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7章 一个个喜气洋洋!
    王东升确实忽略了这个问题,得到媳妇儿提醒,才反应过来,不管是让几个姐姐帮他养猪,还是帮他抓知了猴,都是因为他主动要求。

    以前,只有这些事情干的时候,倒是没有其他想法。

    现在却不一样,他不仅弄了养猪场,还有食品厂,以及五金电器店,接下来还要弄电子表厂,情况完全不一样。

    如果还只是一厢情愿的安排几个姐姐帮他养猪,确实有些不应该。

    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准备找个时间把几个姐姐全部叫过来,询问她们真正的想法。

    看看几个姐姐都想要做什么。

    不管几个姐姐想要做什么,他都会全力支持。

    第二天早上,王东升把这事儿跟老娘说了一声,让她晚上把几个姐姐,全都喊过来,有事儿要跟她们商量。

    老娘也没有询问什么事情,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就在王东升准备带着媳妇儿去镇上五金电器店的时候,一个大队干部,骑着自行车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东升,有市里的电话找你。”

    大队干部见王东升要出门,连忙开口说道。

    “好,我这就过去,知道是谁要找我吗?”

    王东升推着车子就往外走,转头跟媳妇儿说道:“你先等我一会儿。”

    “说是叫郑永红。”

    大队干部说道。

    两人快速来到了大队,王东升直接拨通了郑永红单位的电话。

    很快接通,电话里传来郑永红的声音。

    “升哥,是你吗?”

    王东升点头:“对,是我。”

    郑永红声音中带着兴奋说道:“我爸今天晚上有时间,找你来家里聊一聊。”

    “只要咱们能解决三百个岗位,一百亩地就没有问题。”

    “具体的情况,等你过来了再跟我爸详细聊。”

    王东升同样非常高兴,挂断电话,跟大队干部取了一支烟,感谢了一番,连忙回到家里,让老娘跟几个姐姐说明天晚上再过来。

    然后,就带着媳妇儿一起赶往镇上。

    路上,许秀琴见自家男人,一脸兴奋,好奇的询问道:“升哥,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

    “是电子表厂的事情,有结果了吗?”

    “对,就是电子表厂,批地的事情,老红儿爹要找我晚上过去聊聊。”

    “下午我就得去市里一趟,第一次登门,怎么也得好好准备准备。”

    王东升点了点头,把情况简单跟媳妇儿说了一遍。

    “你电子表厂,真要租一百亩地?是不是太多了?”

    “就是一亩地二百块钱,这一年也要两万块钱呢。”

    “万一以后电子表不好卖了,或者南方弄过来的电子表太多了,压力也会变大。”

    许秀琴提醒道。

    “那也是以后的事情,最近这几年,电子表肯定会一直畅销,这一百亩地,还不一定够用。”

    “以后,我们也不会只弄这种组装的东西,等赚到钱,还是要慢慢去往更复杂的电子产品发展,比如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等。”

    他现在是没钱,弄不起生产线,再加上,国家对这方面管理也非常严格,才没有想着去弄其他的东西。

    等明年进一步开放,他就可以尝试弄收音机。

    这玩意的原材料成本也很低,唯一贵的就是生产线。

    弄了收音机生产线,还可以弄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等等。

    随着规模增加,国家的政策逐步开放,他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

    “你说的这些,咱们真能弄吗?”

    “国家政策真的会允许咱们私人建收音机厂吗?”

    许秀琴有些怀疑。

    他倒不是怀疑自家男人的能力,而是怀疑国家会不会真的像自家男人所说,进一步的开放。

    如果不能开放,那说这些都是白说。

    同时,他还有一点担忧。

    现在他们都是以集体企业的名义在弄,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万一集体看到厂子赚钱,要收回厂子,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肯定会允许的。”

    “南方早就有集体企业,或者挂靠在国营厂下面的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厂。”

    “只是咱们这边还没有开始执行这些政策。”

    “保州距离首都近,哪怕当官的再保守,也得注意点影响。”

    王东升无比自信的说道。

    随后,听到媳妇儿对集体企业的担忧后,更是一个劲的夸媳妇儿聪明。

    能想到这一点,说明许秀琴是真的很有长远目光。

    不过,他对此早就有应对办法。

    随后便把他拉着郑永红,冯卫东一起开厂子的真正原因说了出来。

    只要有这两尊大神在,不用说街道办的这些领导干部,就是再牛逼点的领导干部,也不会轻易的动他们厂子的歪心思。

    而只要到了八八年以后,他就可以直接把集体企业,转为私营企业。

    有郑永红,冯卫东两尊大神在,街道办,绝对不敢有任何阻拦。

    他们的食品厂,则是管理更松,八七年私人就能直接注册私营企业。

    王东升对这些大方向的政策,还是比较了解。

    当然前提是得有关系才行。

    没有关系,想要弄电子厂,最起码要等到九二年南巡以后。

    这个时候,全国各地,都会鼓励私营经济。

    到店里的时候,花花,大胜几人早就到了这里。

    昨天大胜几人把电视弄回去,都十分的兴奋。

    媳妇儿也高兴,这一高兴了,就喜欢折腾。

    然后,几人今天早上就全都顶着个熊猫眼,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被王东升好一阵调侃。

    只有花花现在还在独守空房。

    不过,他们家房子,已经盖得差不多了。

    等盖好房子,稍微收拾收拾,就能住新房,娶媳妇儿。

    这也是花花一直没有买电视的原因。

    他现在买电视,就是给家里买,如果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还好说。

    问题是,他还有兄弟姐妹。

    现在都住在老房子里,真要把电视弄回去,到时候新房子盖好,也不一定能搬走。

    早上,店里的生意,虽然无法跟昨天相比,却也比前几天要好。

    昨天孙明洋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可不是白搞的。

    今天依然是人满为患。

    时不时就会看到有人从孙明洋店里抱着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推着自行车,抬着缝纫机出来。

    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