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麦国人的诱饵,齐辉的决断
    在见过齐辉之后,麦国人迅速做出了决定。
    他们立刻公开宣布:
    “我们将给龙汉最优惠的商业伙伴待遇。”
    “麦国一直与龙汉有着最亲密的伙伴关系。”
    “针对龙汉一切商品的进出口关税,降低到5%,乃至免税。”
    “我们还将帮助龙汉兴建大量钢铁厂、造船厂、还有军工厂……”
    该消息,直接从麦国最权威媒体、广播、报纸,乃至黑白电视上,迅速传开。
    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
    消息传到户城,许多中产阶层一片惊讶。
    一处咖啡厅内,一些中上层知识分子正在聊着最近的广播新闻。
    “真新鲜啊,以前大总统想向麦国借一点款子,都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难。”一位有见识的教授不由说道。
    “是啊,我还记得就两年前抗战时,只有毛熊支持了我们,想找麦国人要一点援助,难的要命。”
    “没错,我在麦国的使节同学,每次寄信回来,都要抱怨麦国人对他们的歧视,冷漠,嘲笑,还有疏远。”
    “现在真是一下子就变了。”
    “要我说,这都是齐司令能打啊,打得鬼子退出了龙汉,而鬼子又开始攻击麦国人在东南亚洲的地盘,这才让麦国人有求于我们。”
    “就是这样,麦国人什么时候会这样好心了?还不是有求于我们?”
    “没错,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麦国人是想将我们再拉入与鬼子的战争中啊!”
    “不行,我们得寄信给齐司令,不能被麦国人的小恩惠收买啊。”
    “没错,可不能学前大总统,动辄就向麦国人跪下求援,大量出卖我们自己的权益。”
    “说的好。”
    ……
    户城警备司令部。
    杨文远拿着一份报告,匆匆找到齐辉。
    “司令,麦国人决定给我们的进出口商品提供大规模优惠。”
    “他们还将支援我们一批军工设备。”
    齐辉笑笑:“这很好啊。”
    杨文远随后说道:
    “只是目前有一个问题。”
    “他们说运输航线,不能走东南航线,因为鬼子占据了东南亚。”
    “虽然可以走天竺洋,再去天竺,走面点公路,但那批设备中有很多非常沉重的,高达数百吨,只能在大型港口中直接装卸。”
    “难以通过公路运输。”
    齐辉一听就明白了。
    “麦国人真聪明啊,他们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
    “他们希望直接走泰平洋航线。”
    “从户城到旧山有着一万公里的海路。”
    “中间有一些小岛,他们希望我们提供飞机对轮船护航,防止被鬼子拦截。”杨文远说道。
    果然如此。
    齐辉笑笑,这些美国人是下了一个大鱼饵。
    他们看中了自己正在快速发展工业化,迫切需要大量工业设备。
    而这些设备只有他们麦国人能提供。
    嘤国?早就陷入战争之中,运力紧张到要死。
    毛熊?面对汉斯的潜在威胁,而且毛熊的工业实力虽然强,但却比较粗糙。
    技术也不够先进,而且毛熊只有一条大铁路能够运输。
    毛熊的工业区在殴洲地带,向东方出口机械设备,效率很低的。
    铁路,怎么能和海运比运输能力了?
    所以自己想要快速工业化,只有从麦国人那里进出口商品。
    而如此一来,就很容易与鬼子对上。
    毕竟西泰平洋,已经被鬼子给霸占了。
    这一路上,货物从旧山出发,途径珍港,再一直向西,这一路上,到处都是鬼子海军的控制区。
    以鬼子与龙汉的关系,与麦国人的关系,肯定会进行阻止。
    龙汉人为了这些宝贵的工业设备,就必须要防止鬼子拦截。
    而实际上麦国人并不怕鬼子拦截这些货物。
    他们甚至希望鬼子直接击沉。
    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拖龙汉人下水。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龙汉穷。”齐辉笑道。
    “以前是龙汉人,巴不得让麦国人下水参战。”
    “是啊,”杨文远无比佩服道,“现在局面不同,现在是美国人,巴不得让我们龙汉人下水,简直是可笑至极。”
    这都是司令带来的局面逆转。
    司令靠着鼓动敢死队,打退了鬼子。
    迫使鬼子转向东南,进而侵犯了麦国人的核心利益。
    这让麦国人不能站在干岸上看戏了。
    现在轮到龙汉人站在岸边看戏了。
    这种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有多么舒服。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周卫国一边心中喜悦,一边提问道。
    “当然要吃下去。”
    “这可是送到嘴边的肥肉,我们又不会害怕鬼子,还能不吃?”
