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逃出南京城26
    小穗被怼的哑口无言,眼前蒙上一层雾气,委屈的抽了抽鼻子,“啪嗒”一声,泪珠摔在地上。

    周有粮自然是心疼女儿的,可惯子如杀子,若继续任由女儿分不清形势的闹下去,只会将她推入绝路。

    爱英明白丈夫的良苦用心,摸了摸女儿光秃秃的脑门,轻声劝解。

    “小穗,你爹说得对,外面是杀人不眨眼的小鬼子,杜小姐既然来到了这儿,就是和咱家有缘,一根筷子掰的断,一百根筷子呢?所以,咱们得拧成一股绳,共同使劲儿把这个灾渡过去,你晓得伐?”

    这一番循循善诱的教导,不晓得有没有说服小穗,倒把杜婉月给难受的不行。

    她往床板上一坐,瘪着嘴,眼神无声无息的落下。

    心里头一次怨起老天爷,她为什么就不能摊上这么好的爹妈呢?

    天底下的女孩,差距就是那么大,有的被父母捧在手心上视若珍宝,有的就是根草,甚至连草都不如。

    小穗察觉到身后炙热的目光,转过身一看,对上杜婉月充满羡慕的眼神。

    两人冷不丁对上,皆是一窒,略不自然的低下了头。

    杜婉月一低头,就瞧见当兵的醒了。

    两只弧度很好看的凤眼正盯着她的下巴看,眼神中有迷茫还隐隐带着戒备。

    杜婉月低声叫道:“老周,人醒了!”

    周有粮收拾了下情绪,从床板另一侧爬上来,陈嘉往后腿腿,给他让道。

    “老总,这里是升平巷周记裁缝铺,你安全了。”周有粮在他耳边低声道。

    “水......水......”若有若无的声音,比蚊蝇挥舞翅膀的扇动声还小。

    “啊?你说什么?”

    周家男人上了年纪都有些耳背,周有粮也不例外,他都快贴对方脸上了,也没听清对方说什么。

    杜婉月瞧着当兵的一脸痛苦,扒拉开周有粮,兀自俯下身子:“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水......”

    “他要喝水!”杜婉月道。

    “快快快,倒杯水,要温的。”周有粮激动的乱着茶壶说。

    小穗起身倒水,用手背感知了下温度,正正好,便端给周有粮。

    周有粮和杜婉月合力抬起当兵的头颅,慢慢的给他灌水。

    许是太久没喝水,干裂的嘴唇触碰到活水,就控制不住了。

    “咕咚咕咚”当兵的忍住疼,使劲儿猛喝。

    “慢点,慢点,还有。”周有粮看他神色痛苦,轻轻的劝着。

    一连喝了两碗水,到了中午,又给他灌了一碗小米粥。

    陈嘉他们一般只烧水,从不煮粥。

    水开的快,粥太费时间,而且米粥有一股香味,也怕散出去。

    当兵的没有力气咀嚼面饼和腌菜,只喝水,肚子还是饿,没法子,这才冒险煮了些米粥。

    吃过午饭,大家伙儿吹灭了油灯,开始午睡。

    阿盈睡不着,来回蛄蛹,还很好奇的打量当兵的。

    小穗捂住她的眼,不叫她看,但阿盈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在地窖里住了三天,早就蹲不住脚了,总想着出去撒丫子跑着玩。

    小穗一日三餐用零食和糖果吊着她,才安生了些。

    这一天,还算平静。

    鬼子满大街的搜捕溃军,当然,只要逮着平民百姓,也不会放过。

    到了深夜,王大夫来给当兵的扎针。

    扎完针,喂完止痛药,看着对方腰间的贯穿伤和下半身的烧伤,直摇头:“伤的太重了,没有药,也就这几天活头了。”

    “王大夫,您再想想办法救救他吧!”周有粮面带祈求。

    “求求您,救救他吧。”其他人跟着附和。

    照顾了一天,大家伙儿都对当兵的有了些感情,眼睁睁瞅着一个人死在自己面前,这股难受劲儿压都压不住。

    王大夫一脸为难:“鼓楼医院倒是有药,但那么点药量,根本不起作用,我现在能做的,也只能让他走之前,尽量别遭罪。”

    他说的是实情,大部分医院都被日军占领了,多数药品都被管控起来。

    医生能接触到的药品,都是有数的,国际安全区洋人那里倒是还有些药,可那儿也藏着好多个伤兵呢。

    人多,药少,更何况这人受的伤太重,除非全力以赴的救治,否则根本没活路。

    众人明白王大夫的意思,一时间都有些沉默,王大夫叹了口气,背起药箱走了。

    他走后,杜婉月凄凄道:“老百姓遭罪,当兵的也遭罪,在咱们地盘,整日提心吊胆的,算怎么回事。”

    爱英搂着阿盈,眼带怨愤:“我只后悔信了那些长官的大话,我们早就该走的!”

    周有粮知道,妻子这是冲着自己说的,这事儿全怪他,他没什么好反驳的。

    气氛有些低迷,地窖只剩‘吱吱吱’的声音。

    陈嘉是过来人,她知晓过程和结果,心里除了对鬼子的恨,没有堆积太多其他的情绪。

    但地窖中的其他人就不同了,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太多渠道获取信息的年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了报纸上报道的,街头巷尾流传的小道消息外,对外面的世界,甚至对本市发生的事,都一无所知。

    像后世举国皆知的731,旅顺大屠杀,济南惨案等,好多小老百姓是不知晓的。

    咨讯不发达,文盲率也高的吓人。

    愚民二字是对民国普通百姓完美的写照。

    从前,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得过且过。

    现在,鬼子来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迅速的被打破。

    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怕死,向生,不想做亡国奴,却又没有法子。

    “阿舅,鬼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消停,咱们得省着点用水了。”

    黑暗中,陈嘉突然出声。

    周有粮先是点点头,而后反应过来,对方看不到,又重重的“嗯”了一声。

    他现在察觉外甥女外柔内刚,是个有本事的,心里对她信服许多。

    这一晚,风平浪静。

    第二天一早,大家被痛苦的呻吟声吵醒。

    周有粮出去望风,小穗和杜婉月烧炭煮粥,阿华和陈嘉抬起当兵的,往他嘴里送止痛药。

    止痛药是王大夫从云南进来的,其成分全部来源于中药。

    这个药不仅止痛,还有消炎的功效,只是不如西药来的持久彻底。

    普通伤病,服用后效果明显,但伤势严重的,尤其是烧伤,服用下去,只能起到缓解作用。

    该痛还是会痛,只能说,有比没有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