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回京的盛况犹在眼前,转眼已是三年过去。大祁国泰民安,边境再无战事,真正进入了太平盛世。
这日,镇北侯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今日是萧慕玥和萧念云的四岁生辰,也是秦桑与辛锐大婚的日子。双喜临门,整个侯府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祁玥一早便忙着打点各项事宜。如今的她已完全适应了侯爷夫人的身份,处理起府中事务游刃有余。
“娘亲!”念云穿着新衣跑进来,扑进祁玥怀中,“舅舅说今天要给我和哥哥做大风筝!”
祁玥为女儿整理衣襟,笑道:“那你要谢谢舅舅才是。”
慕玥跟在妹妹身后,小大人似的行礼:“母亲,宾客已经到了前厅,父亲让孩儿来请母亲。”
祁玥欣慰地看着儿子。慕玥虽然才四岁,但言行举止已颇有萧随云的风范,沉稳懂事。
前厅中,萧随云正在招待宾客。见到祁玥,他微笑着迎上来:“都准备妥当了?”
祁玥点头,目光扫过满堂宾客。太子与太子妃、祁怀鹤与辛兮瑶、祁明月与姚修言……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吉时到,秦桑与辛锐的婚礼正式开始。秦桑身着大红嫁衣,美得令人移不开眼。辛锐更是喜形于色,多年的守候终于修成正果。
“真好。”祁玥轻声感叹,“有情人终成眷属。”
萧随云握住她的手:“就像我们一样。”
婚礼结束后,便是孩子们的生辰宴。慕玥和念云收到无数礼物,最得他们欢心的却是萧随云亲手做的一对木马。
“爹爹最好了!”念云抱着木马不撒手。
慕玥虽也喜爱,却仍保持着小大人的模样,规规矩矩地向父亲道谢。
宴席间,太子宣布了一个消息:皇帝决定在明年禅位,由他继位。
满座皆惊。萧随云起身道:“殿下英明,必能开创盛世。”
太子微笑:“还需诸位爱卿鼎力相助。”
宴席持续到深夜。送走宾客后,萧随云与祁玥在院中漫步。月光如水,桂花飘香,与多年前定情之夜的景致一般无二。
“时间过得真快。”祁玥感叹,“转眼孩子们都四岁了。”
萧随云揽着她的肩:“待太子登基,我打算辞去朝中职务,多陪陪你和孩子们。”
祁玥惊讶:“你还年轻,为何……”
“这些年来,我为大祁做的已经够多了。”萧随云目光温柔,“如今四海升平,我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况且……”
他顿了顿:“慕玥和念云渐渐长大,我想亲自教导他们。”
祁玥靠在他肩上:“只要你开心,我都支持。”
次年春天,太子正式继位,是为景和帝。新帝登基后,萧随云果然上书请辞军职。景和帝再三挽留,见他心意已决,最终准奏,但仍保留他镇北侯的爵位,允他参与朝中大事的商议。
辞去军职的萧随云仿佛换了一个人。他每日陪着祁玥教导儿女,偶尔与辛锐切磋武艺,或与秦桑探讨医术,过上了向往已久的平静生活。
这日,他正在院中教慕玥习字,念云在一旁玩耍,祁玥坐在廊下绣花,阳光暖暖地照着一家人。
“爹爹,这个字念什么?”慕玥指着书上的字问。
萧随云耐心解答:“这个字念‘仁’,仁爱的仁。为君者要以仁治国,为人者要以仁待人。”
念云跑过来,奶声奶气地问:“爹爹,那我要对所有人都很仁爱吗?”
萧随云将女儿抱到膝上:“对好人要仁爱,对坏人则要勇敢。就像爹爹以前打仗,对百姓仁爱,对敌人勇敢。”
祁玥听着父子三人的对话,心中满是幸福。这样的平静生活,正是他们历经磨难才换来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秋日的一天,边关突然传来急报:西戎发生内乱,阿史那宏趁乱夺取政权,再次集结军队,欲犯大祁边境。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景和帝急召萧随云入宫议事。
“随云,此事你怎么看?”御书房内,景和帝神色凝重。
萧随云沉吟道:“阿史那宏此人野心勃勃,但西戎刚经历内乱,军心不稳。若是及时出兵,必能一举平定。”
“朕欲御驾亲征,你可愿随行?”
