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8章 乘胜扩疆,风云际会
    击退日军的“斩首行动”后,张浩所控制区域内洋溢着胜利的欢腾。

    街头巷尾,军民们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大捷,士兵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然而,张浩并未沉醉于这短暂的喜悦之中。

    他站在临河市最高的了望塔上,极目远眺,心中思索着更为宏大的战略布局。

    在那间被地图和军事文件堆满的指挥室里,张浩召集了麾下的核心将领与智囊团。

    巨大的地图上,标记着周边地区的山川、城镇与敌军分布。

    “诸位,我们虽赢得了这场战斗,但这只是漫长征途的一小步。

    日军短期内元气大伤,正是我们扩张的绝佳时机。”张浩的目光坚定地落在地图上,手指划过一片区域。

    参谋长高元点头表示赞同,他指着地图上一处关键城镇说道:“司令,我认为我们可以先将目标锁定在镇南的宁川县。

    此地扼守交通要道,一旦拿下,我们不仅能扩大战略纵深,还能打通与周边抗日势力的联系,获取更多资源。”

    装甲师师长王大力摩拳擦掌,兴奋地说:“没错,司令!咱装甲师士气正旺,现在出击,定能势如破竹。”

    张浩沉思片刻,说道:“宁川县确实是个不错的目标,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日军虽遭重创,但其在周边仍有一定兵力部署,而且当地的伪军也可能成为阻碍。我们需制定周全的计划。”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确定了初步的作战方案:先派出侦察部队摸清宁川县的敌军布防、地形地貌以及当地伪军的动向;

    同时,利用宣传攻势,分化伪军内部,争取部分力量倒戈;主力部队则秘密集结,等待最佳时机发动突袭。

    侦察连的战士们如鬼魅般潜入宁川县周边。他们身着便衣,混杂在当地百姓之中,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军事设施、每一条道路的通行情况。

    年轻的侦察兵小刘,扮作卖货郎,挑着担子在宁川县城外的关卡附近徘徊。

    他一边吆喝着,一边留意着关卡处伪军的换岗时间、武器装备以及巡逻规律。趁着伪军不注意,他悄悄记下了关卡的防御弱点和兵力部署。

    与此同时,另一组侦察兵则通过与当地百姓的交流,了解到宁川县内日军指挥官的性格特点以及伪军内部的矛盾。

    原来,日军指挥官山本最近因接连战败而脾气暴躁,对伪军时常打骂,导致伪军内部人心惶惶。

    数日后,侦察部队陆续返回,将收集到的情报汇总到张浩手中。

    看着详细的情报资料,张浩心中有了底,一个更为完善的作战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张浩清楚,分化伪军是减少阻力、顺利拿下宁川县的关键。

    他安排宣传部门制作了大量传单,内容主要是揭露日军的残暴行径,宣扬抗日的正义性,以及承诺对反正的伪军既往不咎,给予妥善安置。

    这些传单通过各种渠道,如信鸽、地下交通员等,散发到宁川县内。

    同时,张浩还派出了经验丰富的说客,潜入伪军内部,与一些有良知的伪军军官秘密接触。

    伪军连长张大壮,看着手中的传单,心中五味杂陈。

    他本是被日军胁迫才加入伪军,一直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

    说客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摆脱日军控制、重新做人的希望。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大壮决定率领自己的连队起义。

    在张大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伪军开始动摇。

    宁川县内的伪军阵营中,一股倒戈的暗流正在涌动。

    一切准备就绪,张浩下达了进攻宁川县的命令。

    夜幕笼罩着大地,重型装甲师的坦克如幽灵般驶向宁川县。

    坦克的履带在泥泞的道路上缓缓前行,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

    当部队接近宁川县城时,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三颗信号弹,这是张大壮带领伪军起义的信号。

    县城内顿时枪声大作,起义的伪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张浩抓住时机,下令总攻。重型装甲师的坦克迅速冲向县城大门,主炮怒吼着,将城门轰得粉碎。

    装甲步兵们紧跟在坦克身后,如潮水般涌入县城。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仓促组织抵抗。

    但在起义伪军的配合下,以及张浩部队的猛烈攻击下,日军的防线逐渐崩溃。

    在激烈的巷战中,一名年轻的装甲步兵小刘,独自面对一群负隅顽抗的日军。

    他毫不畏惧,端起冲锋枪,向着日军猛烈扫射。

    在他的英勇奋战下,成功消灭了这股敌人,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宁川县内的日军大部分被歼灭,剩余残敌狼狈逃窜。

    张浩站在宁川县城的城楼上,看着飘扬的战旗,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占领宁川县后,张浩立即着手巩固胜利果实。

    他首先安抚当地百姓,开仓放粮,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衷心拥护。

    同时,他对起义的伪军进行了整编,挑选出其中的精锐力量,充实到自己的部队中。

    对于那些真心悔过、愿意抗日的伪军士兵,张浩给予了他们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军事防御方面,张浩下令在宁川县周边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部署了重兵把守。

    日军绝不会轻易放弃宁川县,必将卷土重来。

    此外,张浩还利用宁川县的交通优势,与周边的抗日势力取得了联系。

    他积极与其他抗日武装进行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商讨抗日大计。

    一时间,张浩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在宁川县的县衙内,张浩召集了新任命的官员和将领,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如今我们拿下了宁川县,这只是我们走向强大的又一步。

    我们要以宁川县为基础,继续扩大我们的占领区,为抗击日寇、实现国家独立做出更大的贡献。”张浩慷慨激昂地说道。

    众人纷纷响应,士气高涨。

    在张浩的带领下,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正逐渐汇聚起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向着最终的胜利稳步迈进。

    而张浩,也在成为大军阀的道路上,踏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他的名字,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成为了抗日的希望与象征。

    然而,就在张浩全力巩固和发展宁川县时,一封加急情报送到了他的手中。

    情报显示,日军从其他地区调来了一支精锐部队,正日夜兼程向宁川县赶来,意图夺回这座重要的城镇。

    同时,周边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势力,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也开始蠢蠢欲动,对张浩的势力构成了潜在威胁。

    看着手中的情报,张浩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刚刚取得的胜利果实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燃起了更为坚定的斗志。

    “通知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不管来的是谁,我们都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张浩站起身来,大声下达命令。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