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章 隆庆帝的计划
    金銮殿,龙椅之上的隆庆帝坐立不安的,他陷入了纠结状态。

    根据他的秘密情报组织,自然是将贾芸调查的清清楚楚了。

    贾芸,今年十六岁,生母卜氏,普通商人之女。

    其父亲为贾家旁支。

    早前就分家了,在荣庆后街两间房,一亩地,勉强过活。

    贾芸父亲早逝,是其母亲将其拉扯长大。

    其家境潦倒不堪,卜氏干的都是杂活,体弱多病。

    本来维持着贾家子弟的体面,还有一个丫鬟,可惜后面实在维持不动了,不仅将丫鬟遣散了,还将唯一的一亩地卖了。

    依旧维持不住生活开支。

    为了贾家开出的五百两银子的悬赏,参军报国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参军之前,体质稀疏平常,为了其母亲不担忧,说了:“梦中得一白胡子仙人指点”的话语。

    不知真伪。

    “果真是天降应梦战神吗?”

    隆庆帝喃喃自语。

    对于天命,不过是用来增加其正常统治行为的一种手段。

    什么真龙天子!

    什么受命于天!

    什么既寿永昌!

    都是为了一个点,那就是天命所归。

    他登基以后,诸事不顺,各种天灾人祸,差点没把他干自闭了,还以为真的是上天不认可他,得位不正。

    所以,他做了一系列措施,想要挽回天命,哪知道,丝毫没有用处。

    该洪涝的洪涝,该干旱的干旱。

    还被太上皇夺回了权力,军权,现在朝堂之上,大部分的文武百官,通通倒戈太上皇。

    本来已经绝望的他忽然发现了“横空出世”的贾芸。

    这个无敌战神将军,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力挽狂澜,扶大乾王朝于即将天倾之前。

    若是被鞑靼攻破了宣府城,那么其余草原铁骑大军,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数十万铁骑冲入大乾王朝境内。

    他可不觉得,大乾王朝能够顶得住。

    尤其是双日当空的局面。

    既然是他的应梦战神,就必须牢牢的抓在手里。

    “哼哼!四王八公,贾家一门双公,那么贾家,就是朕夺回一切的开端了。”

    他现在已经激起了斗志,就算劣势又如何?

    属于朕的,朕都要一一夺回来。

    朝堂之上,属于他的派系,都处于劣势地位,或是被打压,或是被放在各处。

    比方说林如海,这位心腹,就在加班加点的给他挣银子。

    从那些盐商的嘴里,死命的给他扒出来。

    更是给他写了绝笔信。

    本来他还想放其在巡盐御史职位上熬几年,自己稳定了朝局,就将他调回来,做那肱骨之臣。

    现在看来,对方已经要被熬干了,拼着最后一点薪柴之力,为自己发光发热。

    既然如此,林如海你要我保你的女儿平安无忧,那么,贾芸,无敌战神定可做到。

    一石三鸟甚至无数鸟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面浮现。

    “大皇子率领百官归来。”

    这时候,一声通报让隆庆帝回过神来。

    来了吗?

    朕就要下这一盘大棋,以贾芸这个无敌战神将军为破解困局的绝杀之棋。

    就让朕称量称量你是否“合适”吧!

    ……

    “上朝!”

    夏守忠回来以后,给了隆庆帝一个肯定的眼神。

    意思是:皇上,贾芸此子,如您所料。

    “各位爱卿,今日可有何要奏?没有的话,那就宣诸位镇北大将军牛继宗及其麾下的有功之臣,前来大殿论功行赏。”

    “臣等无本要奏。”

    这个时候,就是有,也得没有。

    敢触隆庆帝的霉头,说不准,对方就来个雷霆暴怒。

    夏守忠传隆庆帝的命令:“宣~镇北大将军牛继宗及所有有功之臣的将士们进殿。”

    “宣~”

    贾芸就这样跟在牛继宗身旁,跟着领路的太监进入了传说中的金銮殿。

    里面密密麻麻的站了许多文武大臣,都是神京包括整个大乾王朝,最有权势的官员了。

    只要是在神京之中,六品及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

    中间的位置空出来了,他们这些有功之臣,纷纷来到了这里。

    “诸位将军皆辛苦了,为我大乾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朕特赐尔等见君不跪的殊荣。”

    “谢皇上。”

    贾芸听说不用跪,并且以后跪,就更满意了。

    对于这些礼仪,他懂都不懂,跟着牛继宗学就是了,对方老油子了,准没有错。

    这时候,整个金銮殿上,几乎所有文武百官的视线都落在他身上。

    “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知道贾芸年轻,确实年轻,只有十六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有些人啊,可就要封爵了。

    随后,这些人都心中大动。

    “得抓紧时间走动走动,将女儿嫁给他,这等贤婿,不容错过。”

    这是四王八公一脉,府里有着适龄女子的想法。

    “这般年轻,就要封爵了,只可惜,是贾家出生,唉~”

    这是文官们的想法,他们这些文官,和四王八公为首的武官阵营想法完全不一样,本就不对付。

    还有就是忠于隆庆帝这些官员势力一个想法,中立的那些官员又是另一个想法。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们大概就有着这样几种不同阵营的势力,错综复杂,想法也不一样。

    按理说,贾芸这种,出身贾家的将军,天然就打上了标签,分为了四王八公开国一脉的势力。

    目前这个势力以北静王爷为首,倒戈于太上皇那边。

    人群后面犄角旮旯位置的贾政也在努力的瞅着贾家的新星。

    他这个位置太靠后了,根本被挡完了,只有下朝以后再说了。

    “此番鞑靼十万铁骑大军犯我大乾王朝宣府城,牛继宗镇北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宣府城,大举击败了敌人,守住了宣府城,劳苦功高,朕欲封其为三等忠勇侯,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隆庆帝按功劳封赏,牛继宗作为镇北大将军,就是躺赢,功劳也是最大的。

    “臣赞同!”

    “臣也赞同!”

    “……”

    牛继宗的功劳封侯,这是所有文武百官们都赞同的,对方守住了大乾王朝的宣府城,就是最大的功劳。

    不然,可就得迁都了。

    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