萧随云跪下行礼:“臣义不容辞。”
回府后,萧随云将此事告知祁玥。祁玥虽担忧,却知这是他的责任。
“去吧,”她为他整理行装,“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这一次,萧随云不再是主帅,而是以参军身份随驾。景和帝亲自统帅三军,士气大振。
出征那日,祁玥依旧带着孩子们在城楼相送。不同的是,这次慕玥和念云已经懂事,知道父亲要去保家卫国。
“爹爹要打败坏人!”念云挥舞着小手。
慕玥则认真地说:“孩儿会在家照顾好母亲和妹妹。”
萧随云欣慰地摸摸儿子的头,又深深看了祁玥一眼,转身跨上战马。
大军开拔,祁玥望着远去的旌旗,心中默默祈祷。
战事比预想的顺利。在景和帝的英明指挥和萧随云的巧妙谋划下,大祁军队连战连捷,很快就将西戎军队逼退百里。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时,意外发生了。景和帝在巡视前线时遭遇埋伏,危急时刻,萧随云挺身相护,身中数箭。
消息传回京城,祁玥几乎昏厥。她强忍悲痛,立即请秦桑一同前往边关。
当她们赶到时,萧随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伤势严重,需要长期休养。
“你怎么又……”祁玥看着他满身的绷带,泪水止不住地流。
萧随云虚弱地笑笑:“保护陛下,是臣子的本分。”
景和帝感念萧随云的救命之恩,特赐他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又下旨在全国各地修建忠烈祠,供奉为国捐躯的将士。
在祁玥的精心照料下,萧随云的身体渐渐康复。然而这次重伤终究伤及根本,太医说他今后都不宜再上战场。
“这样也好,”回京的马车上,萧随云握着祁玥的手,“我终于可以安心陪在你和孩子们身边了。”
祁玥靠在他肩上:“嗯,我们回家。”
回到京城,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景和帝亲自出迎,百姓夹道相迎。
更让萧随云惊喜的是,慕玥和念云在先生的教导下,已经会写简单的诗句欢迎父亲归来。
“爹爹是英雄!”念云扑进父亲怀中。
慕玥则认真地说:“孩儿长大后也要像爹爹一样保家卫国。”
萧随云抱起一双儿女,眼中满是欣慰。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五年过去。大祁在景和帝的治理下越发强盛,真正实现了国泰民安。
慕玥和念云已经九岁,一个沉稳聪慧,一个活泼伶俐,都是京城中有名的好孩子。
这日,萧随云和祁玥在花园中品茶,看着孩子们在院中玩耍。
“时间过得真快。”祁玥感叹,“转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萧随云握住她的手:“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祁玥微笑:“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相携的二人身上。多年的风雨过后,他们终于过上了向往已久的平静生活。
腊月二十三,小年。京城飘起了细雪,家家户户开始洒扫庭院,准备年货。镇北侯府内,祁玥正指挥下人悬挂灯笼,萧随云则在一旁写春联。
“爹爹写得真好看!”念云踮着脚看父亲运笔。
慕玥在一旁认真临摹,小脸上满是专注。
萧随云写完最后一笔,满意地放下毛笔:“今年是我们一家人团聚的第十个年头,该写些特别的。”
祁玥走过来,念出对联:“‘岁月静好承平世,琴瑟和鸣共白头’。写得真好。”
“娘亲,什么是琴瑟和鸣?”念云好奇地问。
祁玥温柔解释:“就像爹爹和娘亲这样,相亲相爱,相守到老。”
萧随云揽住妻子的肩,眼中满是柔情。十年的光阴非但没有冲淡他们的感情,反而让这份情意愈发醇厚。
这时,管家送来一封请柬:“侯爷,夫人,宫里送来帖子,请除夕夜携公子小姐入宫赴宴。”
祁玥接过请柬,对萧随云笑道:“看来今年的团圆饭,要在宫里吃了。”
东宫·承恩殿
太子萧承稷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登基五年,他早已习惯了操劳国事,但每到年关,总还是觉得格外疲惫。
“陛下,该用膳了。”苏清婉端着食盒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小皇子。
“不是说了,在寝殿里还是叫夫君就好。”萧承稷露出难得的轻松笑容,抱起扑过来的小儿子。
苏清婉温柔地布菜:“礼不可废。不过今日的晚膳,臣妾特意做了几道陛下爱吃的家常菜。”
看着桌上简单的四菜一汤,萧承稷心中暖流涌动。这些年,无论他身份如何变化,苏清婉始终是他最知心的伴侣。
“除夕夜宴的菜单可拟好了?”他用膳时间。
“都安排妥当了。特意吩咐御膳房,今年要多备些北狄风味的菜肴,好让二弟妹尝到家乡味。”
萧承稷点头:“你想得周到。承睿和阿史那云今年难得回京,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用过晚膳,苏清婉为萧承稷按摩太阳穴,轻声道:“臣妾瞧着,二弟妹近日似乎有心事。”
“哦?”萧承稷睁开眼,“怎么说?”
