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回城
    不多时,冯烈和宋清音安置好村民,从祠堂外急速奔回战场。

    两人神色凝重,脚步如飞,身后还跟着几名精锐捕快。

    可当他们越过村口的篱笆围栏,踏入先前妖气弥漫的战场时,却蓦然顿住了脚步。

    ——四周寂静,尘埃初落。

    而那原本凶焰滔天、威压众生的黄皮子妖王,已然血肉模糊地倒在地上,一身暗黄色毛皮焦黑发烬,胸腹间被一道宽逾寸许的刀痕斜劈而过,连妖骨都被一刀劈断,死得干净利落,毫无挣扎痕迹。

    步辇碎裂,只余焦土与猩红残血。

    宋清音美目睁大,心中骇然,难以置信地喃喃出声:

    “这……已经死了?”

    冯烈皱眉快步上前,蹲下仔细查看那具妖尸,确认确实已是死绝无疑,一时之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怎么回事?”他转身看向唯一站在原地的顾长安,声音压抑中带着些许急切,“是谁动的手?!”

    是的。

    他第一反应不是顾长安击杀了这黄皮子。

    而是询问,到底是谁击杀的。

    这很正常。

    顾长安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捕头,怎么有实力击杀这妖呢?

    这要几十年前就是二阶妖兽了,实力比肩六品武者,甚至远在普通六品武者之上。

    顾长安怎么可能将其击杀呢?

    就算能,也不可能在这短的时间将其击杀吧?

    要知道他们从安置好村民到回来只是不到一个时辰而已。

    这么短时间就能击杀二阶妖兽黄皮子?

    你以为你是五品强者啊?

    顾长安神色平静,拍了拍刀鞘,淡淡道:“刚刚有个高手路过,顺手把它杀了。”

    “……高手?”宋清音眨了眨眼,“你说的那个‘高手’,人呢?”

    顾长安淡然一笑:“走了。”

    “什么样子?哪家门派的?男的女的?”

    “天色太暗,我看不清。”

    宋清音看着顾长安半晌,忽然叹了口气,不再追问。

    冯烈也沉默了片刻,望着那道刀痕,再次低头审视妖尸的伤口,神色复杂无比。

    “这伤势……一刀毙命,妖骨碎裂,妖血沸腾。出手之人,不仅是上乘刀法,实力更是雄浑霸道,几如雷霆……”

    他说到这,抬头看了顾长安一眼,忽然道:“你看得出来是哪一派的刀法吗?”

    “顾长安轻描淡写地说,“不太清楚,看起来这刀法如同风雷。”

    “风雷……”冯烈喃喃,“那可是绝学,练成此招者,并且能够一刀击杀这妖,最少也得五品之上。可五品高手怎会半夜游荡在这三庙村?”

    他望着顾长安,眸中神色微沉。身为捕司多年的老将,他当然不会轻易信口胡诌。

    但眼下这黄皮子之死,不得不信。

    毕竟,要他相信顾长安斩了这妖,比相信“有个神秘高手路过顺手出刀”还要难。

    宋清音心中也翻起惊涛骇浪。

    冯烈却忽然轻叹一声:“罢了……就算是那位‘高手’路过所斩,我们也只能感慨顾兄弟运气好。”

    他抬头望了眼夜空,月色清寒,夜风拂面,黄皮子妖气散尽之后,天地间重归宁静。

    “若非你一人独留此处,只怕那妖军已压村中,村民必遭大难。”

    宋清音收回目光,缓缓点头,虽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再多问。

    顾长安将刀负于背后,淡声道:“能护住百姓性命,便是运气再好也值得。”

    他不解释,也不争辩,平静得仿佛从未出过一刀。

    冯烈望着他那沉静如水的眼神,心中忽觉:

    眼前这个年轻人,看似寡言,却藏得极深。

    他的从容、冷静、出招果断,全然不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捕头,更像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或是自江湖血雨中走出的杀客。

    “顾兄弟,”他沉声说道,“你若愿留安西……将来定能成为武卫司高层,甚至……更进一步。”

    顾长安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沉默就是拒绝。

    冯烈见状,只能叹息。

    .......

    顾长安在三庙村又停留了一夜。

    这一夜,夜风微凉,山林间的妖气早已尽散,村民在冯烈和宋清音的安排下紧急迁入祠堂临时安置,虽仍心有余悸,但总算逃过一劫。

    三庙村残破的篱笆边,焦土与血痕犹在,惟有祭坛上的供奉台早已坍塌,黄皮子的尸骨在夜色中燃尽,只余一滩暗黑的焦痕,仿佛从未存在过。

    顾长安未与他人多言,他独自坐在祠堂后院,静静打坐调息。

    天光破晓,村中渐渐苏醒。

    冯烈与宋清音在村口送他,话语不多,只留下一句:“顾兄弟,安西城再见。”

    顾长安拱手作别,负刀离开,踏上归途。

    ——

    日正中午,安西县城。

    六月初夏,热气升腾,街道上人来人往,茶楼酒肆满座热闹。

    顾长安换了身干净的灰衣长袍,走在街头,刀依旧背在身后,神情从容,步履轻快。

    一路穿过城东坊市,拐入一条老街,走进那家名为“醉桃春”的酒楼。

    这酒楼开在文昌街尽头,店面不大,却菜肴地道,酒香浓烈,是安西一带最负盛名的小馆子之一,常有江湖人来此歇脚。

    他找了靠窗的座位坐下,要了一壶“花雕二年”,又点了三样菜:爆炒羊杂、酱烧豆腐、野葱蒸鱼,全是本地特色。

    楼内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有捕快议案情,有商人谈银钱,更有几位青衫文士正高声谈论“西山贼寇横行”、“南疆异动”之类的传闻。

    顾长安靠椅斜坐,微闭双眼,听风观人,仿佛一个普通的江湖过客。

    酒香不久而至,热菜随之上桌,油气蒸腾,香气扑鼻。

    、他执箸细尝,味道尚可,比三庙村的干粮强了百倍。

    窗外,街头有孩童追逐嬉闹,叫卖声此起彼伏。

    再望远处城楼之上,阳光洒落,映得那“安西县署”四字金光灿灿,威仪不减。

    .......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