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正文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刀斩断青云路
    偌大的太和殿,静得连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谁能想得到啊,这个申友定今儿跟吃了熊心豹子胆似的。

    他竟敢当场质问太子!

    这可是上早朝啊大哥!

    而且是在京的六品以上官员全都在场。

    他这么一闹,简直是把太子的脸按在地上使劲摩擦,这位是要疯了吗?

    不过,比起申友定发疯,更多人都替太子捏了一把汗。

    太子第一次主持大朝会,居然被臣子说成这样,要是连这场面都镇不住,那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申友定,你实在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咆哮太和殿!”

    “御前侍卫何在,赶紧给我拖出去!”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的,居然是平时在朝堂上像个“背景板”的十三皇子。

    这位爷年龄不大,平时主打一个知足常乐、与世无争。

    而且,对于自己这种状况,十三皇子也从来都没有想过改变。

    可是现在,太子一遇到挑衅,他却第一个冲上前线。

    要知道,这种搞不清状况就出头,往往最容易撞得头破血流。

    十三皇子这个时候蹦出来,基本上就等于宣告:他已经跟定了太子,以后也不会改的!

    几个大内侍卫一听十三皇子召唤,立马冲了上来。

    申友定一看这阵仗,双眼有些发红—豁出去了!

    反正已经没有了退路,当下上前一步,扯着嗓子喊道:“太子爷,诸位大人,我只是让太子爷处理我所奏之事。”

    “怎么就成咆哮太和殿了?”

    “我冤啊!”

    “还请太子爷和诸位大人,给我一个公道。”

    “难道我这等御史言官,连一个开口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沈叶看着还要开口的十三皇子,摆摆手制止了他。

    他瞥了申友定一眼,目光一转,落在了陈廷敬的身上。

    陈廷敬作为左都御史,所有的御史都归他管。

    他虽然心中一直都有自己的算盘,但是说实话,他也不想和太子正面硬刚。

    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以他想不想为转移的。

    就拿这些御史而言,大部分的御史,实际上都是“独立艺人”。

    有时候,并不一定听他指挥。

    因为都察院在设置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各位御史拥有独立启奏的权限。

    就拿这位申友定来说,他平日里对于陈廷敬虽然客气,但他却不是陈廷敬的心腹。

    这个申友定站出来,当然也不是他安排的。

    心里暗骂了一句申友定身后的人,你推个这家伙出来,害人不浅哪!

    陈廷敬一边在心里骂骂咧咧,一边赶紧进入状态。

    既然躲不过去,那只能硬扛着。

    “陈廷敬大人,申友定刚刚所启奏之事,你都听见了吧?”沈叶根本就没有给申友定继续说话的机会,直接点名陈廷敬。

    陈廷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老老实实回答:“回禀太子爷,臣都听见了。”

    “那你说,我处理了吗?”

    “按照大朝会的规矩,收下奏折,就算处理了……”

    “毕竟,很多事情,都还需要再调查。”

    说完,他立刻调转方向对准申友定:“申友定!谁给你如此大的胆子,竟敢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还不快向太子爷请罪!”

    申友定脑子转得飞快,一看形势不妙,立马改走悲情路线:“太子爷,陈大人。”

    “微臣虽然有些失礼,但是微臣所求者,乃是所参奏之事能够早日处理。”

    “在微臣看来,微臣所参奏之事事实清楚,太子爷当及时给予处理,而不是拖延不决。”

    “臣实在是一片忠心,可照日月。”

    说到最后,干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摆明了就是硬杠!

    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沈叶却笑了,不紧不慢地问道:

    “你说步军统领衙门派人去翰林院抓人,事实清楚,那你可知道他们为什么去翰林院抓人吗?”

    “而且,我再问你,哪条律法规定,步军统领衙门去翰林院抓人,需要先请旨?”

    申友定当场卡壳。

    他当然知道步军统领衙门为什么去翰林院抓人,但他参奏的重点是,他们没圣旨就私自冲进翰林院。

    这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大罪。

    可是太子这一问,直接把他问懵了!

    没有旨意不得擅自去各部衙门抓人,这是大家都遵守的惯例。

    可是要说哪一条有这样的规定,申友定真的不知道。

    他一时有点语塞,在众人的注视下,只能支支吾吾地说:“太子爷,历来都是如此啊!”

    “历来如此”是潜规则,可哪条律法上写了?没有啊!

    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觉得虚。

    沈叶淡淡接话:“难道就凭一句,历来如此,就要处罚步军统领衙门吗?”

