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渡舟被李老师领着,重新回到了考场。
    这一整天的模拟考下来,等到最后一场结束的铃声响起,窗外的日头都已经西斜了。
    沈渡舟收拾好文具,径直出了校门,没再往罚站的那个角落看一眼,直接走向了公交车站。
    十年光阴,S市的变化天翻地覆,城市不断向外扩张。
    从前觉得偏远得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军属区,如今也成了S市的近郊,通了公交车,来回方便了不少。
    正是下班放学的高峰期,站台上挤满了人。
    沈渡舟刚排到队伍末尾,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着喘的喊声:“沈渡舟!舟舟!等等我!”
    她一回头,看见姜向阳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咧着嘴笑:
    “别挤公交了!我妈开车来接我了,顺路,一起回去吧!这车挤得跟罐头似的,难受死了!”
    沈渡舟挑了挑眉,语气淡淡的:“哟,还有人专车接送,挺得意啊?”
    她当然知道邓翠香阿姨为啥会来,多半是老师通知了家长罚站的事。
    可看姜向阳这嬉皮笑脸的样儿,哪有半点反省的意思?
    姜向阳嘿嘿一笑,也不接话,伸手就极其自然地把沈渡舟肩上的书包拽了下来,挎到自己肩上。
    一个高高壮壮的大小伙子,背上晃悠着一个淡粉色的女式书包,显得格外扎眼。
    这情景,正好被同样来等车的几个军属区熟面孔瞧见了。
    不是别人,正事小凤仙、李佳佳,还有邱四萌。
    她们比沈渡舟她们小一届,在别的中学读高二,这会儿也正准备挤公交回家。
    “向阳哥!等等我们呀!”
    “就是就是,把我们也捎上呗!我们也不想挤公交!”
    小凤仙和李佳佳立马围了上来。
    姜向阳对那两个一直冲着他放桃花眼的姑娘视若无睹,不耐烦地挥挥手:
    “去去去,自己坐公交去,别在这儿添乱!”
    倒是邱四萌机灵,转而凑到沈渡舟身边,拉着她的胳膊撒娇:
    “舟舟姐~你最好了,帮我们说说话嘛!”
    沈渡舟看着邱四萌可怜巴巴的样子,终究是心软了,轻轻点了点头。
    最后,几个人一起挤上了邓翠香开来的那辆崭新的白色桑塔纳。
    十年过去,邓翠香早已不是当年菜市场里的小摊贩,她的酱菜作坊已经发展成了有模有样的酱菜厂,这辆小轿车,就是她事业成功的证明。
    车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小姑娘们叽叽喳喳,话题很快就转到了未来上。
    “渡舟姐,听说你上次模考全市第三!太厉害了!你肯定要去京市上大学吧?”
    “向阳哥,你呢?你打算报哪儿啊?”
    年纪最小的邱四萌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看着被她们挤在中间的沈渡舟和姜向阳,笑嘻嘻地说:
    “你们懂什么呀!渡舟姐和向阳哥这叫青梅竹马,肯定要一起去京市的!我姐邱大萌就在北京当老师呢,我都想死她了!”
    正在开车的邓翠香听了,笑着从后视镜里瞥了一眼:
    “小丫头片子懂啥?别瞎起哄!你们向阳哥那成绩,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可去不了京市!”
    被挤在最边上、靠着车窗的姜向阳一听这话,有点不服气地梗着脖子:
    “妈!你怎么老门缝里看人?谁说我不能去京市了?我第一志愿还就偏要报北大!”
    邓翠香压根没当真,笑着揶揄:
    “北大?就你?你能跟你哥比?你能考上个省体校,妈就天天烧高香喽!”
