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声音,小战士立马趟水走了过去。
    “大娘,现在雨已经越下越大,你们这一片地势比较低,得赶紧撤离!”
    向老太当然想早点撤离了。
    可问题是,她还有好多东西没有收拾呢。
    之前不知道16级台风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那家里的这些东西肯定是能抢救多少就抢救多少。
    要不然等台风过后,重新置办这些东西,没个两三百根本下不来。
    “小同志,我东西还没收拾完……”
    小战士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娘,情况紧急,先别管这些东西了,保命要紧!”
    “那怎么行!”
    向老太说完,抓着小战士的手就往里带,“小同志,你快帮大娘一个忙,这玩意我搬不动,要不你帮我把这个东西扛到大礼堂去吧。”
    说着,她指了指摆在角落里的那台缝纫机。
    “这玩意买了还不到半年,花了我儿子三个多月工资。”
    “我儿子挣的可都都是血汗钱,要是泡了水,多可惜啊。”
    不等小战士开口,向老太又说,“小同志,我这还有这两个包裹,待会你顺便帮我一起拿过去。”
    闻言,小战士都快瞳孔地震了。
    这两个包裹是用床单打包好的,目测比吃饭的桌子还要大。
    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顺便不了啊。
    再说,这个也不符合规矩。
    “大娘,这个可能不行。”
    小战士的话音刚落,向大娘就不高兴的翻了个白眼。
    “你也是当兵的,咋这点思想觉悟都没有?让你帮我一个忙,有那么难吗?”
    “大娘,不是我不愿意帮。”
    小战士耐心解释:“师部大礼堂空间有限,为了防止造成二次伤害,这次撤离,全体家属只允许携带一些贵重物品以及生活必须品。”
    向大娘嗓音拔高,“我这就是贵重物品啊!”
    一百多块钱呢,这怎么就不算贵重物品了?
    小战士是这么回的,“大娘,之前广播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除了证件和钱票,其他大件东西都不可以。”
    被一连拒绝了好几次,向大娘的脸色愈发的不好。
    “你这人怎么这么的死脑筋,一点也不知道变通。”
    “有这说话的功夫,都能走一半路了。”
    小战士沉默不语,他现在算是明白了,潘主任为什么说家属院的工作难做了。
    “妈,算了吧。”
    李梅打开房门,一脸虚弱的从里面走了出来,“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咱别因为这点事影响了春生。”
    一提到儿子前程,向大娘嘟囔了两句过后,就没再吱声。
    见状,小战士松了一口气,“那你们抓紧时间收拾,十分钟之后必须撤离。”
    说罢他转身就要走,李梅却在此时把人给叫住了。
    现在外面的雨已经越下越大,就跟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这死老太婆只知道出一张嘴,东西全是她收拾的。
    东西收拾也就算了,可她现在身子弱的很,哪有力气提这些。
    更何况,她还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把身体养好,争取明年再生个大胖小子。
    可不能淋雨受寒。
    都是丢过半条命的人了,李梅现在想的很开。
    思及此,她捂着胸口咳嗽了好几声,这才说道。
    “小同志,我爱人出任务了没在家,我们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
    “我现在这种情况也没办法趟着水去大礼堂,麻烦你借个板车过来,把我推过去行吗?”
    小战士看了一眼李梅没什么血色的脸,到底是没说什么。
    家属也是部队的一份子,只要是按规矩行事,他们肯定会帮的。
    几分钟后,小战士推了一辆板车过来。
    他原以为,最多只有李梅一个人坐到板车上。
    没想到最后上车的是她们一大家子。
    除此之外,向老太还趁小战士不注意,又往板车上塞好几个包裹。
    小战士无奈,只好又叫了一个人过来。
    就这样,两人推着板车。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向老太一家送到了师部大礼堂。
    就这,向老太还不满意。
    话里话外的还嫌弃他们两个推的慢。
    李梅不耐烦的打断了她,“妈,快上去吧,要不然一会上去就没好地儿了。”
    当下,她只是想让这个死老太婆闭嘴。
    没想到,还真让她给一语中的了。
    等她们去到二楼的大礼堂时,大礼堂里面早已人山人海。
    这次可不光光是东家属院,西边家属院的人也都过来了。
    两个家属院里的人加一起都好几千人了。
    “你在那东张西望什么呢?”
