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1章 后悔的记者,新的户城
    此时此刻。

    户城。

    街头巷尾,报童叫卖声,不绝于耳。

    按说孩子该去上学,不该来卖报的。

    但是他们这是在勤工俭学,上面也特意批准了。

    工作时间有严格的限制,工作地点也有严格限制,保证安全和身心健康。

    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每次工作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比起这个时代的嘤国和麦国来,还是要好多了。

    而且乡村的孩子,五六岁就下地干活了,即便是另外一个时空也是如此。

    相比另外一个时空,孩子天天沉浸在书本中,一个个近视,户外运动非常重要。

    而且齐辉也不会再让孩子们那么卷。

    后世夫妻离婚率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因为卷孩子而引起。

    自己卷不动了,就卷孩子。

    简直离谱。

    关键是大学毕业出来,大部分人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不如轻轻松松学一门技术,赖以养家。

    而且体系内,还要求大学毕业,这又是一个卷。

    齐辉就不会这样干。

    他的目标,就是龙汉人不再卷,有能力的人,平庸者,只要心地好,是正统的龙汉人,那就应该能好好生活。

    ……

    而在这时。

    又一艘客船,刚刚从战火连天的殴洲,远洋跋涉,来到了户城码头。

    当船只停靠在码头上时,众人得到了上岸的许可。

    他们迫不及待地从狭小的舱室内拥挤着出来,呼吸着新鲜空气。

    虽然龙汉船东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空间,奈何每个上船的人,都有一堆亲戚,一个个都想上船,迫不及待地要逃离那处地狱一样的东部殴洲。

    而船东对此也是不管。

    反正多一个人,多一份钱。

    因此船只一个本来只能容纳5个人的舱室,生生拥挤进入了15个人,甚至20个人。

    很多人干脆住在最底层的船舱里,那里的味道可想而知。

    要知道,在以前,这是黑奴的处所。

    现在,轮到他们享受这样的待遇了。

    好在他们的待遇还是好得多,能定时上甲板放风,还有足够的果汁,用来补充维生素,这才没有出现病死者。

    当众人来到甲板上,顿时惊呆了。

    在他们印象中,龙汉是非常落后的,只有少数几个冒险者的城市,比较繁华。

    然而现在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高楼大厦。

    是干净繁忙的码头,还有此起彼伏的人声。

    工人,商人,老板,摊贩,到处都是人。

    人们气色很好,有很多胖子。

    这种情景,在殴洲的现在都是不多见的。

    因为汉斯也在搞食物限制了。

    鼓励大家吃土豆,吃黑面包,来节约粮食。

    然而现在,他们却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这个时代的殴洲人心目中,因为许多文学作品对龙汉的介绍,这里应该是遍地流民,到处肮脏,四处流着下水道脏水,街道破旧,房屋矮小。

    人们普遍勤劳又麻木。

    是的,即便是再歧视龙汉人的书籍,也不得不加上这一条“勤奋”。

    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另外一个时空中,龙汉能从泥坑里,深渊中爬出来的根本要素。

    龙汉人是勤奋的。

    哪怕身处烈焰之中,也在努力生存,努力求生。

    这正是龙汉能实现工业化,而许多同样的大势力,难以实现的原因。

    而现在,这些来自东部殴洲的逃亡者们,被龙汉人挑选出来的高文化,高技术人才们,却是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我看到了什么?”

    “我们是不是到了牛约街头?”

    “还是麦国人的新乡大街?”

    他们万万没想到,所见之处,到处是干净街道,高楼大厦,还有车流如织。

    从码头向远处看去,到处都是繁华的景象。

    人们穿着大都干净,即便是力工,也是穿着整齐,有着完整的劳保用品,手套,头盔,厚实的皮靴。

    而且大部分人脸上都有着干劲和笑容,孩子们也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着。

    只从人们的脸色和服装就能看出来,这里的生活水平,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个殴洲的大都市。

