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8章 救援滕县
    陈哲率领着先头部队,乘坐一段路的火车后,在中途下车。

    这次出征,269 旅只携带了少量的重武器,包括装甲车、两辆坦克和多管发射器,而其他重型武器则都留在了后方。

    在陈哲出发之前,他通过电报与独立团和特务连取得了联系,并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控制淮河上的桥梁,并征集民船,以便在下一步的台儿庄大战结束后,接应部队顺利撤出徐州战场。

    乘坐火车的先头部队由坦克营、警卫排和侦察连组成。

    其他 3 个团则选择徒步行军,与先头部队在距离滕县 50 里外枣庄会合。

    由于电台数量充足,269 旅的通讯非常顺畅,各部队之间能够及时传递信息。

    侦察连在到达枣庄后就和大部队脱离,他们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侦察连需要在枣庄接应部队撤退,并组织煤矿工人,组建敌后武装。

    先头部队和大部队会合后,他们迅速隐蔽起来,稍作休息,连夜进行突袭行动。

    警卫排则被派遣出去,执行侦查敌情的任务。

    经过一番侦察,他们发现距离最近的一支日军部队大约有两个中队的规模。

    这两个日军中队在藤县外围 10 里处拦截国军的增援部队。

    夜幕降临,黑暗逐渐笼罩大地,但在天黑之前,陈哲率领着坦克营的士兵,身着日军军服,在坦克和装甲车的引领下,悄然向日军方向疾驰而去。

    夜色渐浓,加上坦克发出的轰鸣声,这一切让日军误以为是自己的部队在进行调动。

    他们的营地中闪烁着微弱的火光,透过望远镜,陈哲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军正在营地内休息,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陈哲迅速而果断地指挥着部队,他在营地周围快速放下了三具多管发射器,并下达命令:一旦多管发射器发射完毕,坦克立即发动攻击,一个营的士兵紧跟其后。

    同时,他们将发射照明弹,以照亮战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冲锋枪和手榴弹的威力,迅速消灭日军。

    随着陈哲的一声令下,三具多管发射器同时发出怒吼,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径直朝着日军营地飞去。

    刹那间,日军营地被爆炸和火光所淹没,一片混乱。

    瞬间,日军营地内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许多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上了天。

    多管发射器的轰鸣声刚刚停歇,坦克便如一头被激怒的钢铁巨兽一般,猛然咆哮着向前冲去。

    它那厚重的履带在地面上掀起一片尘土,气势汹汹地直扑日军营地。

    与此同时,穿着日军衣服的坦克营士兵跟着坦克发起猛烈攻击,他们在照明弹的惨白光芒下,宛如猛虎下山,端着冲锋枪,如疾风骤雨般冲向日军。

    日军完全没有预料到会遭到如此突然的袭击,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许多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枪炮声和喊杀声惊醒,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武器,试图进行抵抗。

    然而,面对坦克营如此猛烈的攻击,日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冲锋枪的密集扫射和手榴弹的接连爆炸,让日军的营地陷入一片混乱。

    日军士兵在枪林弹雨中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地面。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在拼死厮杀。

    但坦克营的士兵们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术素养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相互配合,紧密协作,逐渐占据了上风。

    坦克上的机枪喷射着火舌,57毫米坦克炮轰击着人多的地方。

    在后方指挥战斗的陈哲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局势,他不断调整战术,指挥士兵们灵活机动地攻击日军的薄弱环节,扩大战果。

    经过一番激战,日军的防线终于被彻底突破。

    这两个中队的日军几乎被全歼,只有少数残兵狼狈逃窜。

    坦克营以极小的代价,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突袭任务。

    陈哲站在阵地上,审视着周围的地形。

    他深知这个阵地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防御的关键点,更是一个可以撕开日军防线的突破口。

    3 个团的官兵在远处看坦克营作战,也不能上去帮忙,陈哲怕他们上去分不清哪些是日军,哪些是穿着日军衣服的坦克营官兵。

    战斗结束后,他果断地下达命令,让 2 团和 4 团立刻就地修建工事防御两侧敌人的进攻。

    1团和坦克营往滕县去开进,接应守城部队突围。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挖掘战壕、设置掩体,忙碌而有序。

    穿着日军军服的坦克营官兵迅速换下日军军服,以避免被自己人开枪打死。

    陈哲紧接着叫来通讯兵,吩咐他紧急联系滕县的122师。

    他的声音坚定而果断:“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在这里打开了一个出口,让他们连夜突围!”

    通讯兵领命而去,陈哲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

    他相信,只要122师能够成功突围,这场战斗就还有转机。

    然而,还没等他喘口气,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和一串汽车灯。

    陈哲心头一紧,他立刻意识到,日军的增援部队到了,1 团和坦克营已经和日军交上火了。

    他快步登上高处,极目远眺,只见日军避开1团和坦克营往 2 团和 4 团阵地而来,10多辆卡车后面的日军数量有一个大队规模。

    他们来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

    陈哲的眉头紧紧皱起,他迅速组织部队依托刚刚修建好的工事进行防御。

    日军在距离 269 旅防线大约 500 米的地方停下了车辆。

    车门打开后,一群身着黄色军装、手持步枪的日军士兵鱼贯而出。

    他们依仗着人数上的优势,如同一群饿狼般,气势汹汹地向 269 旅的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锋。

    与此同时,在日军队伍的后方,更多的日军也紧跟着冲了上来,仿佛要一举冲破 269 旅的防线。

    然而,面对日军如此凶猛的进攻,269 旅的战士们并没有丝毫退缩。

    2 团和 4 团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紧紧地守住自己的阵地,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攻击。

    在远处,早已埋设好的地雷突然爆炸,掀起了一阵尘土和烟雾。

    这一波爆炸成功地阻挡了日军的冲锋,让他们的进攻势头受挫。

    不仅如此,269 旅还拥有迫击炮和掷弹筒等武器,这些武器也不断地向日军发射炮弹,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日军的冲锋被地雷和炮火所阻挡,后续的冲锋也不像一开始那样猛烈了。他们的尸体在 269 旅的阵地前堆积如山,形成了一道可怕的“人肉长城”。

    尽管如此,日军并没有放弃,他们利用这些尸体作为掩护,与 269 旅展开了激烈的对射。双方的子弹在空中交织,发出“嗖嗖”的声响。

    就在这时,日军的火炮终于调整好了射击角度。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再次发动攻击的时候,269 旅却突然发起了冲锋。

    2 团的战士们冲锋得最为凶猛,他们如同一群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在冲锋的队伍中,不仅有手持步枪的士兵,还有轻机枪手。

    他们一边冲锋,一边用机枪向日军扫射,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士官和军官们则手持冲锋枪和手枪,在冲锋的过程中不断地向日军射击。

    当他们的子弹打光后,便迅速退到队伍的后方,为后续的士兵腾出空间。

    后面的士兵们则毫不犹豫地与日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战,他们用刺刀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都被笼罩在一片血腥和惨烈的氛围之中。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伤亡都在不断增加,双方都在往天上发射照明弹,。

    陈哲心急如焚,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个计策来打破僵局。

    他突然想到,日军以为这只是小股部队的骚扰,对后方的防御必定有所松懈。

    于是,他派出一个营绕到日军后方,进行偷袭。

    这一招果然奏效,日军后方顿时大乱。

    陈哲趁机下令全线反击,两个团 3000多人如猛虎般冲向敌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日军在损失大半人后终于溃败。

    此时,122 师的人也成功突围出来,与1团和坦克营会合。

    陈哲看着满身硝烟的战士们,心中充满了自豪,他们又一次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hai