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九十八章 坎坷不断
    刘总站在原地。

    他的拳头,握得很紧。

    办公室的门,像是一道分界线。

    线外,是沈岩代表的新时代。

    线内,是他固守的旧世界。

    周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不带任何情绪。

    “远洋航运的旧董事会,还在扯皮。”

    “华纺集团的老古董们,还在怀疑工业数据的重要性。”

    “幻羽工作室的其余创始人,还在为失去控股权而懊恼。”

    周老的话,像一颗颗石子。

    投进刘总死水般的心里。

    “他们都犯了一个错误。”

    “他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全部。”

    “他们盯着眼前的得失,却没看到棋盘外的天地。”

    周老走到刘总身边。

    他拍了拍刘总的肩膀。

    动作很轻。

    “我们老了,刘总。”

    “我们的经验,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

    “有时候,要把路,让给年轻人去闯。”

    刘总的身体,松弛下来。

    他看着窗外。

    玻璃上,映出他疲惫的脸。

    还有鬓角的白发。

    国家的矿脉,不能停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

    西里可可的冰层之下,需要一个新的答案。

    也许。

    这个叫沈岩的年轻人,就是那个答案。

    刘总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那口气带走了他最后的坚持。

    “我明白了,周老。”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转身。

    走出了这间办公室。

    他的背影,有些佝偻。

    一个时代的背影。

    七天后。

    藏青高原。

    山口。

    海拔四千五百米。

    风像刀子。

    三辆黑色的雪豹六号全地形履带车,静静地停着。

    车身线条,冷硬。

    像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怪物。

    十二个男人,站在车旁。

    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作战服。

    脸上,是风霜的痕迹。

    为首的男人,向沈岩走来。

    他递出一个平板。

    上面是装备和人员的清单。

    沈岩接过。

    逐一核对。

    苔原级外骨骼维生系统,十二套。

    便携式能源核心,一座。

    深地勘探雷达。

    岩芯钻机。

    物资,足够支撑三十天的高强度作业。

    人员。

    地质学家,李博士,国内顶尖的构造地质权威。

    爆破专家,代号“雷管”。

    机械工程师,代号“扳手”。

    医疗兵,代号“缝合针”,前阿尔法小组的战场医生。

    其余八人,前极地特战队员。

    每个人的履历,都足够写成一本小说。

    沈岩在清单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

    交接完成。

    那个男人,没有一句废话。

    带着他的人,上了一辆越野车。

    消失在山口的另一端。

    仿佛从未出现过。

    “匠人”的团队,只负责把人和装备,送到禁区的门口。

    接下来的路。

    要沈岩自己走。

    沈岩看向自己的团队。

    十二道目光,汇聚在他身上。

    没有疑问。

    没有恐惧。

    只有等待命令的平静。

    他登上头车。

    “出发。”

    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

    三辆雪豹六号,组成一个品字形。

    履带碾过碎石。

    驶入了那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西里可可无人区。

    进入无人区的第一天。

    天气晴朗。

    高原的太阳,灼烧着大地。

    一切顺利。

    雪豹六号的性能,超乎想象。

    如履平地。

    第二天。

    天色变了。

    铅灰色的云,从天边涌来。

    压得很低。

    像是要吞噬整个世界。

    风起来了。

    卷起地上的冰晶和砂砾。

    敲打着车窗。

    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气温,在半小时内,骤降二十度。

    车载电脑,发出刺耳的警报。

    “警告,遭遇极地风暴。”

    “风速,每秒四十米。”

    “能见度,低于五米。”

    车队停下。

    通讯频道里,传来“扳手”的声音。

    “启动地面锚定系统。”

    三辆雪豹六号的车底,伸出八根巨大的合金锚。

    深深地,扎进冻土层。

    车辆被牢牢固定在原地。

    风暴,如期而至。

    世界,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还有魔鬼般的呼啸。

    车体在狂风中微微震动。

    通讯中断了。

    电子罗盘,开始疯狂旋转。

    所有的信号,都被风暴隔绝。

    他们成了一座孤岛。

    沈岩看着能源核心的输出数据。

    稳定。

    外骨骼维生系统的供暖模块,自动提升了功率。

    车内,温暖如春。

    队员们,有的在闭目养神。

    有的在检查装备。

    没有一丝慌乱。

    这样的场面。

    对他们来说,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风暴,持续了三十六个小时。

    当风停下。

    世界,一片寂静。

    雪覆盖了一切。

    平均厚度,超过两米。

    车队,被埋在了下面。

    第三天。

    车顶的舱门打开。

    队员们走出雪豹六号。

    他们启动了外骨骼系统。

    淡蓝色的指示灯,在胸前亮起。

    面罩下,呼吸平稳。

    他们开始清理积雪。

    动作,高效,专业。

    像是在执行一套排练了无数次的程序。

    四个小时后。

    车队,重见天日。

    “扳手”开始检查车辆。

    “头车左侧履带,一个驱动轴承,在锚定时被冻裂。”

    “需要更换。”

    “预计时间,三小时。”

    团队立刻分工。

    两名队员,负责警戒。

    “扳手”和两名助手,开始维修。

    其他人,原地休整。

    沈岩走下车。

    他没有干涉维修工作。

    他相信专业的人。

    他拿出平板电脑。

    连接卫星天线。

    “山河”系统,重新上线。

    风暴让他们的路线偏离了三十公里。

    沈岩立刻规划出一条新的路径。

    绕过一个新形成的冰川断裂带。

    三小时后。

    履带修复。

    车队,再次启动。

    向着无人区的腹地,继续前进。

    第十天。

    他们抵达了第一个标记点。

    “山河”系统推测的,浅层矿脉反应区。

    李博士,带着两名队员。

    开始布设深地勘探雷达。

    设备,发出低频的嗡嗡声。

    电磁波,穿透冰层和岩石。

    一个小时后。

    数据,回传到主控电脑。

    屏幕上,一片空白。

    没有异常信号。

    李博士皱起眉。

    “这里的地质结构,和我之前分析的数据,有很大出入。”

    “磁场干扰很强。”

    他调整了雷达的频率。

    进行第二次扫描。

    结果,一样。

    第三次。

    第四次。

    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

    扫描了附近五平方公里的区域。

    一无所获。

    团队里,第一次出现了沉默。

    连日的奔波和高强度作业。

    消耗着所有人的体能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