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3章 他们誓要揪出幕后真凶
    老爷子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不敢相信在应天城内,竟有人胆敢图 ** 害于谦。

    这无疑是对他这位大明皇帝的极端轻视!

    想到此处,他怒火中烧,面容扭曲。

    他即刻召集所有官员至大殿。

    此事也让应天城的百姓人心不安。

    “听说了吗?有人竟敢 ** 新任内阁大臣!”

    “是啊,真是胆大妄为!”

    “此事非同小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恐怕要有大变故了!”

    “我们的皇帝绝不会坐视此事发生!”

    “……”

    百姓们议论纷纷,但终究此事与他们无直接关联。

    宽敞的奉天殿内,百官齐聚。

    他们站立着,偷偷打量朱棣。

    朱棣的眼神开始波动,扫视全场。

    百官心中一惊,面色各异,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龙椅上的皇帝。

    朱棣端坐龙椅,怒目而视。

    “于谦?”

    他突然一声高呼,目光扫视四周。

    不久,于谦自众臣中步出,目光亦投向皇帝。

    朱棣缓缓走近,直至他面前,语气温和询问:“此次遇刺,你可无恙?”

    于谦心头一暖,深感皇上关怀。

    在场众臣,无不投以羡慕之光。

    “多谢皇上挂念,我安然无恙!”于谦答,“此番多亏了鬼谷传人卫庄,若非他,我恐难再见皇上。”

    言罢,四周氛围骤然沉寂。

    众人意识到,朱棣对于谦颇为器重。

    百官之中,有人心生怯意,因部分刺客,正是他们所雇。

    朱棣微微颔首,面色转沉,又望向朱高着。

    “此乃你之功,我闻是你遣卫庄护他。”

    朱高着颔首:“确是我所派,未料真有人胆敢行刺于谦!”

    他紧握双拳,似受极大触动,向朱棣恳求:“于谦乃我之心血,望皇上为我主持公道,查出真凶!”

    朱高着眼眶泛红,演技堪称精湛,令在场百官瞠目结舌,首次见识其演技。

    此刻,朱棣眼皮微跳,他未曾料到,儿子竟有此等手段。

    原来,朱高着不仅武艺超群,演技亦是不凡。

    早知如此,初时便不应小觑于他。

    此刻,他不得不将这场戏继续演下去,同时渴望揭开幕后真凶的面纱。

    朱棣深吸一口气,环视在场百官。

    “我清楚,我明白!”他斩钉截铁地说,“这次刺杀于谦的凶手,就隐藏在你们之中,只因他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

    “你们暗中策划,企图置他于死地!”朱棣一字一顿,语气坚定。

    百官们额头渗出汗珠,其中部分人心虚不已,纷纷低头。

    汉王朱高煦走近,眼神中闪烁着决绝:“父皇放心,此事交由我处理,定当追查到底!”

    朱棣怒目而视:“住口!”

    朱高煦无言以对,心中一片混乱。他本意是为父皇分忧,却未料事态如此。若非亲耳所闻,实在难以置信。

    朱棣再次深吸一口气,面向百官:“今日,我给你们一个机会。若能主动站出来认错,过往既往不咎,一切作罢!”

    大殿陷入沉寂,百官们沉默不语,相互对视,心中挣扎。那些心怀鬼胎者,更是犹豫不决,徘徊在站与不站之间。

    朱棣静静观察。百官们深知朱棣的果断与狠辣,对于这位君主的性情,他们了如指掌。面对这样一个决策者,他们心中充满恐惧,即便认错,是否能逃过一劫,仍是未知。

    即便今朝早朝上皇上未对他们下手,待他们离去之后呢?

    太子是否会采取行动?

    其他人又是否会有所动作?

    这一切皆难以预料,更不敢轻易言说。

    时光悄然流逝。

    须臾间,一炷香已燃尽。

    继而,两炷香亦逝。

    起初,朱棣尚存耐心,但此刻,他耐心全无。

    “哈哈哈哈……”

    朱棣放声大笑,笑声突兀,令在场众人皆惊。

    众人心头一震,就连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内心也变得忐忑不安,面色微变。

    他们真的慌了,甚至有官员手中的物件掉落地上。

    朱棣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缓缓走近,不顾其余官员的反应。

    那官员吓得面色惨白,目光闪烁。

    “你紧张什么?!”

    朱棣淡然问道。

    那官员吞咽着唾沫。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猛地跪倒在地。

    “皇上天恩浩荡,难以揣测,我是被皇上的天威所震慑!”

    他颤抖着说道。

    旁侧的几位官员闻此,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原以为这官员会牵连他们。

    朱棣目睹此景,拍了拍那官员的肩。

    “你说得倒也在理,我希望你并非刺杀于谦的帮凶,若真被我查出……”

    “那绝非一刀两断那般简单,而是五马分尸!”

    言罢,朱棣转身离去。

    那官员双腿颤抖,全身战栗。

    “锦衣卫何在?”

