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7章 片花与咸鱼式创作
    修好最后一把椅子带来的成就感,大约持续到陆子昂发现柜台底下那箱受潮的表演书籍开始散发霉味为止。

    他皱着眉把那箱书拖出来,准备当废纸卖掉,却在最底下翻出了刘导留下的那份《大城小匠》完整剧本。

    封面上还沾着点当初绿萝留下的水渍印子。

    他拿着剧本顿了顿,没扔,随手塞进了柜台抽屉里,跟茶叶账本放在了一起。

    然后继续清理那堆发霉的书,动作利落,毫不留恋。

    日子似乎彻底回归了之前的轨迹。遛狗,喝茶,听评书,偶尔应付一下不死心找上门的各种邀约(最近还有个想请他代言老年健步鞋的,被他用扫帚请了出去)。

    宇文殇依旧敲他的代码,张明宇跑他的龙套,阿黄啃它的新狗窝。

    门楣上的大蒜换了一茬又一茬,辛辣的气息成了茶馆的标志性味道之一。

    直到某天下午,刘导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

    “陆老师!陆老师!快看!”

    他把平板往陆子昂面前一杵,“初剪片花!平台那边反应特别好!”

    陆子昂正在擦拭那个木雕小马,闻言撩起眼皮看了一眼。平板上正在播放一段三分多钟的视频,配乐舒缓,画面精致,聚焦几个手工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镜头扫过他时,多是沉默劳作的侧影,或是那个着名的扶茶杯动作,还有雨夜石桥上沉静的眼神。

    他的戏份被剪得恰到好处,不多,但每一个镜头都很有分量,那种沉默的力量感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怎么样?”刘导眼巴巴地看着他,像个等待表扬的小学生。

    陆子昂把视线从平板上移开,继续擦他的小马,语气平淡:“还行。”

    刘导对他的反应毫不意外,反而乐了:“就知道您是这个反应!平台方和几个看过片花的业内人士,都对您那个角色评价极高!说简直是‘定海神针’!‘灵魂人物’!”

    陆子昂没接话,把擦好的小马放回窗台,挨着绿萝。

    刘导自顾自兴奋地说着:“还有啊,根据您那个角色延伸出来的‘匠人精神’、‘沉默的力量’这几个话题,在预热阶段讨论度就很高!都说您这是‘本色出演’,‘演活了’!”

    正说着,宇文殇凑了过来,瞄了一眼平板,咂咂嘴:“哟,老陆,上镜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嘛!这忧郁的小气质拿捏得。”

    陆子昂一个眼刀甩过去,宇文殇立刻缩回电脑后面。

    刘导待了一会儿,接了个电话又匆匆走了。

    他走后,茶馆短暂地安静下来。

    陆子昂继续他未完的擦拭工作,只是动作似乎比刚才慢了一点。

    窗台上的绿萝在阳光下绿得晃眼。

    几天后,张明宇举着手机大呼小叫地冲进来:“昂哥!昂哥!你上热搜了!”

    陆子昂正在给阿黄拌饭,手一抖,狗粮撒出去几粒。

    “#陆子昂 沉默的力量#!”

    张明宇把手机屏幕怼到他眼前。

    “还有#扫地僧本僧#!

    都是夸你的!说你演的修补匠看一眼就觉得心安!”

    陆子昂瞥了一眼,热搜排名不算太高,但在文娱榜还算靠前。

    评论区一片赞誉,偶尔夹杂着几个“他以前演技有这么好吗?”

    “退圈后修炼去了?”

    的疑问。他没什么表情,继续拌狗粮。

    宇文殇在一旁幽幽地说:“老陆,你这算是……躺着也上热搜?”

    陆子昂把拌好的狗粮放在阿黄面前,拍了拍手:“吵。”

    然而,“吵”的还不止这些。

    随着片花扩散和热搜加持,找上门来的合作意向又多了起来,而且类型开始发生变化。

    之前多是看中他“前影帝”名头或者猎奇心理,现在则更多是冲着他在这部戏里展现出的那种独特的、沉静的气质。

    有想请他给纪录片配音的,有想请他参与文化类慢综艺当飞行嘉宾的,甚至还有文艺片导演递来了本子,角色类型都跟《大城小匠》里的修补匠类似——沉默,内敛,有故事。

    陆子昂的处理方式依旧简单粗暴——拒绝。

    但他发现,这次的拒绝似乎比之前费点劲。

    不是因为对方难缠,而是他自己心里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好像也有点意思”的念头。这念头像水面下的暗流,不明显,却存在。

    他把那些递来的本子粗略翻了翻,内容确实比之前的霸道总裁、仙侠魔尊扎实不少。

    但他最终还是把它们统统塞进了那个放废纸的纸箱。

    理由很简单——麻烦。

    拍戏那段时间,虽然总体适应,但那种被约束、被打断原有节奏的感觉,他还是不太喜欢。

    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现在这种完全自主的状态。

    比如,他最近开始断断续续地写点东西。

    不是剧本,也不是小说,更像是一种随笔,记录一些老街的见闻,或者修椅子、拍戏时的零碎感悟。

    写在一个新的笔记本上,字迹依旧潦草,内容天马行空。

    写完了就扔抽屉里,没想过给谁看。

    这天晚上,他写完一段关于“刨花味道比香水好闻”的胡言乱语后,顺手拿起那个木雕小马,在手里把玩。

    小马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他忽然想起刘导说过,后期可能会给这个木雕小马一些特写镜头,作为修补匠内心的某种象征。

    他对着灯光看了看小马的眼睛部位,那里还只是两个浅浅的凹坑。

    他拿起刻刀,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下手。

    就这样吧,留点空白,挺好。

    他放下小马,关灯睡觉。

    窗外月色皎洁。

    热搜会过去,片花会冷却,新的热点会诞生。

    而他的茶馆,他的绿萝,他的阿黄,还有抽屉里那些无人知晓的随手涂鸦,依旧在这里。

    这大概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偶尔泛起一点涟漪,但终究会归于平静。

    而这点涟漪,似乎……也不全是坏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