“前日她来请安,问了些北狄使臣的事。臣妾觉得,她可能是想念故土了。”
萧承稷沉思片刻:“这些年,她为了承睿,与母国决裂,确实不易。待过了年,让承睿陪她回北狄省亲吧。”
苏清婉微笑:“陛下仁厚。”
睿王府
阿史那云对着铜镜出神,手中把玩着一枚北狄风格的银饰。
“云儿,看为夫给你带什么回来了!”萧承睿兴冲冲地进门,手中拎着一只羽毛鲜艳的雉鸡。
阿史那云连忙收起银饰,强打笑容:“好漂亮的雉鸡。”
萧承睿放下猎物,敏锐地察觉到妻子的异样:“怎么了?是不是又想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史那云低下头:“前日北狄使臣送来年礼,其中有我母亲的信……她病了。”
萧承睿握住她的手:“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去向皇兄请旨,陪你回北狄探望。”
“不可。”阿史那云摇头,“你我是与北狄决裂之人,若是回去,恐怕……”
“怕什么?”萧承睿不以为然,“如今两国交好,岳母病了,女儿回去探望天经地义。再说,有皇兄的旨意,谁敢说什么?”
阿史那云眼中泪光闪烁:“承睿,谢谢你。”
萧承睿笑着擦去她的泪水:“傻丫头,你我夫妻一体,何须言谢。等过了年,咱们就动身。”
公主府
三公主萧承玉正在书房批阅奏章,祁明轩端着药碗走进来。
“殿下,该用药了。”他将药碗轻轻放在案几上。
萧承玉头也不抬:“放着吧,批完这些就看。”
祁明轩无奈,只好拿起奏章念给她听,让她一边听一边用药。这是他们多年来的默契——他协助她处理政务,她则在他的督促下保重身体。
用完药,萧承玉终于放下朱笔,揉了揉手腕:“这些年,辛苦你了。”
祁明轩微笑:“能替殿下分忧,是臣的荣幸。”
“这里没有外人,叫承玉就好。”她靠在他肩上,“有时候真羡慕二皇兄和二皇嫂,可以逍遥自在。”
祁明轩轻抚她的秀发:“待太子再大些,能独当一面了,我就向皇兄请旨,带你游历天下。”
萧承玉眼中闪过憧憬:“真的?”
“君子一言,”祁明轩握住她的手,“快马一鞭。”
英国公府
祁明月正在擦拭盔甲,姚修言抱着小女儿走进来。
“娘亲,爹爹说年后要带我们去边关,是真的吗?”小女儿奶声奶气地问。
祁明月放下盔甲,接过女儿:“是啊,爹爹和娘亲要回去驻守边关,带你和哥哥一起去。”
“太好了!”小女孩拍手雀跃,“我可以骑小马了!”
姚修言看着妻女,眼中满是幸福。这些年在京城安居,虽然安逸,但他们始终怀念边关的岁月。
“边关苦寒,你真的舍得让孩子们去?”祁明月有些担忧。
姚修言笑道:“我们的孩子,岂能娇生惯养?让他们见识边关风光,体验将士生活,对他们有好处。”
“你说得对。”祁明月点头,“再说,有我们在,定能护他们周全。”
辛府
秦桑正在整理医案,辛锐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在院子里看雪。
“夫人,你看,这小子一点都不怕冷。”辛锐得意地说。
秦桑抬头,见儿子在雪地里蹒跚学步,小脸冻得通红却笑得开心,不禁莞尔:“随你,天生好动。”
辛锐抱着儿子走进来:“今年除夕要在宫里过,我已经吩咐下人准备车马了。”
秦桑放下医案,有些犹豫:“我毕竟是医女出身,与那些贵妇同席,恐怕……”
“怕什么?”辛锐不以为然,“你现在是辛府的女主人,堂堂正正。再说,有玥儿在,谁敢轻视你?”