    锦衣卫整齐步入,目光一致投向朱棣,随后跪拜。

    “务必彻查!”朱棣低沉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揪出凶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遵命,皇上!”锦衣卫齐声回应,“定当查明 ** !”

    锦衣卫随即起身,迅速离去。

    朝堂之上,部分官员面露怯色,心底发寒。朱棣默察一切,未再多言,挥手示意后退,朝会至此结束。

    百官相互对视,沉默不语,陆续离开奉天殿。杨士奇等人遇见朱高炽,连忙行礼。

    “靖王殿下,您认为此事何人所为?”杨荣询问。

    朱高炽轻摇其头,“详情不明,查清此事恐非易事。”他环视众人,“若非尔等所为,便不必介怀,各司其职,父皇正值盛怒!”

    他语气凝重,“谨慎行事方能长久,你们明白吗?”

    三人点头,随即离去。

    望着他们的背影,朱高炽长叹一声,“世事多变,近日必有大事发生。”言罢,苦笑摇头,满心无奈。

    此时,朱高着的声音响起,“无需忧虑,一切安好。事难预料,各自归家吧。”

    言毕,他毫无迟疑,缓步离去。朱高炽苦笑回应,百官亦各自返回府邸。

    但对部分官员而言,他们内心颇为忐忑,因这起刺杀事件与他们息息相关。

    若朱丽得知 ** ,一切都将毁于一旦。

    因此,他们返回后,极力撇清与此事的关系!

    同时,所派遣的那些刺客,也逐一被清除!

    以防万一,谁知会带来何种后果?

    然而,锦衣卫绝非等闲之辈!

    ……

    章标题:让我监国?我还未享尽人间乐趣!(求全订)

    这些锦衣卫迅速行动起来,以最快速度搅动京城风云。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京城陷入一片混乱,以便追查刺杀于谦的幕后 ** 。

    他们誓要揪出幕后真凶。

    不惜任何代价,定要查明此人身份。

    一时间,京城百姓皆足不出户,人心惶惶。

    朱高着默默观察,未作言语。

    他深知流沙已在暗处行动。

    锦衣卫的大张旗鼓,不过是表面文章,难以寻得真正线索。

    老爷子生气也在情理之中,他并未阻拦锦衣卫的行动!

    让他们折腾去吧,反正与自己无干。

    流沙的能力,他心知肚明,定能查清 ** 。

    因此,此次让流沙出手,无疑是明智之举。

    此刻,他更加确信,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最为焦虑不安。

    于谦步入东宫,他已在此居住多时,对这里颇为熟悉。

    他望着朱高着,轻声问道:

    “九七,上任首日,感觉如何?”

    朱高着微笑回应:“尚可。”

    于谦眼神微闪。

    然而,谁都看得出,他分明有话未说尽。

    朱高着望了他一眼,轻拍其头。

    “说吧,有何难处,无需隐瞒,咱们相识已久!”

    他笑眯眯地说道。

    “嗯!”

    “那么,我就说了,这些内阁大臣行事太过拖沓,尤其是杨士奇,行事总爱打太极!”

    于谦直言不讳。

    这一番话,简直是把杨士奇给“出卖”了。

    若杨士奇在场,闻此必大惊失色。

    于谦啊于谦,你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朱高着略显无奈,却摇了摇头。

    “朝中之事你不甚了解,日后自会明白,他们有时不得不如此,与这些官员周旋我可不擅长,这也是我不愿监国的原因!”

    朱高着微笑道。

    于谦问:“所以,这便是让靖王殿下监国的原因之一吗?”

    朱高着笑而不答。

    虽未明说,但意思已相当清楚。

    “可您是太子,未来必为大明天子,无论何种缘由,终将由您接手!”

    于谦道。

    “哈哈哈……”

    朱高着突然大笑。

    “于谦啊于谦,果然只有你,才敢说出这样的话!”

    他微微摇头,目光望向半空。

    乌云正缓缓飘过。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你好好在那边当值,我会派人保护你,这种事不会再发生!”

    朱高着言道。

    于谦跪在地上,郑重地向他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太子殿下,我必不辜负您的期望!”

    “很好,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

    恰在此时,宫外走来一人。

    正是朱瞻基。

    他望了望于谦,又看了看太子。

    朱高着也望向于谦。

    “回去吧,我会安排人保护你,你去忙你的。”朱高着吩咐道。

    “好,那我先去了。”于谦起身,望向太孙,微微摆手后离去。

    朱瞻基注视着于谦的背影,心中感叹:“于谦果真是个不凡之人,经历今日之大难,仍能镇定自若,换作他人,恐怕早已惊慌失措。”

    朱瞻基对朱高着道:“此人确实令人钦佩。”

    朱高着笑问:“你来此何事?”

    朱瞻基答道:“爷爷让我请你过去,但不知何事。”

    朱高着反问:“你猜是何事?”

    朱瞻基思索片刻,摇头表示不知。

    朱高着轻笑:“罢了,我随你一同前去。”

    朱瞻基好奇:“四叔已知缘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