    “连你自己都说不清步军统领衙门犯了哪一条法规。”

    “更不知道该如何惩处。”

    “我让人收了你的奏折,你有什么不服的?”

    申友定的手都抖了!

    他心里拔凉拔凉的,一阵绝望。

    他下意识地朝着张英看了过去。

    张英却是面无表情,甚至看都不看申友定,好像这个人和自己没有关系一般。

    看到张英这等无动于衷,申友定心里破口大骂。

    好你个张英,你今儿出门没带眼睛吗?你看不到眼前这场景?

    你咋能像对抹布一样对我?想用完就扔?!

    但是最终,这些愤怒又变成了无奈。

    他能怎么办?真的是无可奈何!

    毕竟张英不是一般人,不但位高权重,而且还是他们那一地域的领头人。

    得罪了他张英,那以后更没好日子过。

    “微臣一时糊涂,还请太子爷恕罪。”

    既然硬刚不行,又没别的办法翻盘,那就装可怜吧!

    反正,在这朝堂之上,他一个御史提意见,如果太子处罚的太狠,也会落得一个“严苛”的名声。

    上位者不好当,不容易啊。

    沈叶面对突然改变了态度的申友定,笑眯眯地道:“所谓不知者不怪,更何况申大人也是一心为了朝廷。”

    “如果责罚,那岂不是显得我这个人太过小肚鸡肠了吗?”

    沈叶这话一说,四皇子心里一阵冷笑。

    太子别的都还好,就这种假仁假义,还是让他束手束脚。

    要是换成自己,这个申友定敢于如此的咆哮朝堂,那必须得好好收拾他。

    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你太子这般的任由他人揉搓,不是帝王之道啊!

    申友定一听,心里也乐开了花儿:这就没事儿了?自己只是一个求饶,太子就高高地扬鞭,又轻轻地放下。

    这可真是太好了……太子果然年轻,好忽悠!

    这回逃出生天以后,短时间内一定要低调做人,绝对不能继续参奏。

    要不然的话,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死。

    可是,就在他心里美滋滋的时候,就听沈叶话锋一转道:“所谓猛将发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郡,申大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等的错误,还是因为他历练不够啊。”

    “没有一个好的历练,如何能够成为栋梁之材。”

    “吏部,安排申大人就任彩云之南红山州下属知县,好好锻炼锻炼!”

    “由吏部大计三次之后,再行转任!”

    听到这个安排,申友定俩腿一软,差点就原地去世了!

    彩云之南他知道在什么地方,可是红山州在哪儿?他压根儿就没听说过。

    而他去的地方,还是这里下属的一个县!

    这该是何等的偏僻。

    这还不够,太子一句话,就要他在那个位置上担任知县十五年!

    大计的时间基本上是五年一次,而太子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大计三次,那就是呆上十五年。

    他现在这个年龄,十五年之后差不多也都是垂垂老矣了。

    而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位置差不多的同伴,十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可以登上部堂之位了。

    而他呢?

    还是一个知县!

    可以说,太子这笑眯眯的一刀,基本上已经斩断了他的青云路!

    听到这安排,申友定的身体晃了晃。

    他现在想要骂人,谁说的太子容易相处,谁说的太子……

    他带着一丝幽怨的目光,再次朝着张英看了过去。

    但是此时的张大人,依旧是老神在在,仿佛这一切都和他无关一般。

    他的心中,真的很想站出来对张英进行一场喝骂。

    可是他心中清楚的紧,自己就算是喝骂张英,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因为此时的张英完全是什么都可以不承认。

    而自己一旦和张英撕破了脸,那么自己在朝堂上,是真的一个能够依靠的人都没有了。

    那样的话,自己是半点未来都没有了。

    太子也不是永远当太子!

    如果有一天,太子真的犹如张英他们所预计的那样,太子会因为太过聪慧,太过能干而让乾熙帝生出了忌惮,那么他还是有机会的。

    虽然这种机会有些渺茫,但这好歹也是机会。

    更何况,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他已经咆哮了一次朝堂,如果再继续纠缠的话,他觉得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所以在这种时候,接受才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心里虽然憋屈,但是最终,他还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憋出一句:“多谢太子爷隆恩,臣一定铭记在心。”

    沈叶一直在关注着朝堂,见没有人给申友定说话,知道这是人家扔出来试探火力的炮灰。

    他对于申友定身后之人已经有了猜测,不过此时并不是发作的时候。

    有账咱们乾清门听政的时候再一起算。

    也就在这时,就听那负责喊话的太监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