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9章 娱乐圈大混战
    春节档的硝烟刚落,票房榜便已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

    《赤壁下》彻底扑穿地心,吴宇森首映礼上“破纪录”的豪言,如今听来如同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最终2.18亿的票房看似体面,却连成本都未能收回,这位昔日的香江大导,算是亲手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而另一边,《疯狂的赛车》凭借炸裂的口碑和烛龙影业的排片护航,上演了一场漂亮的逆袭,最终斩获1.7亿票房,比周溯记忆中的成绩硬生生多出几千万。

    宁皓看到分账时,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

    然而,没等国内同行从这波冲击中缓过神,好莱坞又一记重拳隔海袭来。

    新浪娱乐直接搬运了《好莱坞每日报道》的头条:

    “周溯麾下应龙影业公布2009年重磅片单!

    《招魂》续作、《暮色2》赫然在列,引发好莱坞各大发行公司疯抢!”

    标题下方,一行小字却蕴含着核弹般的威力:

    “据悉,《暮光之城》首部曲全球票房已突破3.5亿美金!”

    3.5亿!还是美金!

    国内影视公司的老总们看着这个数字,这个年算是彻底过不好了。这哪里是在拍电影?

    这分明是开着印钞机在抢钱!

    有第一部的恐怖成绩打底,《暮色2》的票房潜力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他周溯是把好莱坞当成自家提款机了吗?!”

    某次酒局上,终于有人红着眼砸了杯子,酸涩与嫉妒几乎要溢出来。

    更让他们坐立难安的,是《华夏好声音》席卷全国的海选现场。

    自从烛龙那场“看不起的演唱会”级别的年会在全网出圈后,这档节目的报名热度就彻底失控。

    报名点人山人海,队伍能从体育馆里面一直绕场排三圈。

    “听说有个川省的火锅店老板,直接把店门一关,跑来报名,说就为有机会跟周溯手下的明星同台唱首歌!”

    “还有几个北漂的小群演,更是把全部家当都带来了,放话‘选不上就在京城扎根,不回去了!’”

    面对这排山倒海般的热情与周溯在全球范围内节节攀升的势头,传统的娱乐圈大佬们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暮光之城》3.5亿美金的票房像一记火辣的耳光,抽得某些老家伙们坐立难安。

    但这些老家伙干事不行,搞事却是高手!!!

    果然,没过两天,网上就掀起了针对烛龙的黑潮。

    一篇篇“烛龙霸道抢人”、“新巨头仗势欺人”的通稿铺天盖地,字里行间都在暗示烛龙“不守行规”、“不敬前辈”,矛头直指其恶劣的“挖角”行为。

    八卦网友顺藤摸瓜,很快锁定了风暴中心——刚签约壹心娱乐的杨蜜。

    “原来是她!她从荣信达跳槽的?!”

    “烛龙现在这么霸道?连脸都不要了?”

    风暴眼中的杨幂看着手机上的恶评,眼圈瞬间红了,拉着杨天缜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天缜姐,学长……学长会不会觉得我是个麻烦?”

    “傻丫头。”

    杨天缜拍了拍她的手,递过一杯热奶茶,语气镇定自若,“老板什么看不明白?

    这些人不过是拿你当枪使,发泄对烛龙、对《暮光》票房的无能狂怒罢了。”

    她语气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公司给你兜底,把心放回肚子里。”

    壹心正要力捧杨幂,岂能让她刚签约就背上“忘恩负义”的黑锅?

    第二天一早,荣信达的官方声明便如期而至,通篇和气生财:

    “与演员杨幂的经纪合约已于年前正常到期,和平解约,不存在所谓‘挖角’行为。

    杨幂是位努力上进的好演员,我们衷心祝愿她未来前程似锦。”

    全网瞬间鸦雀无声。

    圈内消息灵通的都知道,荣信达的李小婉心里憋着火——杨蜜去意已决,显然早与壹心接触。

    但杨天缜的一个电话,就让李少红和李小婉改了口风。

    电话里,杨天缜的话很直白:“只要荣信达肯帮这个忙,日后烛龙的项目,合作机会有的是。”

    李小婉盘算了一夜——烛龙手握电影、电视剧、综艺、海量版权,是当下资源最厚的巨头。

    为了一个去意已决的杨蜜,与这样的庞然大物交恶?

    不值当。

    在赤裸的利益面前,那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声明一出,三方皆大欢喜:杨幂洗脱污名,壹心稳住新人,荣信达也顺势卖了烛龙一个大人情。

    只是在某些私下酒局上,酸溜溜的议论依旧不断:

    “荣信达当年也是号人物,如今竟向个后生晚辈低头了?”

    “不低头能怎样?烛龙现在的体量,谁惹得起?识时务罢了!”

    年初的娱乐圈,周溯虽一马当先,但这潭深水又岂容他一人独占鳌头?

    范栤栤不声不响,竟搭上了两度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美国名导奥利弗·斯通。

    两人携手登上顶级杂志封面,姿态亲密,国际范儿十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子怡亦不甘示弱,在柏林电影宫里风光无限地度过了30岁生日,彰显其在国际影坛的非凡影响力。

    与此同时,两条“月经贴”般的谣言仍在各大门户网站头条上阴魂不散:一则是“子怡结婚”,一则是“嘉玲有孕”。

    唯有周溯清楚,这两条消息就如天边浮云,看得见,却永远摸不着。

    演员们春节仍在营业,导演们也都没闲着,尤其是港台导演们,更是集体北上,粉墨登场,各取所需。

    然而,恐怕谁都未曾料到,这场由港岛导演北上引发的浪潮,会最终演变成内娱与港圈的第一次正面乱战。

    陈可辛无疑是其中最聪明的一个。

    他年还没过完便迅速北上,与黄建新联手成立“我们制作电影工作室”,更与博纳强势组建“人人电影公司”,高调宣布 “三年15部电影,总票房超20亿” 的宏伟计划。

    其打头阵的,正是港岛导演陈德森筹备长达十年的《十月围城》。

    最关键的一步棋,是该公司与中影签署了战略性联盟。

    韩叁平甚至亲自出面,代表电影局邀请周溯的烛龙影业加入,不过被周溯婉拒了。

    周溯理解韩叁平的立场——坐在那个位置上,有时就必须像一台中央空调,谁都不能冷落。

    但他周溯早已不是需要“入局”的玩家了。

    他,是那个制定规则、邀请别人入局的组局者!

    与这些导演并列,于他而言,并非荣光,而是自降身价。

    在一众北上的港台导演中,陈可辛确实是最有头脑的一个,他从不只是一个埋头拍戏的导演。

    与此同时,王家卫入京宣传《东邪西毒终极版》;

    吴宇森与徐克也分别开始酝酿《太平轮》与《狄仁杰》系列,吴宇森依然拉上了老搭档韩叁平,主演则锁定了宋慧乔与张震。

    大佬们纷纷布局宏大事业,而小人物则忙着哗众取宠。

    一则由门户网站转载自港媒的消息,如同萨拉热窝的那声枪响,即将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彻底引爆娱乐圈的第一次大规模混战。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