    “有着麦国人的帮助,我们的工业化能提前三十年,初步完成。”齐辉自然知道麦国人这年代工业的潜力。
    可以说是麦国人工业最辉煌的时候。
    再过个20年,进入六七十年代,麦国人的工业就要大量转移了,基础制造业不要了,只保留金融、科技、教育、高级精尖制造、高科技工厂……
    “可是我们的飞机难以护航啊。”
    “这很简单,让麦国人抓紧改造商船航母,我们出飞行员,他们出飞机,挂我们龙汉的旗帜。”齐辉淡淡道。
    “明白了。”
    现在麦国人最缺少的就是精锐的飞行员,更好的飞机。
    而齐辉这里都能提供。
    就这样,麦国人匆匆改造了简单的护航航母,甚至将两艘护航航母,直接安排过来。
    而齐辉提供的飞行员,也是通过先飞天竺,再从天竺转场菲洲。
    再从菲洲转到麦国。
    这中间的距离自然很长,高达上万公里。
    以目前飞机5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连续飞行了三天,才飞到。
    “真是从来没有看到过麦国人这样急迫的景象啊。”一营长亲自带着200名战魂勇士飞行员,来到了旧金山。
    他看着一艘艘万吨巨轮,装载着宝贵的工业机械,大到车床,小到螺丝,设计资料,工业原料……应有尽有。
    可以说这样一船机械,就能建造起一座工厂。
    只要龙汉有足够受教育的工人,培训几个月,就能将工厂运营起来了。
    随着万吨巨轮离港,战魂勇士飞行员,已经登上麦国人提供的简易改造护航航母。
    麦国的飞行员,有一些在航母上,他们还想看龙汉人的笑话。
    尽管上面需要龙汉人。
    但底层麦国人可不想这么多,他们还是看不起东方人。
    尤其是在被鬼子打了之后,他们看东方人都是带着愤怒的目光。
    他们是区分不出龙汉人和蜗人的。
    “看着吧,伙计们,这些家伙,肯定连起飞都做不到,别说是着舰了!”
    “没错,我敢打赌,他们至少要摔十架飞机!”
    “我出十美元与你打赌,我赌他们能摔二十架!”
    “哈哈哈!”
    然而,当龙汉飞行员娴熟地驾驶着对方提供的战斗机,轻而易举地就在甲板上起飞时,一个个麦国飞行员,顿时愣住了。
    “这不可能!”
    “难道他们龙汉也有航母?”
    龙汉自然没有航母。
    可是战魂勇士飞行员,可不会闲着。
    在鬼子退出龙汉,加紧工业建设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靠着不怕死的特征,拼命训练各种极端的空中作战。
    其中就包括水上降落,水上起飞。
    他们一开始是在湖水上用一块长长的河堤,直接练习飞行和降落。
    而且长度和宽度,都比航母小一些。
    这难度可比航母高多了。
    后来又是模拟海上的环境,用一些船拼起来。
    虽然颠簸,但他们不怕死,多练多摔就是了。
    普通飞行员可不能这样干。
    一死就真死了。
    即便是麦国人,有几十万预备飞行员,也不可能这样练习。
    只有齐辉这里,压根不缺少具现次数,才能这样干。
    看到龙汉人飞行员,顺利地航母上起飞降落,这些高傲的麦国人才心服口服了。
    “难怪强如鬼子,也被他们赶出去了。”
    “是啊,我听说鬼子飞行员,对上他们也是损失惨重。”
    而与底层麦国飞行员不同,麦国人的上层们,自然是非常高兴看到龙汉人的飞行员,能够顺利地使用航母。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与龙汉人维持住贸易通道。
    这种通道,暂时是对龙汉人有大好处,但在龙汉人的工厂起来之后,对他们也是有巨大好处的。
    毕竟他们可是正在集结装备和军队,与鬼子作战。
    这时候有一个海外军火供应地,自然非常重要。
    毕竟他们麦国人的工厂想要动员起来,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至少要两年时间,才能满足自己的军事需要。
    而这中间的时间,又要怎么办呢?