    这句话邓翠香一直挂在嘴边的,从前的姜向阳听到这个最难受了。
    但是十年过去,他早就不在意了,吐了吐舌头,懒得再反驳。
    沈渡舟一直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车窗外来来往往的车流上,牙齿不自觉地轻轻咬住了下唇。
    车里热闹了一阵,邓翠香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边打着方向盘拐进军属区大门,一边对后座的沈渡舟说:
    “对了舟舟,今儿不是你奶奶生日嘛!你柒柒婶婶特地从米兰赶回来了,下午的飞机,你三叔接站去了。你大叔大婶他们也都到了,这会儿家里正热闹呢,大家都去帮忙,乱哄哄的。你要是作业多,不如先去婶婶家写作业,清净。”
    一晃十年过去,变化天翻地覆。
    邓翠香的酱菜摊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酱菜厂,周柒柒当年承包的第一服装厂,也早已褪去国营外壳,被她全资收购。
    那年春节,“柒”字牌服装火遍大江南北,后又受邀参加广交会,成为首个出口海内的服装品牌,声名大噪。
    如今,“柒”牌已是国际一线,却始终保持着亲民路线,稳坐国内服装品牌的头把交椅。
    周柒柒也成了家喻户晓的顶尖设计师,整日在天上飞来飞去,忙得脚不沾地。
    沈渡舟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小婶婶了,心里着实想念。
    沈家二老还住在当初的小院,不过院子早已加盖到了三层。
    军属区几经扩建,原本隔壁的邱家搬去了符合新规章的院子,旁边的老宅就分配给了沈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重新装修后,现在住着醒来后的沈淮岳和林薇夫妇。
    重新认回来的大哥沈怀山和妻子阿雯,每年也会带着他们的三个儿子回来住些日子。
    再加上周柒柒三年前生的一对龙凤胎,家里是越发人丁兴旺。
    好处是热闹,坏处就是想找个安静角落看书都难。
    邓翠香这才提议让她去自家写作业。
    “不了,翠香婶,”
    沈渡舟摇摇头,
    “我想婶婶了,回去看看她,还有弟弟妹妹。作业不写了,反正...写不写都一样。”
    她成绩一向拔尖,这话倒不是托大。
    邓翠香笑了笑:“那成。我把车停你朱莹莹阿姨家门口,你们先回。我去瞧瞧她。”
    朱莹莹这些年不容易,十年前怀的孩子,五岁时夭折了,如今好不容易又怀上,邓翠香心里总是多份牵挂。
    车停稳后,几人下了车。
    姜向阳依旧自然地背着那个粉色书包,亦步亦趋地把沈渡舟送到了沈家小院门口。
    这情景,恰好被正在院子里张罗生日宴的秦佩兰看在眼里。
    她转身正在屋里换衣服的周柒柒低声念叨:
    “柒柒,你看舟舟和向阳这俩孩子,是不是走得太近了点?这眼看就要高考了...”
    她不是不喜欢姜向阳,那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心地纯良,就是性子太跳脱,成绩也...她实在是怕影响了沉静内敛的舟舟。
    周柒柒换上一身舒适的居家服,头也没抬,笑着说道:
    “妈,您就放心吧。舟舟有分寸,不管她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她。”
    她相信侄女的定力,但心里也并非全无思量。
    晚饭后,趁着没什么事了,周柒柒把沈渡舟叫到了院里那架葡萄藤下。
    这会儿正是葡萄生长的季节,枝叶茂盛地很。
    周柒柒没绕弯子,只温和地说了自己的想法,让她遵从内心,无论如何,家里都支持她。
    “人生就是来经历的,先享受当下就好。”
    沈渡舟看着小婶婶在月光下自信从容的面庞,心里像是有了主心骨,顿时下了决心。
    她当即就跑了出去,到姜家院外,把正在被邓翠香念叨写作业的姜向阳叫了出来。
    两人站在姜家小院类似的葡萄藤架下。
    沈渡舟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葡萄叶,看似随意地提起:
    “京市那所央美...听说环境特别好,还有个挺大的湖。他们说,那边挺适合写生的。”
    她说完,悄悄抬眼,想从姜向阳脸上找到一丝在意甚至是不舍。
    姜向阳嗯了一声,用脚尖碾着地上的石子,含糊道:
    “哦,那挺好的啊,京市是大地方,机会多。”
    他的反应十分平淡。
    沈渡舟心里一沉,涌上几分气闷,也不知道他是在装傻,还是就是这么傻。
    过了一会儿,她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姜向阳,如果...如果不去京市,其实咱们L省美院也挺好的。我看了,他们的国画专业也很强。”
    话一出口,她耳根瞬间烧了起来,赶紧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不敢再看他的表情。
    姜向阳抬起头,脱口而出道:
    “舟舟,你瞎想什么呢!省美院怎么能跟央美比?你成绩那么好,就该去最好的地方!就去京市啊,可别瞎改地方!”
