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7章 拍马屁真是毫不含糊
    而对陆尘来说,

    他就能一网打尽。

    “什么背景?”

    高晋想了想说:“应该是从船民中心出来的。”

    “难民?”

    船民中心就是难民中心,

    逃难的人数以十万计,

    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暴力犯罪和劳动力市场混乱。

    而对于江湖中人来说,

    则是多了一群抢饭吃的对手!

    那就是安南帮!

    按照规定,

    难民应该只待在船民中心,

    吃喝住都由那里安排。

    但规矩归规矩,

    没人愿意天天吃大锅饭,

    也没人想一辈子困在一个地方,

    所以很多人偷偷溜出船民中心,

    有的去打嘿工,

    有的则混进了江湖。

    他们像浮萍一样无依无靠,

    所以特别狠,特别拼!

    而且因为安南长期打仗,

    大部分成年男性都上过战场,

    这些人战斗力和专业度不比大圈仔差!

    “是的。”

    高晋说:“我已经向大侠打听过了,他手下有一帮安南人,也许能查出些线索。”

    “不用这么麻烦。”

    陆尘的手下早就盯上了那伙人,

    不管他们是哪边来的,

    不管他们有多厉害,

    没人能比得上他手下的死士!

    “等我通知。”

    “现在,你先敲山震虎!”

    “还有,把合同准备好。”

    湾仔海旁道海外信托银行总部的顶层会议室里,陈涛涛、黄世同、黄长赞、钟朝发等核心董事都在场。

    陈涛涛和黄世同代表公司的大股东出席,而黄长赞等人原本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不过陆尘觉得他们更听话,就另外任命他们为董事。

    这样一来,决策就更加集中了。

    陆尘走进会议室,众人立刻站起来:“董事长。”

    陆尘对海外信托银行的控制力远超原来的张家和曹家,只要资金足够,他甚至可以强行把银行变成自己的私有企业。

    不过他并不打算这么做。

    银行面对的是全球客户,如果强行私有化,容易被说成不透明、不安全,进而影响业务。

    这也是陆尘只以个人大股东身份出现的原因之一。

    “坐下。”

    陆尘走到主位坐下:“我刚才从登龙街过来。”

    “你们知道那边的情况吗?”

    钟朝发赶紧说:“董事长,听说恒隆的运钞车被抢了,损失很大。”

    黄长赞叹气:“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听说这批不记名债券没有投保。”

    既然没投保,损失当然只能由恒隆自己承担。

    陆尘不动声色地看了陈涛涛一眼,突然损失五个亿,相江府衙肯定撑不住。

    陈涛涛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原来恒隆损失这么严重,他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这件事不仅提醒了我,也提醒了我们银行。”

    陆尘说:“安保问题必须重视。”

    “所以我决定全面更换海外信托银行的安保系统。”

    在陆尘收购海外信托银行之后,系统就已经为“四一七”打通了以战养兵的通道,允许他招募500名死士。

    但那只是系统安排的死士,并没有真正取代银行原有的安保体系。

    而陈涛涛上任后,主要精力放在调整和优化银行的业务上,自然没太关注安保方面。

    陆尘就不一样了,他非常重视安保工作,不仅能合法合理地安排死士,还能打造品牌效应。

    “陆董考虑得很周到。”

    黄长赞第一个表示赞同:“最近抢劫案越来越多,连银行的运钞车都被抢了,谁知道下一次会不会有人直接冲进银行?”

    “专业安保不仅能提升银行的安全,还能让客户更有安全感。”

    有了恒隆的例子,其他人纷纷附和。

    没办法,上市公司就是这个样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有章法,就像他们现在做出的决定,将来是要作为公告向全市市民公布的。

    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别人还会向证监会投诉……

    所以,每件事都必须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好。”

    陆尘接着说:“到时候在市场上多找几家安保公司来比较一下。”他当然不能直接指定东皇安保,

    肯定要找几家公司一起参与竞标,作为陪跑。

    然后通过一系列合法合规的筛选,

    最终把东皇安保选为海外信托银行的合作伙伴!整个过程必须公开透明,

    谁看了之后也挑不出毛病。

    陆尘接着说:“各位,我刚刚从跑马地回来,听到一个消息。”

    大家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除了刚到港的陈涛涛之外,其他人都曾是马会的会员。

    陆尘说:“马会的夏董告诉我,今年的投注额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四百亿。”