    那自然是从海外补充。
    正好龙汉和鬼子都有血仇。
    ……
    一个月后。
    第一支来自麦国人的工业机械货轮,顺利抵达户城。
    主角立刻就拿出了新的方案。
    “每个县要有一个大的特色工厂!”
    “先从交通良好的县开始。”
    是的,靠工厂来改变一个县的面貌,这正是主角之前论文中所讲理论的具体实现方法。
    因为这年代的乡土观念,指望老农民们不远千里来户城打工,那是很难的。
    但让他们进城打工,却是可以想象的事。
    毕竟很多老人,也会偶尔进一两次城。
    主角也知道这样做,会造成一些浪费。
    但相比得到的好处,这些浪费是值得的,何况还有财大气粗,浪费奢侈到极点的麦国人买单。
    ……
    户城西南。
    一条不小的河流,从南边而来,最后汇入大江之中,它一路滋润了无数村庄。
    一处大庄子,足足有三千人,它被叫做未庄。
    未庄的北边,有一处土谷祠。
    土谷祠很是破烂,不知多少年没有香火了。
    里面的破烂厢房里,有个叫老K的中年男子。
    他正在土谷祠里睡着懒觉。
    日上三竿,还没有起身。
    主要是肚皮里没食,起得晚,早上饭就能省了。
    正当老K翻了个身,想要继续睡的时候,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那是王二的声音。
    “老K,听说没有,咱们庄子的河旁要开始盖大工厂。”
    “什么大工厂,老子要睡觉。”老K转到里面,拿破烂稻草堵住耳朵。
    如今天气热了,棉被早就当掉了。
    等到入秋再赎回来。
    “那可是大工厂,洋人的玩意啊,看热闹去啊。”王二走了进来,直接在老K耳边说道。
    “什么洋人?洋人只会欺负我们。”老K还是不打算起来。
    他就属于赤贫之人。
    以前还是有地的。
    后来生了一场病,为了买能治病的西药,不得不将地抵给赵老太爷,这才买来了贵得要死的西药,治好了病。
    而只是吃几天的西药量,他几亩最后维生的地就没了。
    农业国就是这样悲剧。
    工业的力量,就体现在这里——你以为靠着土地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想得美。
    最简单的生病问题,靠土地就解决不了。
    只靠土药,大部分人的下场,就是鲁老太爷的下场。
    花了昂贵的药引钱,买了三冬的蟋蟀,过秋的芦苇,结果仍旧是一年比一年沉重,家产败光。
    土药真的有用,儿童的夭折率也就不会那样高了,这个高,可是上到皇族,下到穷人。
    这就是工业化的重要:能研究和生产廉价的药品,大大提升寿命的底线,不至于因为一个高烧感冒,一个拉肚子,一个感染,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而老K也从此没了心气。
    没有自己的土地,他每天就只能扛长工,打短工,注定这一辈子是绝户了,不可能有什么女人嫁给他。
    他现在就是混一天算一天,连个自己的房子都没有。
    王二看着老K,突然凑到他的耳边说道:
    “我看他们在弄工地,招人不说,还有好多铁器。”
    “咱们去他们的工地看看有点什么东西,咱们也弄点卖掉,换点酒喝。”
    听到喝酒,老K顿时心动起来了。
    像他们这种光棍,二流子,基本上和偷鸡摸狗是分不开的。
    没有家室,脸皮无所谓,没人管。
    再说肚皮的确饿的慌。
    农忙的时候,还有活干,去赵老太爷家帮工,还能混饱肚子。
    一到农闲就没活干,那就不知道怎么熬日子了。
    要是不偷偷摸摸的,老实人都会饿死。
    于是老K终于舍得从破烂的稻草床上起来。
    他披上自己那件破烂不堪的褂子,再穿上一条同样补丁叠补丁的裤子。
    最后才穿上草鞋,又快烂了。
    他又要打一双新草鞋。
    买鞋那是不可能的。
    不光着脚,就算不错了。
    不光脚,还是因为他受了教训。
    他生的病,就是踩了尖利石头,脚上受伤感染,要不是吃了西药,就感染高烧死了。
    这还是因为靠着户城,附近县城里也能卖进口的西药。
    不然的话,他只能和内陆的那些人,熬上几天人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