    向老太见李梅一直站那不动,心里不禁有些恼火,“赶紧找个地方把席子铺上,要不然一会连站的地儿都没有了。”
    李梅却不慌不忙,“妈,我们挑个好点的地方。”
    说话间,视线一直来来回回的搜寻着。
    “这还有什么好挑的。”向老太掂了掂怀里的小孙子,神情越发的不耐。
    她早就已经累的不行,现在只想找个地方赶紧坐下休息,顺便将身上的这些湿衣服给换掉。
    她都一把年纪了,可经不起高烧的折腾。
    没办法,李梅只好低声解释了一下,“妈,十六级的台风,大礼堂也未必能抗的住。”
    “什么?”向老太闻言,立马看了过来。
    她来自内陆,要不是这次过来探望小儿子,她连海是什么样子的都没见过。
    向老太眼神恐惧,“这不是部队最好的房子吗?这个还扛不住?”
    “是最好的房子没错,但这种级别的台风,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
    说着,李梅指了指头顶,“要是扛不住的话,屋顶肯定是最先塌的,还有靠窗的地方也不行。”
    “那我们应该去哪?”
    向老太环顾了一下四周,她们来的晚,哪还什么好地方让她们挑了。
    李梅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好,但有一点她深信不疑。
    越是有钱的越惜命。
    越是有权的也越惜命!
    四帅最大的官就是师长和师政委他们了,所以只要紧挨着他们家的人,问题应该不大。
    结果一番找寻过后,李梅没能找到师长和师政委的媳妇儿。
    反而在人群里一眼看到了姜姒。
    原因无它,她太白了。
    尤其是在一堆酱油色的人当中,白得实在是太过耀眼。
    巧合的是,等到李梅一家人好不容易挤过来的时候,恰好就看到了师长媳妇儿姜姒几人在低声交谈。
    这下,就连向老太也不由的坚信起来。
    只要紧挨着这几人,肯定会更安全。
    甚至向老太想的还要更深一些。
    她要借着这个机会和这帮领导的夫人们打好关系,没事就过去露个脸什么的。
    那以后有什么好机会,领导肯定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他们家春生。
    李梅婆媳俩的算计,姜姒并不知情。
    但有一点李梅猜的很对。
    她选的这个位置,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的确是整个大礼堂里面最为安全的。
    姜姒是第一批进来的,因着对建筑还算了解,所以一进来她优先选择了舞台下方的的储藏室。
    这个储藏室是半地下室的结构。
    头顶上的舞台木地板以及钢筋混凝土的台基,可以有效的形成复合抗压层。
    即便是屋顶坍塌,也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
    再者相对比礼堂中央,这里面的环境还算私密。
    师长媳妇儿也正是因为这个,这才过来的。
    她是上一任的文工团团长,对大礼堂还算了解。
    只不过因为要疏散西边家属院的军属,所以来晚了一些。
    等到她忙完赶来过来的时候,储藏室里就只能再塞的下一个人。
    见此她便把自己的小孙女送了进去。
    小姑娘很乖,今年九岁。
    和小老大是同班同学。
    再加上胡美丽先前又是文工团出来的,所以于情于理都要照应一下小姑娘。
    见小孙女有人照应,师长媳妇儿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这不和姜姒几人道了一句谢,就急匆匆地走了。
    姜姒和徐明娟原地站了一会,又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正打算回储藏室的时候。
    忽然有人叫住了她,“姜同志。”
    姜姒回过了头。
    下一秒,视线落在了李梅身上。
    准确来说,是落在了她怀里的那个孩子身上。
    再一看,她的肚子——
    瘪了!
    姜姒诧异了一瞬,她竟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