    夏董就是夏志贤,

    他同时也是恒隆银行的董事,黄长赞、钟朝发等人对他都很熟悉。

    听到这话,

    黄长赞几个人眼神一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夏董已经开始跟陆先生接触了?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陆尘语气坚定地说:“马会的投注额是本港经济的风向标。”

    “既然投注额在上升,说明市民的信心正在恢复,开始工作,收入也在增加。”

    大家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经济变好,银行的业务自然也会跟着提升。

    陆尘接着说:“市民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买房。”

    为了房子,为了一个安身之所,

    在相江这个地方,

    只要是有点钱的人,第一个念头就是买房。

    大家纷纷点头:“陆董事长真有远见。”

    钟朝发突然想起一件事,

    他说:“之前柴湾有个大型私人屋苑叫杏花邮,首期推出了448个单位,听说在开盘前八天,就已经有很多买家,包括代人排队的、炒房的和中介公司的人,排起长队,日夜不停地等,人数多达几百人,场面非常火爆,甚至打破了本港历史上最长排队买房的纪录。”

    房地产炒作一直都有,

    在热销的时候,

    甚至会有嘿社会的人来插队。

    钟朝发接着说:“我听说有些炒房的人竟然以每张五万元的价格卖申请表,还出现了假的售楼回执。”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

    每个人的神情都变得兴奋起来!

    钟朝发说的这件事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

    但是对银行和地产商来说,这却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说明市民的购房热情又被激发了,

    那他们就需要贷款。

    在相江买房,

    大部分房款都是靠贷款,

    对银行来说,赚钱的机会来了。

    “没错。”

    黄世同也说:“康泽花园刚推出的时候,申请的人太多,现场秩序乱得不行,开发商只好暂时停止发放申请表,第二天就在报纸上登了公告,让大家可以寄申请表回来。”

    “申请的人可以寄信把申请表和一张一万元的本票一起寄回去,等几天之后才抽签。”

    “炒房的风气越来越热,说明房地产市场又开始回暖了。”

    陆尘微微一笑:“中英之间的协议已经谈妥了,相江的未来越来越清晰,大家的信心也慢慢回来了。”

    “再加上港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本港的出口一下子多了起来,经济也开始慢慢恢复。”

    “接下来,就是银行发展的时代。”

    大家纷纷鼓掌,

    他们都是老银行人,

    59.6%的人自然明白陆尘的意思。

    市场经济越活跃,

    大家对钱的需求就越大,

    也更敢花钱。

    可一旦市场不好,哪怕手里有钱,

    第一反应也是省吃俭用。

    “我们要从海外信托银行之前太过冒进的教训中吸取经验。”

    陆尘神情突然变得严肃:“银行就是银行,要踏踏实实做自己的本行。”

    众人立刻坐直了身子,

    海外信托银行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之前太急功近利,

    在地产行业投入太多!

    一个银行不专心做贷款融资,

    却跑去搞地产开发……

    在行情好的时候当然没事,但一旦遇到困难,

    那就会被压垮。

    “我们明白了。”

    大家纷纷说道:“吃一堑长一智,海外信托银行好不容易才挺过来,以后肯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是因为陆尘掌握了大部分权力,

    就算他们想做什么,也只是想想罢了。

    “陈总,各位。”

    陆尘接着说:“接下来应该会有不少新股发行,或者供股,我觉得我们应该另外成立一家商人银行或者财务公司,专门负责企业的收购、合并、重组这些业务。”

    陈涛涛马上说:“董事长,我本来就想跟您汇报这个事,没想到您已经提出来了。”

    黄世同在一旁笑着说:“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大家顿时笑了起来。

    1965年银行危机之后,

    相江正府暂停了新银行牌照的发放,

    持牌银行的数量从1964年的86家减少到了74家。

    那时候外资进入相江的方式,是和本地银行合作,

    或者在市场上收购银行的股份,

    以此在港开展银行业务。

    不过,

    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相江金融市场的成本越来越高,

    能收购的目标也越来越少。

    很多国际银行就改以财务公司的形式来港设立分支机构,

    从事不需要银行牌照的商人银行或投资银行业务,

    比如安排上市、包销、并购等。

    比如说,和恒隆关系密切的大来财务,就是这样运作的。

    那么,为什么要另外成立财务公司呢?