    而生活环境,还有人们的心态,都远远胜过殴洲人。

    因为现在的殴洲,已经彻底沦为战火之中。

    只有少数和平的都市,还有着安宁。

    但也随时会被盖世的人给抓走。

    因此根本就不安心,殴洲的大街上,人们总是步履匆匆,尽量不在街头停留。

    因为有时会有轰炸,有时又会有盖世的人来抓人。

    而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龙汉此时已经非常的先进。

    到处是汽车,电视,电影,还有各种机械。

    码头上船只很多很多,各种吊装设备,也很先进。

    当然,能够来到这里的人,至少都有着高中以上学历的,或者是职业技术工人。

    甚至不少人还都是一些大学教授级的宝贵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这些人才,在殴洲只能当炮灰。

    事实就是这样。

    毛熊打到最紧张的时候,很多大学老师,中学老师,直接发一根枪,就上了战场。

    他们在战场上,失去了以前的体面和尊严,只是一个炮灰士兵,随时会被炸死。

    而对龙汉来说,这样的老师和技术工人,能发挥出几百倍的劳动价值。

    齐辉可不会什么人都要。

    他绝对不会引进洋垃圾。

    有了这些人,他就可以将龙汉的工业化的速度再次大量提升。

    而对这些人而言,他们自然是大为惊奇。

    “以龙汉的真正实力来说。不应该有这样的景象。”一位记者忍不住道。

    他是一名报社的记者,当然他上船时,说自己精通六门语言,是作为语言教师的职业上船的。

    现在他敏.感地发现了这其中的报道价值。

    其实关于龙汉的事,已经有过不少报道了。

    只是很多人仍然不知道。

    就像另外一个时空那样,尽管互联网如此发达,到处都是龙汉的报道,可是还有很多西方人的印象中,龙汉就是一个落后之地。

    ……

    这些人在下船后,很快就被接待人员,引领到一排出租车前。

    “说出你们要去面试的地方,我们会让出租车送你们过去。”

    “路费已经给你们包了。”

    “车子还会将你们送到附近的酒店,住宿的费用,我们也暂时给你们结了两周的。”

    “你们需要在两周内找到工作。”

    “不然的话,只能听我们的安排。”

    接待人员很有礼貌,但又不容拒绝地说着。

    如果换成以前,他们这些高贵的白人,肯定要争论一番。

    但经过了汉斯人和毛熊人的双重蹂.躏和摩擦之后,他们只觉得本地人太有礼貌了!

    竟然还给报销两星期的食宿费用。

    常四爷还是轻车熟路地在那里等待着。

    他的出租车里,有着电风扇,收音机,报纸小说杂志,几国文字的都有。

    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高档豪华轿车了。

    当那位记者坐上常四爷的车后,顿时眼神都清澈了许多。

    电风扇直接吹走了一路上的闷热。

    车上还有即时可取的汽水,还是可口可乐牌的。

    “这不需要花钱吗?”

    “不需要,都在车费里了。”

    “您要去哪儿?”

    “这是他们给我的面试地点,您看看,怎么走。”

    说着,那记者拿出一张纸条,递给常四爷。

    常四爷拿过纸条,点点头。

    上面写得很清楚。

    首先是去XX户上学院应聘外语教师,再去某某书店应聘外语翻译,最后是去某某钢铁厂翻译德语文献……

    这是一个人才啊。

    其实只从对方娴熟的龙汉语,就能知道,这个老外不得了。

    这年头能说一口熟练龙汉语的老外,很容易赚到钱。

    所以不用担心他随后负担不起这里的生活费用。

    现在的出租车自然是很贵的。

    供应一些汽水,又能花几个钱。

    关键是坐得起出租的人,相对是有点格调和素质的,不会贪图这点免费的汽水,就使劲喝。

    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是在药店、饭店等公开场合,有些老太太,恨不得拿桶去装走。