    他语气急切,好像生怕沈渡舟不去京市一样。
    可是谁都知道,就姜向阳的成绩,是绝对去不了京市的大学的。
    沈渡舟沉默了片刻,开口道:
    “好,我知道了,姜向阳,祝你...前程似锦。”
    自从五岁那年有记忆起,沈渡舟的生活里就永远有个上蹿下跳,叽叽喳喳的姜向阳。
    她早就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个影子,也理所当然地以为,两个人会像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爸爸妈妈那样,一辈子都不会分开。
    他们是吃着同一口井水,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青梅竹马。
    虽然女孩子家心思细,开窍总比男孩子早那么一点。
    但沈渡舟一直觉得,她和姜向阳之间,不过是隔着一层没捅破的窗户纸罢了,心意是相通的,她可以等。
    可刚才刚才的对话之后,沈渡舟才猛地惊觉,或许,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想多了。
    那个关于“永远不分开”的未来,似乎只有她一个人在傻傻地惦记。
    回想高中这三年,她没少督促姜向阳用功读书,笔记抄了一份又一份塞给他。
    可他那心思根本不在书本上,成绩始终不上不下。
    还隔三差五就请上十天半个月的假,跑去打什么篮球联赛,美其名曰为校争光,人影都看不见一个。
    也许...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和她一起去京市,去同一个未来。
    一切,不过是她沈渡舟一个人的自作多情。
    她随手掐下葡萄藤上一颗青涩的果子,放进嘴里,那股又酸又涩的味道,直冲天灵盖,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
    自那以后,沈渡舟不再主动找姜向阳,甚至刻意绕着他走,整个人变得愈发沉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里人都以为她是高考前压力大,专心备考,也没多想。
    高考结束,分数出来,沈渡舟毫无悬念地确定了要去京市那所全国顶尖的美术学院。
    全家上下都为她高兴,连一向严肃的吴大师,脸上也难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
    有卓光明,他一直耐心等着沈渡舟确定去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一所大学,他的心思,周围人都看得明白。
    整个七月,沈渡舟把自己关在家里,除了陪伴家人,就是埋头画画,比高考前还要安静。
    当录取通知书终于寄到手上时,全家人都欣喜若狂。
    前来道贺的亲戚朋友络绎不绝,邓翠香和姜营长也带着厚礼来了。
    可从头到尾,沈渡舟也没见到姜向阳的影子。
    周柒柒私下问起,邓翠香才不好意思地解释:
    “那混小子...自己偷偷报了B省的体院,考完试就跟几个同学跑出去旅游了,说是要放松放松。孩子大了,我们也管不住...”
    听到这个消息,沈渡舟心里最后一点微弱的火苗,也彻底熄灭了。
    原来,他连最后的告别都没有,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没有她的未来。
    不过,她沈渡舟是跟着周柒柒长大的,骨子里自有那份不服输的韧劲和洒脱。
    伤心归伤心,她绝不是会沉溺在情绪里无法自拔的人。
    她很快振作起来,决定自己也出去走走。
    正巧吴大师组织在京的学生们有个暑期写生活动,她便报了名,打算提前去京市熟悉环境,散散心。
    同行的,还有卓光明。
    八月初,两人收拾好简单的行装,准备出发。
    就在沈渡舟提着行李刚要踏出院门时,一个身影风尘仆仆地冲了过来,气喘吁吁地拦在她面前,正是消失已久的姜向阳。
    他的目光灼灼,先是在她脸上定格,然后猛地射向站在她身旁的卓光明。
    毫不客气地挤在两人中间,把卓光明挤到了一边。
    沈渡舟看到他,先是一愣,随即冷下脸,侧身就想绕过去。
    姜向阳赶忙去追,“沈渡舟!你等等!”
    两人就这么一跑一绕。
    这一绕,两人不知不觉又绕到了沈家的葡萄藤下。
    姜向阳再也忍不住,从信封里掏出录取通知书:
    “你看!你看清楚!我也考上了,B市第一空军飞行学院!”
    原来,早在高三刚开学,空军招飞的干部就秘密找上了门。
    姜向阳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和潜质,通过了一层又一层极其严苛的选拔和秘密政治审查。
    但学院有纪律,在最终录取通知书下达并通过所有复核之前,这个消息严禁向家人以外的任何人透露。
    他不是不想和她一起去京市,他是比任何人都想!
    他知道自己学习上没天分,这一年一直在刻苦训练,憋着一股劲,就是要堂堂正正地,和她站在同一片天空下!
    为了守住这个不能说的秘密,天知道他这两个多月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硬是逼着自己远离她。
    他这一声吼,惊动了院里所有沈家人。
    还有跟着姜向阳跑过来的邓翠香,姜营长,都围在不远处看着他们。
    但姜向阳顾不了那么多了,两个月没见到沈渡舟,他可没少听大院里那些流言蜚语。
    都说沈渡舟和卓光明这对金童玉女在一起了!
    他怕自己再不说,沈渡舟真的要被抢走了。
    他盯着沈渡舟眼睛,开口道:
    “我喜欢你,沈渡舟!从五岁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喜欢!我想跟你一起去京市,想以后还能天天看见你,想...想永远都和你在一起!”
    夏末的风吹过葡萄藤,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作证。
    “姜向阳...你是个混蛋。”
    沈渡舟顿了顿,她吸了吸鼻子,话里带着鼻音,却无比坚定地补充道:
    “但是...看在你这么有出息的份上,我就...勉强答应你了吧。”
    这话一出,姜向阳先是愣了一秒,随即那双眼睛里的光芒越来越盛。
    他再也忍不住,一把丢开手里的通知书,张开双臂,抱住沈渡舟转了起来。
    “喂!你小子干什么呢?!给我放开!在一起可以,不许动手动脚的啊!”
    沈淮川看不下去了,怒吼了一声就拿着扫帚追了过来。
    姜向阳慌忙把人放下。
    沈渡舟无意间碰掉了藤上的几颗葡萄,她一边看着沈淮川追着姜向阳,一边把葡萄在衣服上蹭了蹭,尝了一口。
    嗯,甜的。
    (全文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