的官员需每日朝参,九品以上五品以下的官员,除了一年的十二月需要整月上朝,其他月份只需初一和十五以及二十上朝。

    立在队伍最末的谢高和谢书相视一眼,谢高觉得,要是上官玥和谢北墨在,那他们肯定敢接下这状子,即便他是刑部尚书的义弟又如何,上官玥可是上官家的女儿,压根不怕什么得罪不得罪。

    晋帝见无人应答,大声问道:“难道就无人敢替朕接下这御状?”

    大殿内鸦雀无声。

    宋帆心里酸涩,昭然好不容易来到殿前,这偌大的朝廷,却无一人敢接她的状子,而他身为太子,也不能接。

    “儿臣愿替父皇接下御状。”

    宋绾款款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