正说着,下人通报镇北侯府送来了年礼。除了常规的节礼,还有祁玥亲手为小侄子做的新衣。
“玥儿总是这么细心。”秦桑抚摸着柔软的面料,心中暖意融融。
辛锐搂住她的肩:“等过了年,咱们带儿子去侯府住几日,让慕玥和念云带着他玩。”
镇北侯府
除夕这天,萧随云和祁玥早早起身,带着孩子们准备入宫。
“爹爹,我这样可以吗?”慕玥穿着新做的锦袍,一本正经地问。
萧随云为儿子整理衣领:“很好,很有小世子的风范。”
另一边,祁玥为念云梳着发髻,小姑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娘亲,宫里是不是很大?听说有个很漂亮的御花园……”
“是啊,御花园里还有梅花,这个时节开得正好。”祁玥温柔地应着。
梳妆完毕,一家四口站在镜前。镜中的他们,俨然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时间过得真快。”祁玥感叹,“还记得我们刚成婚时的样子。”
萧随云握住她的手:“在我眼里,你永远都是当年那个在巷中遇见的姑娘。”
马车驶向皇宫,雪后的京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街巷中传来阵阵爆竹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宫门前,他们遇到了其他几对夫妻。太子与太子妃雍容华贵,二皇子与二皇子妃恩爱甜蜜,三公主与驸马相敬如宾,英国公世子夫妇英姿飒爽,辛锐与秦桑幸福美满。
“人都到齐了,进去吧。”萧承稷微笑着招呼大家。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走向灯火通明的宫殿。雪花轻轻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团圆时刻祝福。
宴席上,美酒佳肴,歌舞升平。但最令人动容的,是这些历经风雨的夫妻们相视而笑的瞬间。
萧随云在桌下轻轻握住祁玥的手,低声道:“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祁玥回握他的手,眼中映着璀璨的灯火:“一定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镇北侯府后园的桃花开得正盛。萧随云两鬓已染霜白,但身姿依旧挺拔。他坐在桃树下,看着不远处正在教孙子习字的祁玥,眼中满是温柔。
“祖父,这个字念什么?”七岁的小孙子萧瑾瑜指着书上的字问。
祁玥耐心解答:“这个字念‘恒’,持之以恒的恒。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就像你祖父,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
萧随云笑着走过来:“又在跟孙子说我的事?”
“在说你的好话呢。”祁玥抬头,眼角的细纹掩不住眼中的光彩,“瑾瑜,去叫你爹娘来用茶。”
小男孩应声跑开。萧随云在祁玥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时间过得真快,慕玥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是啊,他们的长子萧慕玥已在三年前成婚,娶的是翰林院学士之女。如今小两口住在侯府的东院,去年刚添了瑾瑜这个儿子。
而他们的女儿萧念云,也在去年嫁给了辛锐与秦桑的长子辛子瑜。这两家的姻亲,可谓是亲上加亲。
“方才宫里来人,说陛下明日要来府上赏花。”祁玥为萧随云斟茶。
萧随云点头:“承稷这些年,还是常来走动。”
帝后情深
如今的景和帝萧承稷,已在位十五年。在他的治理下,大祁国富民强,四海升平。
次日,萧承稷果然微服来访。与他一起来的,还有皇后苏清婉和他们的三个孩子。
“皇兄今日怎么得空?”萧随云迎上前。
萧承稷笑道:“朝中无事,便来看看你们。清婉说想念玥妹妹做的桃花糕了。”
苏清婉与祁玥相视而笑。这些年来,她们的友情从未因身份变化而改变。
“太子怎么没来?”祁玥问。
“跟着太傅在御书房学习政务呢。”苏清婉语气中带着心疼,“那孩子太过用功,劝他休息都不听。”
萧随云道:“太子勤勉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
午膳后,两位男子在园中散步,两位女子则在亭中说话。
“时间过得真快,”苏清婉感叹,“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
祁玥点头:“是啊,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都还是懵懂的年纪。”
苏清婉轻声道:“这些年来,多亏有你们这些知心人。”
“陛下待你一如既往地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苏清婉微笑:“是啊,他虽是一国之君,但在寝殿里,永远都是我的承稷。”
逍遥王爷
正说着,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二皇子萧承睿与阿史那云带着他们的双胞胎女儿来了。
“皇兄、皇嫂,你们也在啊!”萧承睿依旧是一副潇洒不羁的模样。
阿史那云则稳重了许多,但眉宇间的英气不减当年。这些年来,她与北狄娘家重修旧好,经常往来于两国之间,为促进两国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
“云姨!”萧瑾瑜欢快地跑过来,“您答应给我带的北狄小马呢?”