    以至于店家不得不选择放在里面,派人给客人打。

    那位记者坐着舒服的出租车,随后看到了遍地的广告牌子,还有一些大屏幕。

    他看到街头上各种各样的电影宣传。

    有一些赫然是他熟悉的殴洲女明星。

    有一些殴洲的势力,还没有遭到汉斯的入侵。

    比如意大面,比如几个中立之地。

    他们那里还能正常进行各种电影拍摄。

    不得不说,意大面是很聪明的。

    即便是和汉斯联盟,也没有做得极端和过分。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确擅长站队。

    而在这时。

    不多久,记者就被顺利地送到一处学院里。

    常四爷将车停在高高的停车场上。

    该记者也是大开眼界,只见那是一处五层楼的停车场。

    车子进入电梯,自动升到指定楼层。

    齐辉可是知道后世停车有多困难。

    为了抢一个停车位置,种种乱象,太多了。

    很多地方一小时停车收费就是20元,一辆车的停车费用,竟然远远高于一个人的住宿费用。

    车比人贵。

    这是不应该的。

    虽然另外一个时空中,也早早有人开发了立体停车法。

    可是因为种种问题,比如不方便,不安全,人们接受度不高,因此并没有推广。

    至少在各种停车难的商场附近,看不到这种立体停车法。

    更多的是地下车库,分成几层。

    这也算是立体。

    搞地下车库,反而比搞天上的多得多。

    这大概是人的一种心理接受度。

    而现在,该记者看到那立体车库,自然是大为震惊。

    他记得有一位朋友来到过龙汉,给他寄来的信中,说龙汉很穷苦。

    很多百姓很麻木,科技也很落后。

    只有少数城市有着先进的殴洲技术。

    其他地方还处于中世纪一样。

    而没想到,他们如今竟然如此富裕了。

    这才过去几年啊?

    随后这位记者找人询问面试地点,门卫很轻松地告诉了他面试地点。

    他很快就走过去了。

    临走前,他听到对方在说话。

    “又来一个洋人。”

    “咱们的总司令就是厉害,将这些有本事的洋人都给弄来了。”

    “又将那些垃圾货色都送了出去。”

    “是啊,这些新洋人一看就是有本事的。”

    “他那普通话,说的比我还好。”

    “是啊,是啊。”

    听到这里,那名记者不由地后悔起来。

    “早知道我应该早来的。”

    “要不然的话,我的兄弟那一家人也不至于死在战火之中。”

    他自言自语地走着。

    当时,谁能知道呢?

    他当时以记者的职业习惯,以为对方只是来骗人到龙汉来挖煤矿,做苦力的。

    因为殴洲人就是这样干的。

    骗了嘿人,抓了嘿人去麦洲做苦力。

    有些奴隶主还有将当地土着赶进种植园,谁不好好干活,就直接砍掉手指脚趾,非常凶残。

    他亲自去报道过。

    还是一些殴洲的小势力,别看在殴洲,仅仅几个小时就被汉斯人击败投降了。

    但是在落后的嘿洲土着部落里,他们就是凶残的恶魔。

    他亲自深入其中的种植园,看到过那些可怜的奴隶。

    谁不好好干活,自己的家人就会被切断手脚。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因此,他对这种招工有着本能的怀疑。

    而现在,他看到了龙汉城市的现状后,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龙汉这里不是骗子。

    他们是真的吸纳人才。

    谁能想到这一点了?

    他叹口气。

    其实他也想过去麦洲。

    只是麦洲的船票很贵,不是他一个落魄记者能够负担起的。

    他所在的报社,被盖世的人关了,里面人还被抓了。

    他们几人倾家荡产,才将人救了出来。

    而他又逃到了东部殴洲避难。

    结果可好,汉斯人的铁蹄又来到了东部殴洲。

    幸好他们的首领似乎换了脑子,不再抓捕他们这些人,并且进行了赦免。

    可是好景不长,毛熊人又打来了。

    而毛熊人对他们这些人可是不友好。

    因此他只好上了龙汉人的船。

    他这才发现,这里竟然是这么好。

    早知道这样,就不该留在家里。

    很快他就通过了该学院的面试。

    “您好,克伦先生。”

    “这是您的工作证,可以用这个去登记身份。”

    “您可以在我们学院宿舍里住宿,吃食堂,同时提供您的家属住所。”

    学院的老师很客气。

    因为这名记者的确很厉害。

    懂得很多语言,还有很多殴洲的事。

    这些都是学院迫切需要了解的。

    他们正在培养与殴洲做交易的生意人才。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