    当然是为了在经营上更灵活方便。

    比如海外信托银行,

    陆尘虽然已经掌握了实权,但想要换一家安保公司,还得借着恒隆运钞车被抢这件事来推动,这就是上市公司带来的限制,也是陆尘为什么要把华人置业重新私有化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尘有意让陈涛涛多露脸,便说道:“陈总有什么看法,正好说说。”

    陈涛涛立刻回应:“董事长,各位董事,是这样的。”

    “主要是两件事,一件就是董事长刚才提到的银行要专注主业的问题。”

    “我认为,个人住宅按揭业务未来大有可为。”

    陈涛涛拿出一份文件分发给大家:“大家看看。”

    “本港的个人住宅按揭市场,在1979年的时候,按揭贷款总额不过86.52亿港元。”

    “而今年截至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50亿港元。”

    大家纷纷点头:“年增长率超过25%,市场确实在不断扩张。”

    陈涛涛接着说:“现在各大银行已经调低了利率,按揭成数也提到了九成。”

    “不过,市场信心还是不够。”

    有人问:“陈总,你的意思是?”

    “需要有新的突破。”

    陈涛涛说:“住宅按揭会成为银行的核心业务,但关键是要让人敢贷款。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贷款年限从20年延长到25年……”

    虽然只多了5年,

    但这能大大减轻购房者的负担,

    因为相江工作机会多,

    只要愿意干,总能找到事做。

    另外一点,

    虽然房价在涨,

    但工资也在涨。

    比如1980年时,

    相江的平均工资才一千多到两千左右,

    现在却已经超过了三千!

    理论上来说,

    贷款时间越长,

    对港人越有利!

    众人有些动容:“再延长五年?”

    他们不自觉地看向陆尘,

    虽然只是把20变成25,

    但这事牵涉太多方面。

    “好。”

    陆尘忽然叫来秘书:“今天是不是有一份叫《天天日报》的报纸上市?”

    大家不知道原因,

    但觉得这可能是个变数,

    都望向秘书。

    秘书赶紧回答:“是的,董事长,我马上拿过来。”

    很快,

    秘书端来一叠报纸,

    他很机灵,

    先给陆尘递了一份,

    然后立刻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董事。

    大家接过一看,

    都不由得“咦”了一声:

    “这……”

    他们彼此看了看,

    都觉得眼前一亮。

    原来,《天天日报》全部是彩色印刷,

    而且标题特别吸引眼球。

    黄世同说:“这张报纸挺有意思,感觉跟看娱乐杂志差不多。”

    陆尘微微一笑,

    他拿起手里的《天天日报》,又拿出桌上原本就有的《东方日报》做对比。

    一个全彩印刷,一个嘿白,一比之下,根本没人注意到《东方日报》。

    “大家怎么看?”

    大家纷纷说:“《天天日报》用的是全彩,视觉效果更突出,也更容易吸引人。”

    “看起来好像更贴近生活。”

    “对。”

    陆尘放下《东方日报》,

    他晃了晃手中的《天天日报》:“自从有声电影出现后,默片就彻底被淘汰了。”

    “本港开始有彩色电视后,没人再看嘿白电视,这些旧电视都运到哒路去了。”

    陆尘问:“为什么?”

    众人顿时陷入思考。

    钟朝发高兴地说:“我明白了,董事长的意思是说,想要进步,就必须改变。”

    黄长赞羡慕地看了钟朝发一眼,

    小钟年轻,脑子就是转得快,拍马屁都比别人快一步。

    “没错。”

    陆尘说:“就是要改变。”

    “没有哪条法律说按揭只能贷二十年,对吧?”

    大家点头。

    “以前银行靠炒金、收手续费赚钱,根本没有按揭这回事,那为什么现在要转来做住房按揭?”

    五十年代的时候,

    相江提供住房按揭的是一些专门的财务公司……

    银行是后来才进入这个市场的。

    “一定要紧跟时代。”

    “我觉得陈总的提议非常可行。”

    黄长赞终于找到了机会,

    他捋了捋下巴的胡子,

    感慨道:“董事长讲话通俗易懂,还让人深思,给我们上了一堂好课。”

    “确实可以试试。”

    大家纷纷鼓掌,

    心里却在想,

    黄长赞这老家伙,拍马屁真是毫不含糊。

    “陈总,你继续说。”

    陈涛涛咳嗽一声:“既然这样,我会做个计划出来。”

    “还有一件事。”

    “董事长,各位董事,我发现哒路的改革开放发展势头很好,出现了不少高市值的企业。”

    陆尘眼睛一亮,

    自己没看错人!

    没想到陈涛涛已经开始关注哒路的机会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