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招牌,只有一个斑驳的铁门。
推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素胚和残次品,一个赤着上身,只穿着一条大裤衩的中年男人,正蹲在窑口,观察着里面的火色。
他浑身被汗水浸透,古铜色的皮肤在火光下泛着油光,手臂上的肌肉虬结,像老树盘根。
只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火焰的灵魂。
这和沈岩想象中的国宝级科学家,判若两人。
更像一个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匠人。
“老板,买瓷器?”
男人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被烟火熏燎过的粗粝。
“不买。”
沈岩走到他身边,也蹲了下来,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窑火。
“我找人。”
“找谁?”
“魏征勋。”
男人拉动风箱的手,停顿了一瞬。
快到几乎无法察觉。
“这里没有叫这个名字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你找错地方了。”
“是吗?”沈岩也跟着站起来,目光落在一旁架子上的一排青瓷茶杯上。
“我听说,十五年前,有一种只存在于理论中的金属,叫‘海神钢’。”
“它能在深海一万五千米的压力下,保持完美的原子结构。”
“它的创造者,姓魏。”
男人拿起一块湿布,擦着脸上的汗和灰,动作很慢。
他没有看沈岩,目光始终盯着窑口。
“你到底是谁?”
“我叫沈岩。”
“我来,是想请魏工出山。”
“出山?”那个男人,也就是魏征勋,终于转过头,正眼看向沈岩。
他的眼神里没有好奇,只有一片死寂的漠然。
“我只是一个烧窑的,不懂你说的什么钢。”
“当年的人都死绝了,当年的事也早就烧成灰了。”
“你走吧。”
他的语气里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实。
沈岩没有走。
他拿起架子上的一个茶杯,仔细端详。
“这杯子,是柴烧的吧?”
“火温在一千三百二十度左右,但因为窑内位置不同,氧化还原气氛有差异,所以每一只的釉色都不一样。”
“这只,天青色中带了一点微红,是窑变里的极品。”
“看来,魏工您这些年,没少跟火打交道。”
魏征勋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那是一种匠人被同行看穿的惊讶。
“你懂瓷器?”
“略懂。”沈岩放下茶杯,“也懂材料。”
他看着魏征勋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我还懂,‘海神钢’当年的研发,其实卡在了最后一步。”
“它的强度和韧性都达到了设计标准,但在极端压力下的能量传导性,始终差了3%。”
“那3%,才是它能成为‘潮汐之眼’核心反应仓的关键。”
“这个问题,您当年没解决。因为实验室,炸了。”
魏征勋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终于掀起了滔天巨浪。
那3%的数据,是他心里最深的一根刺。
是午夜梦回时,最让他痛彻心扉的遗憾。
这个秘密,除了当年星火实验室最核心的几个人,不可能有外人知道。
“你……到底是谁派来的?”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警惕和敌意。
“一个也想造‘潮汐之眼’的人。”
沈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军用级别的加密U盘,放在旁边的石桌上。
“这里面,是一份关于新型压电晶体材料在超高压环境下的谐振频率模拟数据。”
“或许,可以解决那3%的问题。”
“我明天再来。”
说完沈岩转身就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魏征勋僵在原地,死死地盯着那个U盘。
他想不去碰,想把它扔进窑里烧成灰。
可是那句“解决那3%的问题”,像一道魔咒,在他脑海里疯狂回响。
他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最终他还是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步步走过去,拿起了那个U盘。
他说过,泥土最实在,不会骗人。
可数据,同样不会。
同一时间,魔都。
一家国内顶级的游戏公司总部。
陈光科坐在会客室里,已经喝了三杯咖啡。
他要等的钱立阳,架子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一个小时后,一个穿着格子衫,头发乱糟糟,身材微胖的男人才打着哈欠走了进来。
“你就是那个想挖我的人?”
钱立阳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上下打量着陈光科。
“钱工,你好,我叫陈光科。”
“别废话。”钱立阳摆了摆手,“我时间宝贵,一个BU还卡着呢。直接说,你们公司叫什么,给我开多少钱?”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资本的轻蔑和不耐烦。
陈光科笑了。
他就喜欢这么直接的。
“我们工作室叫星火。至于钱,我们不开价。”
“不开价?”钱立阳嗤笑一声,“耍我呢?那我走了。”
“我们给股份。”
陈光科淡淡地吐出三个字。
钱立阳起身的动作停住了。
“哦?说来听听,给我画多大的饼?”
“‘星火是新成立一个独立实验室,你来做中央控制系统的首席架构师。我给你实验室2%的原始股。”
钱立阳愣住了,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2%?兄弟,你知不知道我现在的年薪加分红是多少?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小破实验室,给我20%我都没兴趣。”
“我劝你还是去了解一下行情再来挖人吧。”
陈光-科不急不躁,只是问了一句。
“《源战纪》的物理引擎,是你做的吧?”
“废话。”钱立阳一脸骄傲。
“那套实时演算的战斗反馈系统,确实很厉害。”陈光科赞叹道,“能把延迟压缩到0.01秒以内,国内没人做得到。”
“算你识货。”钱立阳的脸色好看了些。
“但是,”陈光科话锋一转,“用这套可以预判引力涌动的算法,去计算一个虚拟角色的挥刀弹道,你不觉得屈才吗?”
钱立阳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你说什么?”
“我说,”陈光科盯着他的眼睛,“那套算法,可以提前十七秒,预判因为地月引力微小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涌动。”
“这才是它真正的用途,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