阿史那云笑着摸摸他的头:“已经送到马场了,待会带你去看看。”
萧承睿对萧承稷道:“皇兄,我们刚从北狄回来,带了些新鲜玩意,回头让人送进宫去。”
“你们啊,总是到处跑。”萧承稷语气中带着宠溺。
萧承睿笑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嘛。再说,有云儿陪着我,到哪里都是家。”
朝堂栋梁
这时,三公主萧承玉与驸马祁明轩也到了。他们的长子今年刚入朝为官,颇有祁明轩当年的风范。
“姑姑、姑父。”萧慕玥带着妻子前来见礼。
祁明轩欣慰地看着侄子:“慕玥如今在兵部做得不错,听说前日提出的军制改革方案很受好评。”
萧慕玥谦逊道:“姑父过奖了,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萧承玉对祁玥道:“姐姐,明月他们来信了,说下个月就回京。”
祁明月与姚修言这些年来一直驻守边关,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在军中历练,颇有建树。
“真好,一家人都要团聚了。”祁玥眼中泛起泪光。
杏林春暖
说话间,辛锐与秦桑也带着他们的三个孩子来了。辛子瑜一进门就去找萧念云,小两口恩爱非常。
秦桑如今是京城最有名的女医,开设的医馆救治了无数百姓。她与辛锐的感情也一如既往地深厚。
“桑姨,”萧念云拉着秦桑的手,“我最近总觉得乏力,您帮我看看?”
秦桑为她把脉,忽然眼睛一亮:“你这是有喜了!”
消息传开,众人都为他们高兴。萧随云拍着辛锐的肩:“咱们又要做祖父了!”
辛锐哈哈大笑:“这次要是女孩,就许给你家瑾瑜如何?”
园中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花好月圆
晚膳时分,三张大桌摆在桃花树下。长辈一桌,晚辈一桌,孩子们一桌,其乐融融。
萧承稷举杯道:“今日团聚,实属难得。愿我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众人举杯共饮。月光下,桃花纷飞,美不胜收。
膳后,晚辈们在园中嬉戏,长辈们则坐在亭中叙旧。
萧随云握着祁玥的手,轻声道:“这一生,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你。”
祁玥靠在他肩上:“我也是。”
他们回忆起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个满身血腥的暗卫,那个怯懦的祁家小姐,谁能想到会有今天的幸福?
“还记得你第一次叫我随云哥哥的情景吗?”萧随云笑问。
祁玥脸一热:“那么久的事,谁还记得。”
其实她记得很清楚,每一个细节都珍藏心底。
另一边,萧承稷与苏清婉也在轻声交谈。
“清婉,这些年来,辛苦你了。”萧承稷语气温柔。
苏清婉摇头:“能陪在陛下身边,是臣妾的福分。”
“待太子能独当一面了,我就传位给他,带你游山玩水去。”
苏清婉眼中闪着泪光:“真的?”
“君无戏言。”
月光渐浓,宾客陆续告辞。送走众人后,萧随云与祁玥在园中漫步。
桃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美,一如他们初见时的模样。
“这一生,我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君王,最欣慰的是没有辜负你。”萧随云停下脚步,深情地望着妻子。
祁玥眼中泪光闪烁:“能与你相守一生,是我最大的幸福。”
二人相视而笑,在桃花树下紧紧相拥。
(全文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